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文博会上精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舞表演。 本版图片均由 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6月7日,文博会11号馆汕头展区展出的英歌舞手办。
深圳新闻网2023年6月8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当“梁山好汉”三十六路天罡星一登场,喧天的鼓声、号角声、呐喊声以及“英歌槌”的撞击声,让整个文博会南登录大厅顿时喧闹了起来。汕头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的小伙子们当天下午为本届文博会献上了两场极具雄浑、苍劲风格的英歌舞表演,颠覆了人们对岭南文化精致、秀美的传统印象。这种集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的汉族男子群舞形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英歌舞最盛行的地方在潮阳,而棉北街道后溪英歌队则是潮阳英歌的代表性团队,能撑起一百单八将的场子。
接报即到 舞台内外展现团队魂
英歌队表演者的装扮,是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来打扮的。“今天舞台上展现的,是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连同司鼓、号角等乐器人员,一共36人,代表三十六天罡星。”后溪英歌队的秘书长林添平介绍说。他们的英歌队是潮阳目前队员数最多的舞蹈队,根据场地情况他们可以安排24、36、72直至108人的演出。“队员们平时各忙各的事,有演出的时候,一声召唤就都聚过来了。”林添平说。
林佳伟、李锦奎是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两人清晨6时就从清远大学城出发,乘高铁赶到深圳。“高铁很方便,10时许我们就到了会场,然后互相化妆,参加彩排。”林佳伟在舞蹈中扮演关胜、李锦奎则是武松,两人接到演出通知后,早早就向学校请了假。英歌舞每个人扮演不同角色,各有各的装束打扮,在舞蹈中各司其职,队员们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团队责任感,只要接到召唤,轻易不会缺席,就像他们所扮演的梁山好汉一样。林佳伟、李锦奎从初中就已经开始加入英歌队,在潮阳,入选英歌队者往往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成为队员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力透舞槌 倾情演出尽显力量美
英歌舞中,队员们各有扮相,但最基本的“舞槌”动作是相同的。演出时每人执两根“英歌槌”。1尺4寸长的圆形短木棒伴随着锣鼓节奏上下翻飞,互相敲击,制造出阳刚而恢弘的声势。力道过处,甚至能击断舞槌。当天的演出中,果然又有一名队员击断鼓槌,但整场演出仍然气势磅礴地流畅完成。
“跳的不是舞,而是一种酣畅元气。”现场一名观众如此说道。
林添平介绍,英歌舞中,队员们在台上倾情投入,敲断舞槌的事情也常见,因为这种舞蹈展现的就是气势、力量。所以在选拔队员时,年龄也不能太小,往往挑选16岁以上的少年开始练习。当天的演出,林添平根据组委会安排的时长,将节目从平时的10分钟,加长到了15分钟。英歌舞本身有一系列的队列阵型、棒法变化,队员们早已烂熟于胸,因此只要彩排一两次,队员们就完全适应了这一变化。
但一场演出下来,小伙子们还是大汗淋漓,毕竟平时的排练大家穿的是舒适的运动服运动鞋,而演出时需要穿戴好戏服行头,脸上还得涂抹上油彩,连场演出,对队员们的体能也是一种考验。不过林添平对自己的队员很有信心,这些年来,英歌队经常出省、甚至出国表演,已先后参加第九届国际潮团联谊会开幕式、第四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闭幕式等表演,屡受好评及获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4月他们赴京参加全国舞蹈大赛登上央视,获“优秀表演奖”“网络人气最旺”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