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测欠佳,破纪录也进不了决赛?泳协:坚持新规
2020-09-28 21:00
来源: 深圳新闻网综合

体测欠佳,破纪录也进不了决赛?泳协:坚持新规

人工智能朗读:

如何让“体能优先,东京领先”成为现实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抓体能、补短板、争标兵”的要求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

在国内搜索引擎里键入“体能大比武”,页面上立刻就会跳出接近10000条相关新闻,从羽毛球、排球,再到举重、跆拳道、击剑、摔跤、游泳、射箭、拳击、射击、水上和体操这些夏季奥运会项目,几乎所有的专业运动队都在参与这场“比武”。

甚至,在刚刚开展的象棋甲级联赛中,多位中年老将也需要体能测试,不过他们的标准是跑1000米。有网友笑言,下一步是不是轮到围棋——“给柯洁上上对抗,想看他体测的样子。”

如今,当“体能成绩与竞赛资格直接挂钩”的尝试出现在各项全国性比赛中,这项试水在舆论中所激起的“涟漪”,足以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和思考,在东京奥运会推后一年的情况下,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这次体测暴露问题也是好事。”一位前中国游泳选手就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了比较积极的观点,“这次‘出圈’能让更多人关注游泳项目,也能让管理者在之后给出更科学和细致的体测标准。”

确实,当中国的大部分精英竞技项目都在“抓体能、补短板”的时候,更科学和更细致才显得弥足珍贵。

一位参与“体能大比武”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包括游泳队和田径队在内,从去年到今年,确实有部分“国字号”运动员在强化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伤病,甚至影响了专项成绩。

“有的运动员是脚踝的伤,有的运动员是跟腱的伤,做了体能测试,但反而因为伤病要歇一段时间,你说教练还会觉得很开心吗?”

或许,一两场全国性的比赛,还不足以充分展示出体能对于专项竞技成绩的帮助,毕竟国家体育总局很早就建立了相关体能专家组。

据相关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个专家组里包括了一些学校的相关专家和教授,也有体科所的专家,所以是具备足够专业性的,而且设置的项目也不是只针对田径,其他每个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测试标准。”

也正因如此,国家体育总局才会提出“体能优先,东京领先”的口号。

不过,从如今几项赛事中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来看,对于体能训练以及体能成绩和竞技成绩挂钩,中国体育需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

这就像多位一线教练和澎湃新闻记者感慨的那样,“体能应该为训练服务,为运动员服务。”

此外,细读中国泳协主席周继红的表态,其中也有一句——“我们将建立起与游泳项目相适应并紧密结合专项、更加完善的基础体能训练和体能竞赛体系。”

在重视体能的背景下,中国体育急需加速研究与各专项、各运动贴合的测试项目,并针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标准和考核规程,并努力减小对竞赛成绩的影响。

体能确实是竞技体育的基础,而在这份基础之上,多一些科学和细节考量,或许才可以让体能成为“领先东京”的助推力。

(澎湃新闻)

[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