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察隅迎来深圳募师支教志愿者
2020-09-10 12:16
来源: 深圳晚报

雪域察隅迎来深圳募师支教志愿者

人工智能朗读:

来啦,来啦!11名深圳募师支教志愿者从车上走下来,察隅县教育局局长陈伟华激动地走上前去,为志愿者一一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由深圳市关爱办、深圳第9批援藏工作组、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组织发起的第27批深圳"募师支教"行动,从全国各地200多名应招者中挑选的11名支教老师,远赴深圳对口支援西藏察隅,开展一个学期的支教活动。

"察隅县地处藏东南,察隅地理位置偏远,距林芝530公里,车程10个多小时,自林芝进出察隅仅然察公路一条线路,交通十分不便。教育公共服务资源严重缺乏,当地领导非常希望援藏工作组在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教师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我们这里迫切需要老师,盼望深圳募师支教行动能够派来更多的支教志愿者。"今年7月17日,当本报记者向察隅县教育局局长陈伟华介绍深圳募师支教行动时,陈伟华向记者发出急切的请求。


接到西藏察隅县教育局的请求后,深圳"募师支教"行动吹响了第27次"集结号",面向全国招募支教志愿者。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招募情况异常艰难,活动组织者深圳市关爱办孙影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团队成功从196名报名者中遴选百名应招者参加了面试选拔。8月12日,第27批深圳"募师支教"行动招募面试会在网上举行,经过体检等选拔环节后,最后来自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地11名品绩皆优者"胜出",成为新一批支教志愿者,并在深圳市中小教师继续教育网参加了严格的岗前培训。


新一批"募师支教"行动招募的志愿者将分赴西藏察隅的中小学校支教,从事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工作。

正是无数不图名利、不求回报的志愿者们,用无言的足迹,把深圳"募师支教"行动的深远意义一点点发扬光大,把"关爱 ·感恩 ·回报"的足迹印在更加广阔的中华大地上:贵州毕节和遵义、四川北川、广西隆安和马山、江西井冈山和安义、广东河源和湛江,今天又来到了西藏雪域察隅……

在深圳市第9批援藏工作组组织的欢迎会上,深圳市关爱办专职副主任李青松叮嘱到,各位教师来自祖国各地不同的地方,代表深圳来到这里。有多少人能戍守边疆,回想起来,我是支援过祖国边疆建设,甚至戍守边疆出过一份力,不是拿着枪站岗才叫守边疆,给孩子们教育其实也是建设也是戍守边疆,这对个人人生成长很有意义,希望大家认识到自己这次支教肩负的意义,各位支教老师为祖国边疆建设出了一份力,是多么光荣和伟大,这样宝贵的经历日后回忆起来对我们个人是非常珍贵的,希望大家认识到此次支教肩负的责任和意义。

县教育局局长陈伟华介绍了察隅教育情况,察隅各级各类学校共49所,学生5000余名,师生比1:12,教师紧缺。全部学校都是寄宿制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通常住宿一个学期,学校的老师既要在学习方面辅导孩子又要在生活中充当父母的角色,细致到洗衣理发都需要协助孩子完成。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学校也会在各方面尽可能满足需求。并希望各位老师注意安全,加强自我约束;服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的各项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尊重民族习惯,加强融合。

工作组组长、察隅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刘珍春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勉励大家,募师支教在察隅从来没有,你们的到来是一次创举,希望真正发挥你们的长处。希望大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保护好自己,不要害怕高原,要敬畏高原,节奏慢一点把身体放在第一位。出行注意安全,做好保障措施。第二点,来了就是察隅人,来了代表深圳人。作风要务实,脚踏实地。第三点,在教学过程中虚心向当地教师学习。察隅的孩子是纯粹淳朴,希望你们像灯塔一样照亮他们,打开他们心里的窗,让他们受影响走出大山,以后回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1998年12月出生的女孩王怡君,是这批"募师支教"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仅仅为了小时候曾经的承诺"长大以后我也要像爷爷一样支援祖国边疆的建设",长大后在高二那年把"支教"这个愿望牢牢地记在心里,写在日记。离开那天,家人说,"你不是一个爱表达自己的孩子,当我们知道你有这个想法时第一反应是担心你的身体,可后来才觉得应该让你圆自己一个愿望,毕竟人生还很长。"

