探寻深圳民营企业成长密码
2023-11-02 07:35
来源: 深圳商报

探寻深圳民营企业成长密码

人工智能朗读:

“民营经济·鹏城论坛”圆桌对话现场。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登 摄

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 彭 琰 肖宇轩11月1日,在第五届深圳企业家日“民营经济·鹏城论坛”上,专家学者与企业家代表围绕“民企做大做优做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展开交流。

在深圳实现了理想抱负

华大为什么在深圳成功?华大集团CEO尹烨谈到,相比“来了就是深圳人”,他更喜欢深圳的一句话“鼓励创新,容忍失败”。

在谈到选择深圳、扎根深圳发展时,尹烨表示,“非但不后悔,反而挺好的”。据其介绍,现在全球最大的基因检测公司华大基因2017年上市了;全球最大的生命科学测序仪生产商华大智造去年上市了;华大基因研究院在整个产业排名连续8年亚洲第一、全球第五。

尹烨提出,要让大家从过去的红海竞争转到蓝海竞争,这当中的基础投入需要研究所、需要大学,更需要民营企业。

谈及深圳的未来发展,尹烨表示,“希望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场景能在深圳率先开放,我们也促使技术在深圳开花成长。”

民企和国企共融共生

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苏华表示,高新投是国有企业,但高新投因民营企业而生。高新投的成立是为民营企业而生,高新投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发展壮大,应该说高新投和民营企业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民营企业就没有高新投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高新投从最开始的时候注册资本1亿元,到今天资产500亿元,能有这样的成就,我要感谢民营企业家,因为你们,我们才有今天的成绩。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共融共生,风雨同舟。”刘苏华说。

刘苏华认为,深圳人有拼劲,深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有着全国最好的投融资环境。他认为深圳有几个努力的方向——从企业层面来讲,要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而不是只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创新。尤其是鼓励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摒弃赚快钱的思维,把资源聚焦在产业细分领域争取重点突破,打造隐形冠军。“希望深圳能够涌现出千千万万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哪怕细分到只做一个零部件。”

刘苏华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多建一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利于民营企业降低成本、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融资力度,创新投融资体制。

职能部门贴近服务企业

“沃特22年前以2万元在深圳起家,成长为特种材料的领军企业。我们能走到今天,要感恩改革开放政策,让我们拥有试错的机会,让我们按照个人的理想去追梦。以我们的能力和当时几万元的资金,除了深圳以外,在其他地方不见得能走到今天。”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宪表示,除了感谢时代、感恩政策,更重要的是感谢深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谈到营商环境,吴宪说,在国家“民营经济31条”出来以后,深圳相关政策就出来了。文件有一个鲜明特点,每一条后面有一个括号标注这一条由哪个部门负责,如果企业有什么对应的需求可跟对应的部门对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深圳企业的特点是离市场很近、离政府很远,企业家认识市场、不认识市长。但是,今天当企业家碰到困难的时候,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离企业家很近,大家都非常关心企业的成长和需求,让企业家感到不孤单。

吴宪说,目前政府服务力度非常大。比如,统战部专门给民营企业开了一条民企直通车,企业有困难,可以有渠道快速反映上去,企业提的建议很短时间内可以写入政府出台的政策中去。

勇于领先是深圳企业家使命

深圳为什么能成长出这么多的大企业?大学毕业就到深圳、自称为“深圳发展受益者”的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雪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深圳有很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不单是年轻人,大家都愿意选择到深圳来创业,通过创新发展产业;第二,深圳有很好的营商环境,政府部门专业化的能力,特别是对产业培养识别能力值得称道。

“我作为一个业内人士跟主管领导交流,发现他们对产业了解得非常全面、非常透彻,走过其他很多地方,这方面深圳排名第一。”贺雪琴认为,深圳能诞生很多大的企业,未来也能产生更多伟大企业,就是因为格局足够大、氛围足够好。

谈到营商环境中的“有形之手”,贺雪琴认为,深圳是新质生产力的践行者,深圳新兴产业的发展,既有市场给企业的业务,也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推动。企业创新驱动,逐步成为行业领先者甚至龙头企业,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推动,使得整个产业链条不断升级技术,通过创新获得更大国际竞争力,从中锻造出众多产业链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领先企业。

“在深圳这样的土壤,企业家可以把精力聚焦在如何做大做强企业,聚焦在如何更好地开发产品,让产品占领市场、扩大全球影响力,这也是深圳民营企业的成长密码。”贺雪琴说,深圳民企更应勇立潮头,善于布局,这是深圳企业家的使命,也是责任。

[编辑:周子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