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友好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空间管控范围。
群鸟觅食戏水。
亮翅。
对舞。
金色夕阳下的波光倒影。
深圳新闻网2024年2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文 赖犁/图)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发布《鸟类友好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引(征求意见稿)》,在全国率先为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提供适用性解决方案,为打造“国际红树林中心”的深圳城市新生态名片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深圳市地方标准,该《指引》根据深圳市鸟类重点生态特征,从城市空间精细化控制视角出发,提出鸟类友好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控制方案,对提高城市尺度水鸟和候鸟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为全市各部门进行鸟类友好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具体支持。
该《指引》适用于指导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开展鸟类友好城区建设,其他鸟类栖息地外围开展城市建设时参照执行,涉及鸟类友好空间格局控制与项目高度控制、鸟类友好建筑布局、立面设计、景观设计、照明设计与声环境管控、生境建设及修复等要求。
空间格局上,岸线向陆延伸50米范围内,应避免新建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必要设施除外);岸线向陆延伸50-200-500-800米范围内,新建设施高度应分别不超过30、50、100米。
建筑布局上,控制单体建筑高度和面宽。与视线通廊、通风廊道设计相结合,优化建筑面向鸟类栖息地方向的布局。
立面设计上,宜减少建筑立面上玻璃幕墙的使用。4层或16米高度以下不采用玻璃幕墙。
景观设计上,绿色屋顶区域不安装反射玻璃,屋顶建筑内部种植植物时,宜安装室内单向透明玻璃。植物景观远离反射墙,或植物景观1米范围内的反射墙安装鸟类防撞视标。植物景观选择本地物种,优化群落配置,避免外来物种入侵。
照明设计上,采用降低建筑光环境的屋顶和立面灯光,打造建筑外立面暗环境,高层建筑使用低影响灯光。降低夜晚作业机械和设备设施灯光亮度。夜间不开放的自然生境区域不宜设置夜景照明。限制朝向鸟类栖息地方向的高层建筑广告灯光。
生境营造上,提倡在湖泊、河流、公园水景观建设和生态化改造中,营造鸟类活动的友好生境。
据了解,深圳是全球鸟类迁飞通道的重要节点,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重要的越冬地和中转站,每年约10万只候鸟停歇,是全球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的重要越冬地。2023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福田红树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9月,经《湿地公约》常委会审议,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