深圳"募师支教"活动正在招募志愿者,来自湖南常德90后女孩杨银立刻在网上报了名,"我没有多么伟大的想法,只想踏踏实实为山里的孩子做点实在事。"父母不放心,就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和他们做工作,这次她分到了察隅县海拔最高的古玉小学。

得知深圳募师支教志愿者马上就要启程来到察隅后,县教育局领导和各中小学校长,为志愿者精心安排住处及各种生活用品。为保证志愿者住得安心,吃得健康,让家长放心,局领导一一将志愿者送到学校。古拉小学路途偏远,校长胡家祥亲自来到县城迎接支教志愿者吕成林。

安排到察隅县中学支教的王红丽,在当地住的是两室一厅的房子,小伙伴们开心地逗她,"你可以在这安家了"。

深圳报业集团驻察隅记者 邵东升文 /图

【支教志愿者寄语】


▲王红丽

我是王红丽,今年23岁,四川泸州人,2019年七月毕业于绵阳师范学院。

毕业后在一个教育机构待了小半年,年前辞职。我的人生里,计划赶不上变化占多数。去年,疫情爆发了,哪儿都不能去,哪儿都去不了,在家一待就是五个多月。事态逐渐演变成,哪儿都不想去。在自己的小县城找了一份比较轻松的兼职,二十出头却活像五六十的老大爷。八月份的时候,在大二就关注了的"刺猬体验"公众号的我看见了支教招募信息。写简历,报名,面试,面试通过。一切都很顺利。负责人告诉我们,一定要取得自己家人的支持,与他们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因为成长环境的缘故,我与自己的父母很少交心,多数决定也是由自己做的。而这次,算是在一个"大事"上比较"正式"的交流。他们没有明确表示不支持,但交谈中也暗示了不想我来这么偏远的地方。希望我在县城里找一个代课,一边代课一边准备,等到教师招聘考试时报名,考进编制内,过一个稳定的生活。可我才23岁,或者说还没有正式开始我的23岁,我不想要那样的生活。如果我现在不出发,不顺从自己的心,我不仅会怨自己,我也会在心理上埋怨我的父母,虽然我嘴上不说。

有时候觉得,人这一生真短。就像爷爷奶奶转眼已经快八十岁,就像爸妈已经理解不了现在年轻人的思维。有时候又觉得,人这一生真长,就像爷爷奶奶已经日复一日面朝黄土两万多个披星戴月,经历了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电视、电脑、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平板的历史性年代;就像爸妈看着我们长大又渐渐白发。

我不想在这或长或短的人生里,用太多时间来后悔、遗憾。于是,我带着自己百分之百的热情和我父母百分之五十的支持,我来了。

▲王颖

我叫王颖,来自湖北枣阳。

去年大学还没毕业就去了北京实习,前前后后待了大半年,一切都很顺利。后来疫情被困在湖北五个多月后回到北京就把工作辞了,就在辞掉工作后无意中看见了支教招募,冥冥之中就像既定的命运一样,那一瞬间我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爸爸知道这个消息后,觉得没法理解,为什么不好好工作。其实理由千千万,大道理一箩筐,可这都不适合讲给我爸听,他总能找到更多的理由反驳我,于是我单刀直入认真严肃的告诉他三个字"我想去"。我都能在那一瞬间感受到他憋回去的一大段话,然后硬着头皮勉强答应了我。我爸真的很爱我尊重我哈哈。希望在支教的日子里我也能成为一束小火苗,照亮引领孩子们前进的道路,这段日子一定会成为我心中珍贵的回忆,在以后历经千帆后也还能让我保持心中的热情。

▲吕成林

我是吕成林,来自河南开封。

踏上藏区这片熟悉的土地,总觉得自己是属于这里的一部分,平静安然。作为募师支教的一员,我分配到察隅县古拉乡中心小学。

进藏工作5年了,我让自己停了停,放下工作,去藏区察隅支教!30+的女生时间是宝贵的,但跟孩子们在一起,一切都变得值得,有一种使命是想跟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成长,想把自己会的传承下去,想把快乐传承下去,想牵引他们的心走出牧区看到外面的世界。

我想说我们可以!

