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一对夫妻,他们28年专注于一件事——培养女足运动员。和队员们一起,他们一个是严父,一个像慈母。不论是奥运会、亚运会还是全运会,都有他们培养的队员参赛。
张翔在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担任校长,妻子钱惠则是高级教练员,夫妻俩专注于足球训练已经28年了。
“当时我们做的时候也不知道,成立这个球队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因为我们是凭着每天带训练,按照自己的思路,以培养队员的发展模式去走的,最后一总结这个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后备人才培养是有帮助的。”张翔说。
1993年,钱惠从河南省女子足球队退役,在上海普陀区建立了第一支学生女子足球队。当时,张翔还在足球俱乐部当教练。看望女友的时候,张翔也会帮助指导孩子们训练。
久而久之,他产生了与钱惠"并肩战斗"的念头,“我们认为孩子要分两条路走,第一个教练员要有敏锐的眼光,有的孩子是一定可以为国争光的,然后有的孩子她的天赋只能达到青年队水平,根本达不到上海的国字号水平,要有敏锐感发现她的问题。”
“在学校里面还是以学生运动员为主,不是运动员学生,她们以上课为主,每天七点多钟就进教室了,下午三点半训练完了,到晚上写作业,就在这里写作业,周一到周五都是这样,周六去打比赛,所以这帮运动员比小朋友辛苦一点,她们业余时间确实比别人少。”钱惠说。
在张翔与钱惠眼里,好教练不仅需要绿茵场上的教学相长,更需要在生活中关心学生。
钱惠带教的孩子年龄较小,她时常需要扮演"母亲"的角色,给孩子们梳头、洗澡。球队刚成立的时候,没有宿舍,钱惠就带着孩子们到废旧小旅馆,顶着塑料布给她们洗澡。
“小学的孩子想爸爸想妈妈要哭的,她要哄她们的,从小刚开始洗澡,她们头发很长第二天早上要帮她们梳头,这是小学,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她们很辛苦。”张翔说。
“教练员和老师更多的不一样,就是我们陪在她们身边,能和她们关系非常好,除了这种训练当中的严格要求,还有生活当中这种陪伴或者,心理的聊天是更多一点的。”钱惠说。
夫妻俩培育的学生中有21人入选国家队,38人进入上海市队,68人进入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
更好的时代值得更好的你
对未来有什么期许?
张翔上海普陀区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校长
冠军只有一个,她们一直在失败中成长,在失败当中争取胜利,胜利当中又失败,所以她们经过很多的磨练和磨难,她们绝对不会放弃,这就是体育永不言败的精神,足球本来就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和追求。(记者 /姜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