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举办的启示
2023-06-08 07:0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先行示范,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举办的启示

人工智能朗读:

沈仲文

大国泱泱,文化煌煌。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盛世兴文,星耀鹏城。

6月7日,两场国家级的重磅文化活动在深圳联袂而至、相映生辉: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大幕开启,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精彩绽放。

聚最强大脑,发文化强音。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准、最高规格、最高层次的文化论坛。将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安排在第十九届文博会期间举办,是党中央对深圳的厚爱、重托和信任。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特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祝贺,再次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关怀厚爱、殷殷重托,为办好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提振了信心决心、注入了强大动力。

文博会人潮涌动,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思想激荡,可谓“双星并耀”。这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圳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契机。

(一)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

中国是一个大国,大要有大的样子,强要有强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促进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能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文以弘业,文以兴城。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经济特区40多年发展史,是一部“当惊世界殊”的城市传奇。其中,有一个现象深具启示——在经济腾飞的同时,文化发展同样精彩;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地区,也是城市文明的繁盛之地。

40多年来,有梦想、有闯劲的深圳,始终沿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轨道砥砺前行,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元,行马克思主义正道,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

厚植文化沃土,奋进复兴之路。

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是深圳的卓越追求。

先行示范要全面,全球城市要全能。深圳不仅追求经济规模领先、科技创新冒尖,同时极度注重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话语权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化形象塑造。

志存高远方向明。全力打造新时代研究阐释和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典范、新时代国际传播典范、新时代“两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典范、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典范,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大思想引领、精神力量和人文滋养,让这座奇迹之城更加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先行示范显担当。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向世界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无穷魅力。

无论是越办越好的文博会,还是高手云集的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都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平台,都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触媒,都是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推手,也都是深圳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抓手。

(二)

大任在前,能者当之。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之后举办的首个国家级文化论坛。“创新之城”论文化,高手云集汇众智。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这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大碰撞、创新招数的大交流、激荡未来的大讨论,将为深圳、为全国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劲的智慧动能。

为什么是深圳?

因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一重大论断,在深圳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生动诠释。

深圳以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形象活跃在现代化的舞台上。从窗口、试验田到示范区,始终走在前沿的深圳,担负着中国改革开放当下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典型实践,也成为管窥中国未来样式的“镜子”。

文化因改革开放而兴。看观念——“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经济特区自建立以来,敢于打破思想坚冰、突破观念禁区、冲决传统束缚,率先叫响一个个风靡全国的“深圳观念”,对全国范围内思想解放、理论创新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改革开放赋予深圳的“先天”品格,经受了40多年火热实践的反复淬炼,成为深圳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底色。

看行动——深圳文化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在构建产业发展支持保障体系、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等诸多方面大胆探索。作为全国“最互联网”城市,深圳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发达和文化创意资源汇聚的优势,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圳经由文化观念的创新、文化机制的改革、文化活力的释放,为城市“立”起了全新的文化格局,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化增量”。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不仅是一件文化大事、盛事,也是向世界展示文化强国之路深圳探索的一个平台、窗口。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创城市现代化路径之“新”,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城市文明形态之“新”——作为全国乃至全球发展最好、影响最大的经济特区,现代城市文明在深圳有着丰富的表达和现实的注解。透过深圳这个“窗口”,世界能看到一个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的文化中国。

因为深圳跑出了文化“加速度”。

近期,“深圳出品”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舞剧《咏春》《深AI你》全国巡演,电视剧《青春之城》精彩上映,观者叫好、专家点赞、网友关注,成为新时代的现象级作品;两部电影《邓小平小道》《奇迹·笨小孩》,双双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深圳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燃爆全网、刷屏朋友圈,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这一波波精品力作的输出,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是深圳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奋进的一个精彩缩影,是城市文化实力不断跃升的生动体现,更是这座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相互交融的精彩演绎。

坚持政策引领,制定实施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文艺精品奖励、高端艺术演出扶持等实施意见,为推动文化繁荣注入新动能;打造平台优化供给,加速推进“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构建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城市品牌,擦亮文博会、深圳设计周、深圳读书月、创意十二月等“文化名片”,为塑造现代城市文明添砖加瓦……在这样的文化“热带雨林”之中,一座“人文之城”拔节生长。

