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颁奖 消费扶贫从大山“红”进城市
2020-12-28 09:02
来源: 深圳商报

网络“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颁奖 消费扶贫从大山“红”进城市

人工智能朗读:

网络“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颁奖现场。深圳商报记者廖万育摄

会场屏幕上打出的特色农产品。

原标题:网络“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颁奖

消费扶贫从大山“红”进城市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2月2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和平腐竹带着豆香味道,察隅猕猴桃酸甜爽口,透透的红心番薯软糯香甜……在深情扶贫“圳”当红,网络“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颁奖现场,来自深圳对口帮扶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历经五个月的宣传征集、直播视频培训、网络投票及专家评选,大赛结果正式出炉。其中,《一公里的幸福》《东石荔枝脱贫记》以及《深爱圳帮扶&深圳人在察隅(一)》三件作品获得一等奖。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黄玉波评价道,今年大赛征集的作品非常不错,许多视频流露着真情实感。“这些视频深入到基层一线,和当地的百姓融为一体,传递出十分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黄玉波说。

“红”品有望走上深圳市民餐桌

本次大赛共评选出来自广东汕尾的红心大叶番薯、广西德保的沃柑、西藏察隅的猕猴桃、四川甘孜的高原雪菊、新疆喀什的布拉克苏、河源的和平腐竹以及广西河池的七百弄鸡等作为扶贫“红品”进行重点推介,未来有望正式走上深圳市民的餐桌。

“红品”改变了“红人”的命运。西藏林芝察隅县广播电视台胡成俊讲述到,察隅县位于西藏东南,是深圳对口支援县之一,天然的环境为绿色有机猕猴桃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察隅也是雪域高原唯一成片种植猕猴桃的地方,在察隅河和两岸雪山融水浇灌下茁壮成长。视频中的主角——僜人阿珍正是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肯于钻研的劲头实现了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今年,我们全县有9个村种植猕猴桃3000余亩,产量达50万斤,阿珍感激地说,“在深圳对口支援的帮扶下,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野果子如今成为带动我们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红品”成为“红城”亮丽的名片。深圳点筹互联网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张世鹏推介了来自广西德保的沃柑。德保沃柑果皮光滑,果肉橙红色,果实饱满,不仅多汁味甜,而且细嫩化渣、颗粒均匀。各项综合检测指标显示,德保沃柑的品质均优于其他同类柑橘主产区的产品,是近年来备受市场追捧的“果中新贵”。成为当地农户脱贫增收的重要工具。

张世鹏特别提到,对于沃柑的种植,德保县全程严格按照中国有机产品标准,通过生草栽培、秸秆覆盖等措施,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改善土壤的肥力。基地引入自动灌溉,泉水富含矿物质,水质甘甜清透。采用诱虫灯、粘虫板、生物防控技术等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进行产品追踪,保证了沃柑产出过程中从土壤、水源、种植、流通等,每一环节的可控性、安全性,切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无公害。德保沃柑先后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红品”激发“红城”内生的动力。汕尾市陆丰河西镇汾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廖育学说,2019年入村开展精准扶贫时,村里864亩耕地荒废了700多亩,耕地闲置的情况十分严重。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最珍贵的资源,引导村民复垦复耕撂荒地,恢复荒废12年之久的耕地生产,成为扶贫工作队巩固脱贫成果保证村民未来正常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经过详细调研、多方咨询和精心谋划,2019年下半年起,廖玉学便开始在汾河村实施农产品“财富效应”计划。廖玉学先是自掏腰包1万余元开展用户调查,发动同事及朋友免费品尝村里现有种植的农产品,根据意见反馈调整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种类;然后,组织贫困户及村民成立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规范种植;接着,廖玉学积极沟通深圳市卫生部门,以消费扶贫号召系统内单位积极采购汾河村农产品,累计为村销售农特产品160余万元,同时为村主打农产品注册商标、设计包装,并通过农产品标准检测,为后续做准备;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汾河村农特产品滞销,廖玉学亲自代言,借助多媒体平台打开市场销路,同时还要严把质量关,择优而售,最终汾河村红心大叶番薯一跃成为网红产品,销售额逾50万元。

