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学校”的办学密码 深圳技师学院打造职业技能教育新范式
2022-12-08 08:2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学校”的办学密码 深圳技师学院打造职业技能教育新范式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2月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罗若昕)金秋十月,从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场上传回喜讯,深圳选手勇夺两枚金牌一个优胜奖,这是深圳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整个深圳为之沸腾。选手们的母校——深圳技师学院也再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据了解,深圳技师学院是深圳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唯一院校,该校学子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累计获得2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3个优胜奖,奖牌总数在全国参赛单位中居于前列。为什么是深圳技师学院?这所学校办学有什么高招和秘诀吗?记者近日走访了深圳技师学院。

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近年来深圳技师学院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心任务,聚焦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改革创新,实施高端化合作、高水平培养、高质量就业、高标准服务“四高”办学,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助力产业升级和就业创业,办学成绩斐然,累计培养培训各类技能人才约25万人,其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约5万人,走出了一条“先行示范”的深圳特色技工教育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技能人才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圳技师学院将抢抓“双区驱动”“双改示范”重大历史机遇,始终坚持“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办学治校全领域,将学校发展融入民族复兴大格局,将人才培养融入‘双区’建设大战略,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办学思路,努力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奋力打造职业教育新生态,打造“先行示范技师学院”,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人才支撑,为国家和世界职业教育贡献“深技师方案”。

世赛引领赛教融合

深圳青年笑傲世界技能大赛竞技场

“1761个日夜的奋战,给我带来的不仅是金牌,更是为国争光的信念、技能成才的自信、不畏困难的勇气。”站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最高领奖台上,年仅22岁的陈新源获得了云计算项目金牌,他默默对18岁那个因为输了比赛号啕大哭的自己说:“我可以,我做到了!”

“身披国旗飞登上领奖台,那一刻,我被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包围着,被梦想实现的快乐环绕着……”回想起自己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领取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金牌的场景,罗凯仍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深圳选手能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殊为不易。”深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罗德超举例说,世赛赛场上强手如林,比如云计算项目,陈新源的竞争对手不乏世界名校学生,还有来自三星、亚马逊的前员工。同时云计算项目是所有世赛项目中唯一在互联网上进行比赛的项目,赛场旁的大屏幕上,选手的分数随时跳动,赛事的激烈程度一目了然。陈新源凭借着平时高标准的训练与丰富的大赛经验,在比赛中快速调整心态,稳住了节奏,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中国队赢回了这个项目的首枚金牌。

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赛场上获得“两金一优胜”,展示了深圳“广东技工”的培养质量登上世界一流水平,也折射出深圳技师学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果。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引领学校课程改革,将世赛技术标准转换为人才培养标准,世赛竞赛项目转换为一体化课程教学任务,世赛评价方式转换为学生评价机制,强化技能训练,着力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深圳技师学院校长邓元龙如此表示。

学校坚持赛学结合、学练一体,以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以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师生参加国内外各级专业技能竞赛、教学能力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将竞赛工作与教研科研、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和专业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竞赛基地建设。完善技能竞赛梯队选拔机制。积极承办世界级、国家级技能大赛,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继续强化技能俱乐部、技能节、技能竞赛、技师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打造高等技能教育特色品牌。

多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级技能竞赛成绩斐然,除了此次夺取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2金1优胜奖外,连续参加第43、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勇夺2银2铜2个优胜奖;参加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获4枚金牌1枚银牌;参加全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获5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持续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学校与亚马逊云科技开展校企合作之后,陈新源便学习了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各类云计算相关培训和课程,并成功获得亚马逊云科技助理级解决方案架构师认证SAA和专家级解决方案架构师认证SAP。这些都为他夺金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深圳技师学院校长邓元龙介绍。

坚持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确定作为基本办学制度,是学校培养出世界级技能人才的秘籍,也是学校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抓手。学校近年来大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将专业建在产业上,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和深圳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探索创建“高端引领、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实施“五个引进”,通过与深圳对应行业的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及时跟踪行业前沿技术,办学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不断推进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引进企业技术标准,共建新兴专业集群。近年来,深圳技师学院不断创新优化专业设置,专业发展体现“新、优、特、精”的特点。学院引进腾讯、亚马逊等企业的技术标准,共建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等新兴专业,打造包括37个专业的6大专业集群,全面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涵盖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业、文创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建立起与深圳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培养专业体系。

二是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学校与华为、西门子等世界500强和领军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将产业学院打造为教学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竞赛集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职工培训中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今年8月,全国技工教育领域首家华为现代产业学院正式落户深圳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将围绕专业群建设、师资培养、资源建设、实践实训、实习就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探索“产、学、研、训、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共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引进华大基因、宝马等企业的生产运营项目,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要求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牵头承担人社部下达的4个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任务,开发172门一体化课程标准、70本一体化教材,建成300多间一体化教室,实现37个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全覆盖。