深圳始终把文化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寻找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使文化成为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节节攀升,文化产业爆发式增长,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盈,城市人文精神日益彰显,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是对深圳的肯定,背后是深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同步推进、相融共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努力。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深圳文化建设的担当更加凸显,创新引领的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因为深圳肩负着先行示范之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作为一座移民之城、创新之城,深圳汇集了各种文化流动的资源和要素,城市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多元平等的鲜明特质,“文化植被”新绿盎然、生机勃勃。

深圳地处“两个前沿”的风口浪尖,在地理位置上是“交汇处”,在文化上是“交融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交锋处”,责任重大;作为多重国家战略交汇之地,深圳正处于“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黄金发展期,机遇无限。

在文化建设、文明塑造上先行示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圳既勇于寻路开路探路,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自觉担起“试点、试验、示范”责任,为全国输送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创新成果;更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在共建人文湾区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

城市推崇文化,文化改变城市。深圳文化发展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中国当代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生动例证。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是对深圳的期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当以先行示范的生动实践,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魅力。

(三)

以文会友,博览天下。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而文博会,正是荟萃天南海北、穿越古今中外、打开通往世界的创意之门。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为什么选择在文博会期间举办?答案显而易见——作为全国顶尖文化大展,文博会是文化与产业、文化与市场、文化与大众、文化与时代之间的重要桥梁,也是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平台,对于文化传承、文化繁荣、文化自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博会的发展本身就彰显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的主题。而这,正是文博会的重要功能价值所在。文博会的美,不只是川流不息的人潮物流、奇思妙想的创意设计、“涨”声不断的成交数量,更重要的是与文化强国战略的现实呼应。

十九载风云际会,十九载阔步向前。文博会的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不断攀升,已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首展”“首发”“首秀”的“首选地”,全球文化消费新体验的“展示窗”,兼具项目交易、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合作互鉴的“交融点”,是“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生动写照。

文博会之于深圳,是文化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文博会创办在深圳、发展在深圳,与深圳文化建设同向而行、相辅相成,成为深圳的一张城市名片。无论是科技赋能下传统文化绽放新活力,还是“文化+”爆发产业融合大能量,都有着鲜明的深圳特色。借助文博会的平台效应、品牌效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最高水平的文化资源、最有活力的文化人才纷纷流入,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新产品、理念与思路,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与动力。

文博会之于全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检阅台”“导航仪”“风向标”。文博会参与、见证、推动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奋起成长,是孕育文化创新的大平台,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助推器。更多的国际融通、更重的产业分量、更强的新兴业态、更活的市场交易、更好的文化福利,让文化自信有了更广阔的舞台,让文化消费有了崭新空间,让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了全新期待,持续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力量。

文博会之于世界,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金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博会自诞生之日起,便始终坚持“国际化”的定位,用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两条腿”走路,既推开观察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窗”,也打开展示输出中华文化精华的“门”,让中国形象闪亮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在贸易扬帆、文化远航中,中外文明实现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文博会越办越精彩,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必将肩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担当。

(四)

纵横正有凌云笔,风好恰是扬帆时。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砥砺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担当使命、奋发有为,深圳舍我其谁。

过去40余年,波澜壮阔的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史,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城市进化史。奋进新征程,深圳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此次贺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深圳担当”,高扬思想旗帜,增强精神力量,深植文化根脉,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探索建设文化强国新路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更大贡献。

坚定文化自信,在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上勇当“旗手”。

观大势思大局。深圳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结合新时代经济特区创新实践和“双区”建设创造实践,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

谋大事担大任。深圳要聚焦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惯例、国外经验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相结合,充分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当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佳代言。

坚持守正创新,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成为“高手”。

在思想解放中激荡创新。“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深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大力探索一条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深圳特点的文化发展现代化之路。

在火热实践中推动创新。深圳要进一步增强文博会作为“中国文化第一展”的高端引领作用,激活数字文化产业新动能,推动文化交流和贸易蒸蒸日上;要进一步弘扬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大力弘扬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积极推动大湾区文化融合创新,共建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人文湾区”。

秉持开放包容,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上成为“强手”。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圳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是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重要交汇点。要充分发挥交汇交融的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圳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深圳故事讲得更精彩、更有说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做大做强兼具中国味和世界范的文化交流平台,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以文化之光铸时代之魂,以文化之风扬强国之帆。奋进新征程,深圳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倾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