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京津冀、长三角和西南五省区三个试点地区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达到234.03万人次,医疗总费用5.78亿元,医保基金支付3.33亿元。
京津冀异地就医普通门诊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全部上线,以后京津冀三地患者不用再垫资、跑腿,就可以直接享受医保报销。那么这三地分别有哪些医疗机构纳入试点?又如何报销?
附: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名单
01
北京
异地参保人员在北京市就医挂号、结算时,需主动出示社会保障卡,实名就医。
异地参保人员进行门诊结算时,只需与定点医疗机构结清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属于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所属辖区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后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如果异地参保人员因故全额结算医疗费用的话,要按原规定流程回参保地报销。

推荐阅读
深圳医保“一码付”上线,就医结算再快一步! 2025-08-16 10:56深圳市医保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全力推进智慧医保建设,持续深化“互联网+医保”服务,积极拓展医保码全流程应用、“一码付”、刷脸就医等便民服务场景,支持打造更多标杆项目,让参保群众医保改革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明年起,广东5种门诊慢特病可实现医保跨省直接结算 2024-11-20 09:52此前,国家医保局已于2021年在全面实现住院和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直接结算不用奔波!2023年全国异地就医达2.43亿人次 2024-07-26 10:27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地区,从201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区域内跨省异地医保结算范围不断拓宽,备案流程不断优化,截至目前,“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1.8万家医疗机构已全部实现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2024年将扩大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范围 2024-04-11 19:55隆学文介绍,接下来要强化就医地管理力度,重点加强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的审核,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内开展异地就医大额费用经办联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就医地的医疗行为,防止异地就医过程中的不合理诊疗行为,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
深圳参保人异地就医结算有变化 普通门诊可用统筹基金报销 2023-10-24 07:28具体而言,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在前往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时,可分别享受我市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的75%、65%和55%支付,退休职工参保人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也相应提高5%。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常见问题解答来了 2023-10-07 07:19公众可以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点击在线办理“异地备案”进入异地备案专区,再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选择“为他人备案”,即可开始为亲属办理备案。
在深有“医靠”!全市800余家社康中心全部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023-06-20 14:33在此基础上,今年正式在全市800余家社康中心全部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真正实现了本地参保人“在哪就医结算”、异地参保人就能“在哪就医结算”,还为社康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让全体市民群众都能够就近便捷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广东异地就医实现“三个全覆盖”,这些人可享双向医保待遇 2023-05-31 14:46异地生育就医人员,指有异地生育需求的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按参保地规定办理生育保险异地就医备案后,可在就医地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生育相关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