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开工建设 ​预计2023年年底交付使用
2020-11-23 08:21
来源: 深圳晚报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开工建设 ​预计2023年年底交付使用

人工智能朗读: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沙盘效果图。

建立“三院一体”模式汇聚国际一流资源

深圳需要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中科院深理工如何“先行先试”?据了解,中科院深理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以“四个面向”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学院、书院、研究院“三院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主要负责教育及部分基础研究;书院侧重学生创业意识人格培养,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立体培育“全人格”学生;研究院则以科研为重,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

事实上,中科院深理工在50%的专业课之余,还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分别对他们的科学素养或管理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此外,学校将保持1~2名教授对应1名学生比例,保证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关注。在办学规模方面,中科院深理工计划经过5至10年发展,在读学生规模达到8000至10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深理工不是从零开始建设,而是依托深圳先进院超过14年科研、教育、产业资本的扎实基础,迈向更高水平的高校。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从早期以集成技术为主,到今天布局人工智能、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学领域,深圳先进院在科研领域不断深耕,发力源头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圳先进院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增杰出青年一位,新增优秀青年人数深圳第一,博士后科学基金获批人数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科研院所第一。

目前,在深圳先进院超过4000人的规模中,汇聚了735位海归人员,428位研究生导师,累计培养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5位博士后、9000余名研究生,9个研究平台、近百个实验室,累计输出人才1.3万,为建设中科院深理工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此外,深圳先进院已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及高校深度合作,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国际合作交流网络,将为中科院深理工汇聚国际一流办学资源提供良好条件。

打造三大办学特色建设高水平一流研究型大学

乘着特区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东风,中科院深理工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基于“三院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科院深理工将打造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粤港澳合作及国际化办学三大特色。在科教融合方面,以一流的科研机构支撑拔尖人才培养,注重学科交叉与集成创新,贯通E(工程)—T(技术)—S(科学)创新发展路径;在产教融合方面,构建“-1-0-1-N”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构建大学与企业双向流动机制,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管理基础、创业基因”的复合型人才;在粤港澳合作与国际化方面,面向国内外引进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师队伍,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计划引进30%的国际师资,20%的国际学生队伍,设立国际化课程体系,与国际一流高校密切合作。

践行“知行合一,理德正行”的育人理念,中科院深理工将持续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面向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理工为基础,科学引领,培育兼具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梦想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公办高校的建设路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性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据悉,目前中科院深理工全职教职人员均具备博士学历,其中60%具有海外经历,拥有包括中国和发达国家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10人、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依托深圳先进院获批国家、省市级人才计划总计1200人次,并“整团队成建制”引进32支创新团队,建设2个诺奖实验室。

“中科院深理工将办成一所中国最开放的大学,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和产业结合最紧密的大学。我们希望那些想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家的青年、想成为商业领袖的青年,选择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樊建平如是说。

[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