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IMAGE | 千年沙井——时光的故事
2023-05-30 17:12
来源: 深圳Plus

深圳IMAGE | 千年沙井——时光的故事

人工智能朗读:

您知道吗?在深圳西部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藏着一个深圳现存最大的混合型历史街区——沙井古墟。这里是千年“蚝乡”,有着惊艳时光的蚝壳墙江氏大祠堂、古塔古井、数百座清末民初的老民宅……是深圳少有的历史古迹打卡地。

今天,小编就带您探秘沙井,一起追寻那由一砖一瓦、一墙一宅所讲述的千年古镇往事。

沙井,深圳西陲重镇,古宝安县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远古时代,沙井地区还是一片海湾,在大约2500年前逐渐变成海滨平原,古称茅洲。自宋元朝始,这里逐渐成为广东的重要产盐地。清朝后盐田逐渐荒废,盐退蚝进,居民转以种田和插杆养蚝为生。

提起沙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老城区”或“蚝乡”。是的,一走进这里,千年的文化底蕴赋予它的厚重与深沉气息就扑面而来。

当深圳大步向前发展的浪潮席卷到此,流逝的时光如年轮一般在这里重重叠印,厚重的历史氛围与浓浓的生活气息,经过岁月淘洗,沉淀在一排排古民居里,蕴藏在一条条狭窄巷陌中。

人在都市,纵然高楼大厦,依然渴盼小桥流水;越是现代喧嚣,越需要历史文化的抚慰与温润。每一个踏进沙井的人,脚步都会不自觉慢下来,漫步其间,抚今追昔,有一番别样的喟叹与沉静。

PART 1 沙井古墟

沙井古墟作为深圳现存最大的混合型历史街区,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它是深圳西部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大湾区盐场文化、蚝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沙井古墟以一河一街、 七坊联珠、梳式布局打造现今的空间结构,形成“大街-小巷”的交通体系和“鱼骨状”的街巷格局。沙井村依然保留着数百座清末民初时期的古民居建筑,以及不少牌坊、古井、遗迹与废墟,这些尚存的历史古迹,像一颗熠熠闪光的珍珠,散落在街头巷尾,见证着蚝乡的千年传奇。

古墟里许许多多窄窄长长的巷子,纵横交错,像个令人捉摸不透的迷宫。巷旁老宅那斑驳的墙面,满是历史的印记。透过楼间缝隙还能眺望到近旁繁华的高楼盛景,一眼之间,千年的时光、时代的变迁就这样忽然展现眼前,令人震撼。

在戏院乘凉的大爷、在围头井打水的阿姨、围在六角亭聊天的村民……古墟里的居民们有着一种在深圳这个高速运转的大都市中所罕见的悠闲自在,他们仿佛与时间一起留在了昨日:没有喧嚣、没有嘈杂,没有焦虑,有的只是日常的轻松与平和。

在慢时光的沙井古墟里,还藏着几个不可错过的必打卡景点,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

1:龙津石塔

龙津石塔古称“渡头石塔”,当地人又称它为“花塔公”。该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是深圳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地面建筑。800余年,它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这里,见证沙井古墟的沧桑变迁,守护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居民。

2:龙津河

曾经通航的龙津河流经沙井许多村落,是沙井人母亲般的河流。龙津河原名龙津涌,总长约3.5公里,因其在地面分布上整体呈龙须状,曾称“龙须沟”。古老的龙津河默默流淌千年,近年来经过改造,曾经黑臭的水体已水清如洗,古老的河流重获新生。今天,龙津河流水潺潺,蜿蜒着从林立的老屋间穿流而过,是沙井古墟里最温柔的存在。

3:壁画与装置

除了历史的风貌,在沙井古墟还有当代艺术值得一看,那就是23位当代艺术家在古墟的街头巷尾倾情植入的壁画和艺术装置。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而且完美结合沙井特色,为行人带来了古老村落与现代时尚之间奇妙地碰撞与融合之感。

PART 2 江氏大宗祠

不得不说,江氏大宗祠,是此次沙井游让小编感到最震撼的一站。

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江氏大宗祠坐落在沙井的步涌村。江氏是步涌的大姓,他们把家族的来龙去脉和怀念祈望都藏在了大宗祠里。

江氏大宗祠,在环绕四面的混凝土居民楼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

整个祠堂分为前栋、中栋、后栋三个部分,三间三进,砖木结构,红砂岩立柱,清水磨砖,房顶龙舟脊,镬耳山墙,灰塑壁画,雕梁画栋……造工极其精细,满满的岭南特色。

重点来了!作为深圳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蚝壳屋、豪(蚝)宅——江氏大宗祠主体外墙全由蚝壳(牡蛎壳)密密麻麻整齐堆砌建造。它们从墙基到墙顶整齐排列,极有气势,阳光下如鱼鳞般散发着晶莹的光泽,给人既华美又固若金汤的震撼之感。

这种蚝壳墙能防潮降温、不生虫、防海水侵蚀。作为千年蚝乡,这里的人们就地取材,将食用后的蚝壳作为建筑材料砌墙,真是智慧!在蚝壳墙边,似乎能嗅到海水的咸味,听到海浪的呼吸,看到渔民们在浪涛之上撒网劳作的身影。

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安然矗立的江氏大宗祠,不仅见证着深圳的沧海桑田,更为研究珠三角地区蚝民渔民的栖息史和建筑艺术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不妨寻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去沙井的街头走一走:穿梭于纵横交错的老街小巷,驻足于古韵悠远的高塔祠堂,寻古思幽;或看古村小桥流水人家,望老屋炊烟袅袅升起——这是历史的回声,也是人间的烟火,生活的小确幸。

文:余冕 詹展晴 

图:余冕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