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客观真实才有公信力
2022-01-14 07:2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数据客观真实才有公信力

人工智能朗读:

华中师范大学公布2021年毕业生就业率数据,其中未就业率一项,本科生为26.22%,硕士研究生为15.19%,博士研究生为20.95%。该校的发布被网友点赞。

不用说,网友点赞的是该校未就业率数据可信。客观数据才能让人认识到真实情况,形成符合实际的决策。人们点赞华中师大的数据发布,就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直接观感:有些发布的数据,真不真不好说,但公信力是不怎么强的。

数据,有小道理,有大道理,有总道理。

数据要客观真实,这是总道理。不真实的数据,价值不是0,而是负数。数据真实,有多少就是多少,不虚不瞒;数据客观,是它形成于客观状态之下,而不是为了“好看”特别做出来的。例如为了评职称而大量生产论文专著,发表数量可能真实,但并不客观代表研究水平。

数据要运用,这是大道理。数据要用来衡量事物、评价状况、考核工作,总之形成种种效果,或叫“成果运用”,这既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如果数据不起作用,那何必去统计呢?能派上用场,才有价值可“发掘”。

围绕数据产生的一些纠结,归总而言,都是小道理。客观真实的数据没有好坏,但数据确实有“好看”“不好看”。涉及到考核、评价,就意味着对工作的肯定或批评。由此,纠结就产生了。于是产生了“实际数据”和“对外口径”,产生了在客观真实之外让数据“好看”的种种套路。

总道理管大道理,大道理管小道理。从小道理上来说,扭曲数据也许有“可理解的原因”,但大道理和总道理上是不能说这里面有什么“合理性”的;否则,小的“合理性”“可理解的原因”,可能造成大的、总的负面性。

需要让“总道理”“上位的道理”起作用。“总道理”是原则,但不是可以忽略的虚道理;“小道理”产生在实际过程中,但不是“实道理”。道德上,数据造假信誉破产;管理上,数据造假即行否决。如果我们想稳妥地获得真实客观的数据,可能不能不如此。(作者系知名杂文家、评论家 刘洪波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