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只是一个现象吗?|锐视角
2023-10-14 14:22
来源: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深圳只是一个现象吗?|锐视角

人工智能朗读:

在经济学家张五常眼中,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现象级地标城市,深圳有朝一日会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困难重重,沙石多,但假以时日,我应该对。”2019年,他在《深圳是个现象吗?》一文中,这样坚定自己对深圳未来的预测。

两年后,即2021年,深圳GDP突破3万亿。凭这一成绩,深圳跻身全球城市经济10强。

我们如果把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40岁算作节点的话,那么这三年来,虽然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潮中,在从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迈向世界性经济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深圳现象”越来越引人瞩目。

01

大国外交中的“深圳现象”

大国外交正当时。

今年以来,中国迎来新一轮外交热潮,约20位国家总统相继访华。其中,5位国家总统在访华期间来到深圳,不少还将深圳作为访华首站。

深圳也给诸位来访的国家元首留下深刻印象。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表示,访问深圳是一个学习先进经验的好机会。“我们相信深圳经济特区43年来积累的经验,对我们国家走上同样的道路有积极作用。”

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说:“在深圳看到的技术不仅是现代的,也是未来的,这些技术让国家更加先进、让人民生活更加便利,这也坚定了我们希望达成合作的信念与期望。”

同时,今年访深的外国团组也整体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到访深圳的副部级以上外国团组已有60余批次。

这座极具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城市,在助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有着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支持深圳“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2021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举行,深圳是峰会设立的五个分会场之一。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俨然已经成为大国外交的“会客厅”。

02

国家战略中的“深圳现象”

深圳是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和举措。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扩区”为新发展阶段深圳、前海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提出要将这个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平台。

国家布局河套,既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一项积极探索,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场“超级试验”。深圳正举全市之力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

今年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深圳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在基础设施、经贸交流、民生项目等方面,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前七个月,深圳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5107亿元,同比增长16.0%,创同期历史新高。

9月13日至22日,深圳市代表团先后访问沙特阿拉伯、越南、马来西亚。这三国都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深圳市代表团一行促成了产业、创新、教育等多领域合作成果。

此次深圳市代表团之行也让我们看到,“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的合作之路,潜力无限。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当下,深圳所能发挥的作用,所能抓到的机遇,一点也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心怀“国之大者”,深圳勇毅前行。

03

科技创新中的“深圳现象”

2023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比亚迪大放光芒。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成为中国市场车企、品牌双料冠军,首次冲进“全球前十大车企”行列。

比亚迪何以决胜新赛道?

“比亚迪拥有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市场需要时,我们就捞一条出来。”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在多个场合提及“技术鱼池”这个发展秘诀——这正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敢于投入、敢于长期投入科技创新的最佳例证之一。

在深圳,科技创新呈现出非常明显的“6个90%”现象: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与此同时,深圳的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尤其是大科学装置群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深圳北部,光明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个学科领域,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包括大学、大科学装置、广东省实验室和各类科研平台在内的20多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正陆续落地并投入使用。

当前,光明科学城已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

如何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深圳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9月27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

会议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增强深圳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强大的科技基础能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当前,深圳正全力打造和培育“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都在加速驶向下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04

文化出海中的“深圳现象”

今年9月27日至30日,正逢中秋佳节,深圳出品舞剧《咏春》登陆新加坡开启首次海外演出,在狮城滨海艺术中心连演4场,好评如潮。

一部文艺精品与一座城肝胆相照、同频共振,《咏春》和深圳做到了。

这部舞剧根植中华文明、岭南文化沃土,用“双场景”“双故事”带来时代共振,讲述了一群人、一座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奋进史。

从B站跨年晚会出圈,到惊艳华表奖现场,再到从亮相国家大剧院舞台……从2022年底首演、今年3月开启全国巡演,《咏春》的足迹已走过全国26城,成为一部现象级艺术作品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熟悉时局的人依然记得,今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6月7日这天,深圳就迎来了两场国家级文化盛会: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和第十九届文博会。

建设文化强国,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安排。中国在南海之滨这座链接世界舆论场和文化传播的奇迹之城,向世界宣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信心决心。

《咏春》《深AI你》等一批深圳出品文艺精品的涌现,正是深圳践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彩实践。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和强调的事情。

和《咏春》一起登陆新加坡的,还有“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计划海外首站活动。

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广电集团组织、深圳优秀企业家参与的“深圳故事”品牌出海计划同步启动。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今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文化出海,讲好中国故事,前头是“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是“天下谁人不识君”?深圳正在努力给出一个答案。

结语

从经济学者专业的角度看,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跃升的现象级城市。而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看,深圳更是一个方向。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具有纲领性、指向性意义的重要讲话。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深圳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努力前行!

树立大格局开创新局面,锚定方向聚势蓄能,未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深圳现象”,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道上,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耀眼。南海之滨的这座创新之城,也一定会成为世界了解、感知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城市大使”。

主笔 /郭保瑞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