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南京德科码项目负责人李睿为坚持认为,他们当初选择的方向没有问题,芯片8寸晶圆的产能紧缺,直到今天市场仍在高速增长。但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实际运营起来很容易遇到问题。
记者发现,南京和淮安的这两个项目有许多共同之处。产品类型上,都瞄准了图像传感器为主的芯片市场;发展路径方面,都想走业内称为IDM的“大而全”模式,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整条产业链。但这种模式投资庞大,全球目前也仅有英特尔、三星等少数成功案例。
德淮半导体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 徐玉泉:从事实上来讲,目前德淮再搞全产业链的是不现实的。当时管理层对项目的难易程度的认识,或者说整个规划是不充分的。
此外,这些项目在前期资金使用上,都花费了数亿资金从海外购买技术授权,德淮项目还有大量设备投入。这些开支分配是否合理,也受到一定质疑。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