四是引进企业技术专家,共建一体化师资队伍。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技能大师担任专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目前全校专职教师54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00人,占54.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69人,占30.8%;技师以上职业资格336人,占61.2%;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20人、广东省技术能手29人、深圳市技术能手59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30人、鹏城工匠3人、深圳技能菁英6人。

五是引进先进企业文化,打造特色技能人才。引进华为公司“以奋斗者为本”等企业文化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企业文化、工匠精神有机融合,形成具有鲜明技工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

在与领军企业携手开展合作的同时,深圳技师学院还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办学,与德国、加拿大、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职业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工学一体双元培育

对标国际一流助力深圳制造业立市

德国职教专家瓦格纳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德国专家克劳斯进行课堂示范教学、德国专家威尔弗里德·提特迈尔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开发项目、银宝山新技术总监Marcus深入课堂、银宝山新班师生前往德国纽伦堡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双元制教学模式交流学习……2016年以来,学校与德国西门子和教育机构合作成立中德智造学院,开发工业机器人、数控编程、机电一体化等智能制造专业和课程,成立“双元制”师资培训中心,借鉴世界一流职教模式,培养智能制造、高端制造产业高技能人才,服务深圳制造业立市战略。

深圳技师学院与机械模具行业龙头企业——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公司合作举办的“银宝山新模具班”,则是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深圳的“本土化”探索实践。藉此,深圳技师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一体“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八个双元”,招生双元:校企双方共同组织招生,所招生源须经企业面试确认;身份双元:招生即招工,企业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并从入学起发放工资,参加社会保险;教学双元:教学计划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和实施,学习时间一半在学校,一半在企业;导师双元:学校和企业各派教师构成“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授课;教学场地双元:双方共建实习基地、企业配备技工培训场地和实训设备。文化双元: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渗透,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评价双元: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考核;投入双元:校企双方共同投入资金和其他资源,全程参与技能人才培养。

通过“银宝山新模具班”,深圳技师学院还在全国首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贫困生入学后在学费全免以及享助学金、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的基础上,还能“入学即就业”,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3年读书期间领工资、有社保,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并入户深圳。

贫困生吕泽泽、李凌被公司选派赴德国纽伦堡参观学习15天,不仅他们学习的动力更足了,对其他同学也产生了积极示范效应。吕泽泽说:”赴德国参观和学习,让我的眼光变得更长远。很幸运能在这个班级里学习,有非常宽广的平台让我们展现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据悉,中德智造学院被纳入深圳市“东进战略”发展规划,近5年为深圳智能制造、高端制造产业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约5000人,为广东乃至全国技工院校培训“双元制”教师近300人。

就业抢手招生火爆

毕业生就业呈现“六高”特征

学校培养的人才好不好?学生的就业质量最能说明问题。

“既然选择了电气这个专业,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走下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力。”凭借心中那份执念,深圳技师学院中德智造学院2019届毕业生陈恒靠着自己的努力,毕业仅3年便成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名年轻的电气工程师,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熟练掌握并应用一门技能,完全不比一张文凭差!”深圳技师学院应用生物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8届毕业生谢菲,毕业后就职于华大基因公司。她是“驰援香港抗疫第一队”成员,参与深圳火眼实验室qPCR检测,还曾驰援北京、青岛、石家庄抗疫一线……毕业第一年,由于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华大基因公司自主研发的一台仪器以她的名字命名“谢菲号”,这是华大基因对部分优秀员工的特别奖励。

“学生人手2到4个offer”“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去年12月播报“技能人才短板如何破”这篇新闻时,深圳技师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现象备受关注。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也曾对这一现象进行报道。

“这些年我们感觉到企业的用工需求越来越迫切,原来是企业提前半年来找我们,现在是提前一年,甚至还有提前两年来找我们要人才的。”激光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孙智娟介绍,激光技术专业毕业班每个同学手上有2到4个录用通知书,最后全部来校招聘的企业都没有招满甚至空手而归,甚至还有一个毕业生都没抢到的情况。目前,这种供不应求的趋势还越来越明显。

学校今年4月发布的《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该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呈现初次就业率高、初次就业薪酬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率高、扶贫生就业质量高等“六高”特征,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7.8%,聘用过该校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100%表示未来愿意继续招聘该校毕业生。

学校毕业生“炙手可热”,学校招生学位“一位难求”。2022年深圳技师学院共录取3126名考生,完成了年度招生计划的116%。同时生源质量大幅提升。高中起点20个专业,面向全国录取各省高考大专线生1109人,完成率125%,20个招生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全部达到新生所在省份的高考专科最低投档线以上,再次实现了高中起点新生100%大专线生,成为全国2000多所技工院校招生领域的独特风景。 


[编辑: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