▲王怡君

我是王怡君,来自上海。

关于支教这件事情并非像旁人所说的那样"一时头脑发热",而是"蓄谋已久"。在我们国家,教育"两极化",一二线城市的发展飞快也就意味着知识传播速度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相比之下偏远地区的教育跟不上知识的传播速度。而支教老师短暂的教学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另一种"希望",老师们的到来打开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

2016年的暑假,一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们到县中学支援英语课程,那是自己第二次听到"支教"这个词。两个月的短暂相处,让我开始慢慢萌生支援边疆教育的想法,不为别的,仅仅只是为了小时候曾经开过的玩笑"长大以后我也要像爷爷一样支援祖国边疆的建设"。谁曾想长大以后的自己竟会在高二那年把"支教"这个愿望牢牢地记在心里,写在日记。

今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西藏察隅"招聘支教老师的信息,于是拨打电话联系支教方确认这件事儿,查询消息真实性最后才报名。当我把面试结果告知家人时,她们的第一反应是"支教不是不让你去,而是担心发烧都能住在医院一个星期的你能不能平安度过这半年,高原反应并非开玩笑"。家人两天的沉默后,最终还是开了口,一切的担心的和不确定都源自他们的爱和关心。

▲彭贝

我是彭贝,来自四川。

爱我所爱,尽我所能。选择申请西藏支教,喜欢孩子,喜欢他们身上的童真与真诚。因疫情,能稳定现在的工作实属不易了。"家里好好的,你非去山沟沟里,人生地不熟的,出事儿了怎么办。""彭贝,朋友们都在家里呢,你走了得多长时间才能见啊"。这不同的说辞,处处都在劝阻我不要去,其实,我心里也不确信要走的这条路是怎样的…我跟爸妈争执了起来,他们死活不让我去,还下了死命令,去了就别回来了,"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听说了......"。倔强的我,也没有调整好说话方式,就这样当天晚上,在朋友家借宿了......

去肯定是要去了!一直和院长在聊,他是我大学的恩师。"你要是我闺女,我也不同意",院长的原话。熬了夜,他通过对主办方的了解,告诉了我招募的真实性。高中的同学,一个温暖善良的姑娘,随同父母定居在了拉萨,她说:放心吧,西藏治安很好,还说察隅的猕猴桃很好吃,来了有口福了。还没把这些确切的消息告诉家里人,干妈就发来视频,"彭贝,你去支教是好事儿,不过确实太远了,我和你干爸还是不建议你去。先这样吧,我先打听打听"。

前一天刚确定好下个月要参加集团28天的培训,要怎么申请离职呢?这次培训意味着晋升,一年仅有一次,并且名额是内部推送,另一方面,我的学生们要让其他老师带了。我想去支教看这帮孩子的信念更强烈。但有时候仅凭满腔热血并不行,这些应该怎么平衡与选择?我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列出,发到了家里的群里了,并给他们打了电话让他们明白我的想法。其实,爸妈从小一直非常支持我。回到家,我冷静的和他们说,不去的话,以后就是我的遗憾…第二天早上,妈妈平和的告诉我,我和你爸不是不让你去,是不放心。现在,我们也打听过了,没问题了,去吧……眼前的工作,和人事沟通后,递交了离职书,集团也保留了我目前的职位。

▲宿钰铖

我是宿钰铖,来自江苏无锡。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毕业以来,一路走走停停,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踏上旅途,路闻"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而今探求"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之前在泰国支教的时候,初中十分要好的老师突然联系我,说是看了我更新的说说。回想起那时候懵懂的自己,想必绝对想不到未来的自己会在异国他乡叙写一段教书育人的故事吧。

世界就是这样,充满着未知,际遇到了,准备好了,自然而然就上车了。

你觉得呢?

