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观察 第454期|让鼓励维权成为控制噪音源头的利刃
2021-08-03 17:52
来源: 深圳新闻网

深网观察 第454期|让鼓励维权成为控制噪音源头的利刃

人工智能朗读:

资料图

深网评论员 石静文

最近,深圳福田一小区内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引发周边132名住户不满,由此引发噪声污染责任纠纷系列案件。7月23日,法院判令施工单位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每户获赔数千元不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提起噪声污染,相信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小区广场上的音乐声、邻居装修的电钻声、道路上过往车辆的轰鸣声、道路的施工声等等,都在无形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虽然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2020年的噪声投诉仍高达约201.8万件。如此庞大的数据是市民被噪声困扰的直接体现,也反映着人们希望尽快治理噪声污染的心声。

此次噪声污染住户获赔事件之所以受到网友广泛关注,不仅因为这一举措响应了市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市民维权的信心。一直以来,治理噪声污染都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噪声污染取证困难、投诉不易,市民打电话投诉、举报,让监管部门制止和查处,但噪声制造者常常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执法人员一来便停止施工,执法人员一走立马“涛声依旧”,执法部门人力、物力有限,又无法全天现场执法。后续治理跟不上,治理效果不理想,投诉又费时费力,许多人在受到噪声困扰时候,更多选择了“忍气吞声”。

因此要畅通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让鼓励受害者维权成为控制噪音源头的利刃,让此类赔偿案为噪声制造者敲响警钟。为了降低施工和作业成本,很少有施工企业主动采取措施降噪,帮助市民高效维权,并对噪声污染加大执法与处罚力度后,企业就不得不予以重视,为了避免经济损失,会主动采取措施降噪,以防止噪声扰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遭遇巨额民事赔偿。

治理好噪声污染,关乎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涉及环保、工商、城管、公安机关等部门,有时难以界定监管职责,可能会导致市民投诉无门、投诉费力。为此,要完善相关法律及规定,厘清监管职责,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同时为市民提供线上及线下维权渠道,方便市民及时反馈噪声污染情况,相关部门也要及时回应市民诉求,严格执法,以此来突破“打游击”与“涛声依旧”的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困境。除此之外,噪声需要更密切的监测,采取更多防治措施。例如建立噪声监测网,对城市功能区的声音环境进行常态化监测等,将有利于推进噪声污染治理。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这是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有关内容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希望会有更多的利好政策出现,去帮助大家守护生活的安宁。


相关报道:

施工噪音扰民11次处罚仍不收敛 132户居民集体起诉二审胜诉

噪音扰民调查|广场舞、工地半夜施工等噪音痼疾如何破?环保部门和专家齐出招


往期内容:

深网观察 第453期|疫情有反复 防疫要如一

深网观察 第452期|打破“唯金牌论”,拼搏的奥运精神更加闪耀!

深网观察 第451期|全国首例“知识产权行政禁令”背后 是更加坚固的法律屏障


[编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