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一事一议”引进全球顶尖人才
2023-11-02 07:29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一事一议”引进全球顶尖人才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2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静娴)近日,深圳印发了《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开发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等五方面发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

具体来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引进,《意见》提出实施顶尖人才汇聚项目(“顶才汇”)、企业人才汇聚项目(“企才汇”)、创业人才汇聚项目(“创才汇”)、青年人才汇聚项目(“青才汇”)等四大人才汇聚项目。

其中,针对顶尖人才,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装备等领域,“一事一议”引进全球顶尖人才,提供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包”;强化对重大载体平台的投入,实行“平台+团队”整建制引进首席科学家及团队成员等。针对企业人才,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突出市场需求导向,分类分档确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对企业聘用清单内人才给予补贴等。针对创业人才,将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以项目为牵引,贯通人才和产业、科技、金融政策,助力人才创业提速增效等。针对青年人才,将对新引进入户35岁以下的博士毕业生、境内外知名高校硕士及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相应生活补贴等。

针对海外人才,《意见》提到,构建海外引才支持体系,优化海外人才寻聘机制,具体包括每年分平台评选一批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给予相应奖励补贴等。

同时,《意见》还提出要打造关键领域人才“蓄水池”,支持用人主体采取灵活方式引进青年科技人才,储备一批未来发展急需人才;强化特聘岗位奖励支持等。

不问出身培养人才

在培养人才方面,《意见》从建设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完善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人才素质提升等四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和意见。

在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上,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协同培育”,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社会全面参与的深圳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在工程类院校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等。

在加强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上,支持深圳零一学院、深圳科创学院等新型人才培养机构探索国际领先的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等。

同时,完善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努力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素质提升项目,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的互认互通机制,贯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等。

《意见》提出,打造开放共享的全球用才新模式。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在境外建立研发机构。大力引进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等分支机构,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在用好人才方面,《意见》此次也从多方面提出了创新性意见。比如,实施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对顶尖科学家赋予其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和人才举荐权。

建立境内外高层次人才直认制,对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高层次人才,在深圳工作可直接认定为本市高层次人才。强化柔性用才支持,鼓励用人单位全球引智,通过兼职、顾问等方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支持保障人才潜心科研,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运用自筹经费建立科研人才年金制度等。

不遗余力服务人才

为了让奋斗者的身心在深圳能拥有“可安之处”,根据《意见》,深圳将从“事业无忧”“往来无忧”“安居无忧”“生活无忧”“申办无忧”五方面,不遗余力服务人才。

其中,“事业无忧”拓展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举措,如推动金融机构面向高层次人才及其任职企业打造“人才贷”“人才保”“人才债”相互融合的人才金融链条。

“往来无忧”提升人才出入境便利化水平,包括按照规定优化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办理R字签证;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行“一线高度便利出入境”的通关模式等。

“安居无忧”构建人才住房多元化保障体系,按规定为人才配租或配售保障性住房,扩大配租房源有效供给等。

“生活无忧”打造教育养老医疗配套宜居环境,如建立高层次人才医疗咨询服务专员制度等。“申办无忧”完善人才政策福利兑现渠道。

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及时定向宣传推送政策信息,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编辑:周子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