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舆情频道>排行榜>

2014年5月份深圳市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

2014年5月份深圳市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网舆情工作室在2014年5月份当中,总共关注到与深圳有关的网络舆情事件91个。现根据传播面、影响力,从中筛选出热点事件10个,通过专家点评、民意调查和市民街访等环节,形成本期的 “深圳各区、各部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

    专家点评

“宣布教师为临时工”“校长辞职”作为旧手段的网络舆情应对办法显然在此次事件中未能平抑舆论,针对频繁出事的教育系统,需要做好以下的几个工作:猥亵等事件发生直接说明了教师管理体系的不严,需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针对网民关切的舆论事件,仅仅校方的处置是不够的,需要教育部门介入的深度调查;学校应以此为戒,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防止此类悲剧的重演。

——庞胡瑞 人民网舆情频道执行主编

对于这一类有人指正或指责某人犯罪行为的案例,除了一般极力转变自身形象的回应之外,也应该有法律部门出面,对于相关法律观念和规定进行必要的解说,特别是要培养公众树立法治精神,比如,不管某些指责听起来多么合情合理,在未经正式调查侦破的情况下,就不能先设定被告有罪,也不能简单的就把原稿和指证者理所当然地视为正确的。

——于长江 本市高校研究人员

猥亵学生是近年来舆论关注的热点,再加上临近儿童节,使得宝安教师猥亵案受到较高的舆论关注度。事件发生后,警方及时控制嫌疑人,教育局和街道办公开回应,表现可圈可点。但从其回应内容来看,故意突出涉事教师的临聘身份,有让“万能的临时工”出来顶罪的倾向,一直以来舆论对此相当反感。因此,属引导行为不当。另外,在此次事件善后中,立即开除涉事教师,并对涉事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措施得当,但搞师德师风“承诺书” 等有形式主义嫌疑。如何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落实学生维权途径,相关部门和学校需进一步探索。

——汤景泰 省内高校研究人员

此事影响恶劣,有关学校日常显然疏于管理和教育。但出事之后,该校及有关部门的应对还算迅速,措施还算得力,从网文上传当日(20日)校领导登门道歉并劝孩子返校上课,次日有关部门成立工作组进驻学校整顿并开除涉案教师,到第三日校长辞职、校董事长向媒体鞠躬道歉,均有利于事态的平息。

——辜晓进 本市高校研究人员

在事件发生后,学校、教育部门迅速作出了回应,警方迅速将嫌疑人刑事拘留,校方、教育部门立即开展调查工作,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了处理。在事件过程中,通过媒体对事件处置情况进行了主动发布,与社会进行了沟通、互动,对舆论引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负面舆论减少。

——王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心主任

从事件曝光后直接相关各方(学校、区教育局、当地街道)的反应来看,基本上可以说中规中矩。但这些都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阶段,对于社会的一些深层次批评,比如“这件事为什么发生在民办学校”,舆论批评的矛头,也有从“猥亵儿童”转向“民办学校”,进而延烧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趋势,还没有在制度层面做出令人放心的回应。

 ——朱克奇 本市广电集团评论员

一个显著的差错,就是“临时工论”。事实上,这个时候搬出个临时工,除了找骂,其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社会上对于“临时工论”的反感,深层是对于推卸责任的反感。

——张学虎 本市政协委员

该事件的应对中规中矩,对当事人和涉事机构的责任人的处理及时、合理。但由于事件的恶性程度,应对成效不佳。这类事件严重伤害社会正义和公序良俗,当然也损害深圳的城市形象。舆情事件应对之后对城市形象的修复与重建是涉事部门的当然义务。

——陆亚明 本市媒体负责人

 

[责任编辑:黄成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