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观察 第324期|用法律严惩冒名顶替者,为教育公平保驾护航
2021-01-20 19:07
来源: 深圳新闻网

深网观察 第324期|用法律严惩冒名顶替者,为教育公平保驾护航

人工智能朗读:

资料图。

深网评论员 梁煖

花有重开日,人生难再来。在平行时空中,一个人凭借着冒用的身份,将本应该属于另一个人的人生换到了自己身上,比如罗彩霞,比如陈春秀。接连曝光的多起冒名顶替事件让人触目惊心,被冒名顶替者何其无辜!被偷换的人生该如何算?冒名顶替者又必须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才能稍稍弥补另一个人失去的所有?

每个人的受教育权益,都应该得到保障。1月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教育法修正草案》拟进一步明确冒名顶替入学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通过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等欺骗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学资格顶替入学的,或将被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至三年;已取得学位学历证书的将被撤销;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将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理昭昭,此次立法,是针对此前被顶替者维权难的痛点对症下药。

用法律敲醒警钟,用全链条式的追究与定责才能抚慰被冒名顶替的心灵与多年的损失。错位人生的背后,是违法违规的一系列操作。我们严惩冒名顶替者之外,更要对弄虚作假链条上的其他人一查到底,才能保证高考的教育公平与机会公平。

冒名顶替,往往在信息审查环节上最容易出现纰漏,也少不了其他人的配合。就陈春秀一案来说,处理结果为多名官员被处分降职。在一系列冒名顶替案中,多数涉案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到行政或党纪处分。除了“罗彩霞”案等极个别案例,鲜有涉案人员被处刑事处罚。有专家指出,作假链条上的违法违纪成本亟需提高,才能有更大的震慑力度,让人不敢违法,不能违法。

此次修正草案,从立法层面最大程度为高考的教育公平摆正了法律的天平。希望从此以后,被冒顶替者有了更加犀利的法律依据。我们也希望,面对被顶替者面对的赔偿低等现状,相关部门在执法和监管环节上,更加保障被顶替者的合理诉求以及合法权益。

相关报道:

教育法修订拟明确冒名顶替入学法律责任

山东聊城“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当事人:将起诉顶替者


往期内容:

深网观察 第323期|假货丛生,二手交易平台不能做“睁眼瞎”

深网观察 第322期|杜绝“白色污染”的关键一步

深网观察 第321期|年轻人整容之前,不妨想一想欧阳询




[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