▲杨银

我叫杨银,来自湖南常德,今年25岁。

我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主修的专业是应用心理学,毕业以后从事猎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有太多力不从心的事情,所以去年我选择了离开。

今年疫情过后便在一所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数学老师,暑假期间一直在准备教师编制考试。

我的父母刚听到我要去西藏的消息是非常震惊的,他们向来都十分担心我的人身安全,仿佛我只有在省内就一定会平安无事。在他们眼里,25岁的女孩应该要赶紧成家立业了,尤其是父亲经常说的那句:"你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连你都有了"。我知道70后和90后之间存在的巨大的代沟,尤其是我父母是农村人,我以往经常就这些问题跟他们争论,但这一次,为了我想做的事情,我必须要转换态度,我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和他们说我的真实感受和现在的时代观念,我知道他们听进去了,我也仍然知道父母的那份担忧永不会消失,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基础上和他们经常保持沟通。父母会我们一生最坚强的后盾的。

▲李夏雨

我是李夏雨,来自山西太原市。一个乐观积极的学习者,奇趣世界的探索员,美好生活的体验官。

毕业后回国遇到疫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寻找着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教育。

8月初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了招募支教老师的信息,地点是西藏林芝察隅,没有犹豫的报了名。

初中时在网上看到关于西藏的游记,还有很多人在西藏这片广袤大地援建支教的经历分享,让我对西藏这个地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也希望长大后可以为这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做点什么。报名后,家人起初有担心,当我笃定的跟他们讲述了我的想法后,他们的担心转为了祝福。"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你去吧!"

感谢所有组织促成支教活动的老师们,星星点灯,照亮前行的路。愿做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人,唤醒彼此内在的力量,爱与自由。

▲张淑香

我是张淑香,来自湖南省湘西,出生1997年6月,苗族,毕业于湖南城市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我的性格开朗乐观活泼,处事认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好奇心,闲暇没事的时候,习惯于画画,看书。很庆幸自己八月份能够在微信公众号看到这次西藏招募支教老师,于是自己毫不犹豫的就马上报名,准备面试。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直有着支教的梦想,一直想着去支援祖国西部的人来说,这次的机会让我又惊又喜。西藏是一个你进来就不想出去,出去还想再来的一个地方。也能发现这边的孩子笑容特朴素,纯真。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在面试前就做了各种的准备工作和多次练习,只为了给我们面试老师孙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一直想要去支教的原因,就是想尽自己一份微薄力量,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那边的学生,去促进西部的文化教育事业,服务祖国最贫困的地方,同时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李格兰

我是李格兰,来自广东,1972年出生,本科毕业。

因为种种原因,在2017年开始从事了心理教育,并且喜欢上教育这个行业。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学习,不断地个案研究中慢慢摸索出一些青少年小孩的规律。

一直以来我对支教都是比较关注的,今年7月30日,我在微信群里看到西藏支教的信息,二个小时内,我就做出决定,并得到家人的同意。只是当我和学生家长说我要离开的时候,他们很不想我离开。最后我向他们保证,我会继续跟进小孩子们的情况,他们也可以随时联系我。所以最后顺利安排了自己的事情,来到察隅支教。

▲夏爱林

我叫夏爱林,来自湖南湘西,是一个苗族姑娘。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担任察隅县完小一二年级的美术老师。

支教之前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担心,担心安全问题,担心冷暖,担心环境不好。而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都说出了:我宁愿给你钱让你去旅游玩几天,你都别去支教。不过最终还是拗不过我的决定,默认了我去支教。

这一生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不是能力而是选择,在一切看起来的"可能"与"不可能"之间选择。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没有阻拦我的这一个选择。

支教的初心是想拥有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吧,同时也喜欢高原地区那近在咫尺的蓝天白云,以及小孩们清澈的眼神,让人心灵都变得宁静。也希望在这次的支教活动中能够实现我的价值,将我的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