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革者负责 为担当者担当 ——六论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2020-11-02 08:53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为改革者负责 为担当者担当 ——六论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人工智能朗读:

“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特区如何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传递出强烈的“进贤退庸”信号,必将进一步激荡特区建设者奋发有为的澎湃春潮。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特区40年沧桑巨变,是深圳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干出来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仍然是深圳推进各项改革创新事业的关键保障力量,必须坚定不移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把正用人导向“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中提出,大胆提拔使用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干部。深圳要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把改革担当作为衡量标尺亮出来,把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鲜明树起来,提拔重用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既要善用能者上、优者奖的“正向激励”,给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待遇保障、人文关怀;也要巧用庸者下、劣者汰的“反向倒逼”,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根据具体情节予以免职、调整、降职,倒逼和撬动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紧迫感。

用好评价标准“指挥棒”。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党员、干部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科学有效的考核是干部选拔、调整、激励、约束的重要手段。深圳要按照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合理设置考核指标,科学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注重对考核结果的合理分析运用,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所趋赴、有所敬畏。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中,很多都是一时难啃下的“硬骨头”,需要接力奋进。因此,需客观评价干部政绩,既要考核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也注重暂时效果不明显,却为后人打基础具有长远价值的“潜绩”,凝聚干部队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奋斗合力。

织牢容错兜底“保障网”。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党员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放心干事。深圳全面深化改革已入“深水区”“无人区”,需要一大批“闯将”“尖兵”探路冲锋,而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干前人没干过的事,难免出现失误或差错,需要容错纠错机制来兜底保障。事实上,靠走改革路、打创新牌起家的深圳,早在2006年便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在国内首次提出“容错机制”;2016年再次出台《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规定(试行)》,旗帜鲜明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当前,深圳要继续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与激励机制同步发力形成闭环,为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在闯关涉险时有底气而心无旁骛、有兜底保障而义无反顾。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让广大党员干部的激情和干劲充分迸发,继续在改革创新上一马当先、走在前列,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作者:读特评论员)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