多措并举之下,农产品“财富效应”显著,汾河村贫困户纷纷前来找廖玉学商量种植事宜,并都要求种植红薯。随着农户种植热情高涨,廖玉学说,现已累计开发撂荒地600余亩,昔日的荒地如今已变成良田,全部复耕复垦种上农副产品。

三“红”打响深圳消费扶贫品牌

黄玉波表示,此次大赛的举办,一方面展现了深圳在脱贫攻坚上先行示范的担当作为,另一方面大赛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把消费扶贫与深圳整体的对口帮扶紧密关联在一起。同时,大赛也有一些新的探索,不止是消费扶贫,还有结合深圳特色的科技扶贫、精神扶贫等等,运用好新的媒介、新的传播方式,并产生了新的力量。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凌吉荣说,这样的一个“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活动,对于巴马来说,是一次相互交流学习以及集中展示的机会。“让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农特产品不但能生产出来,还可以卖出去,解决了销售的难题。同时,让深圳游客、深圳市民能够吃上巴马的这些健康绿色食品,确实是挺好的。”凌吉荣说。他希望这种营销模式可以把更多的巴马扶贫产品或者是乡村旅游资源引入到深圳,让更多的深圳市民知晓了解,更能够有机会来巴马亲身体验。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副总指挥耿凯表示,“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活动自上而下把各个扶贫力量组织起来,有必要也十分有意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深圳对口帮扶工作的整体情况。通过整理收集扶贫材料,制作视频,对外公开展放展播,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帮扶事业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反映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前后对比的情况,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不仅仅是带来钱物,更要把深圳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文化,渗透到帮扶的基层中来。”耿凯说。

“经过农业、科技、创新三方面的加持,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热心企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有更多大山中的‘好东西’被发现,更多的扶贫‘红品’走出大山,更多的乡村会在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深圳扶贫协作志愿者黎丹说。

根据《2020年深圳对口帮扶地区扶贫产品分析报告》显示,扶贫产品在深圳销售不仅需要政策性的支持,也需要符合深圳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市民的需求,具有特色性的产品,同时有较高的供应效率,且价格合算。

黄玉波提出建议,在接下来开展消费扶贫时,要把深圳对口地区当地的产品和深圳的消费潮流有效关联起来,更加贴合深圳市场的消费需求。同时,要形成“红人、红品、红城”这种活动的品牌效应,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例如发动更多的自媒体和网络达人参与,把比赛的声浪做得更大一些。

张世鹏表示,未来,深圳要更大量采购对口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深圳市场需求充沛、人口基数庞大,具有足够的能力消化掉这些产品。他也希望,下一步深圳出台更多的政策,扶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企业。

作为深耕一线的扶贫干部,廖玉学更加深有感触,他重点提到要做好两个事情:一是要规范深圳对口帮扶地区产品发展,做好产品品鉴和质量关,“消费扶贫不是一锤子买卖”,特别是当地的水平十分有限,他建议引导龙头企业或者说标准化企业到当地投产,起到带领的作用;二是要对接市场,将消费扶贫产品对标市场要求,改进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红”扶贫推介产品代言词

甘孜雪菊代言词:

五彩藏乡,弦子故里,巴塘好物,因为有您!

察隅猕猴桃代言词:

雪域高原猕猴桃,冰肌玉洁好味道!

德保沃柑代言词:

沃土德保,柑之如饴!

和平腐竹代言词:

和平贝墩,温泉之乡,

六百年传承工艺,永不变金黄浓香。

红心大叶番薯代言词:

红心奉献软糯甜,党建引领小康天!

喀什带货王代言词:

古城喀什,一眼千年;驼铃悠远,瓜果香甜;

品味新疆,从喀什开篇!

七百弄鸡代言词:

“圳品”七百弄鸡,国家地标传奇;

飞上两会餐桌,共享美味良“鸡”。

[编辑:贺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