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记者韩文嘉
走进城中村里,许多地方已经撕去“脏乱差”标签,整洁美观,换上新颜;在路口,身着红马甲的文明交通义工正在协助指挥交通,一排排色彩靓丽的共享单车整齐排放;大街小巷中,一批断头路梗阻、路面坑洼、车辆乱停放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已经悄悄解决……
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
在深圳,通过文明创建,一个个透着民生情怀、彰显以人为本理念的惠民项目快速推进。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深圳正在向着“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坚实迈步。
先行示范,创新引领文明之城
不久前,位于宝安的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第十七届文博会,一辆移动U站车停靠在正门口,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顶着烈日,为展会观众们热情服务。这场展会不仅让人们在深圳享受到“文化大餐”,还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明风范”。自觉排队的观众与热忱周到的志愿者,让从各地来的参展者们赞叹不已。
温暖有爱的深圳人,是深圳的醒目标签,也是这座现代文明之城最有分量的城市财富。
多年来,深圳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深圳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创建格局。
深圳出台《深圳城市文明建设规划(2021-2035年)》,谋划城市文明图景;坚持以法治促文明,两年来,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深圳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持续推进城市文明进程;用长效机制巩固文明成果,深圳通过公共文明、环境卫生、窗口服务、公共安全等指数监测,全方位、多角度检验衡量城市文明,敦促补齐问题短板,不断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新标准;着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诚信奖惩机制,让诚信意识流淌在深圳人的血液里,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创新推动的“新市民培训”为来深市民上好文明素养“第一课”;在南山、盐田、龙华、大鹏新区等地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先行示范”是深圳的使命,也是深圳文明创建的方向。在创新中不断前行,深圳正在为当代城市打造一个文明创建的精彩样本。
聚焦民生,多方聚力深化文明成效
既有花香、书香,又有咖啡香、茶香,漫步花草林间,尽情享受城市的休憩时光……最近,深圳多座市政公园进行了便民惠民提升,为市民休憩、运动提供了贴心的配套设施。
更优美、更宜居的深圳,正在走进市民的生活。近期,深圳各区各部门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城区改造、农贸市场管理、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治理等问题,办好民生“微实事”,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提升群众满意度。
创新科技赋能,探索推进文明建设智慧化。福田创新打造了文明城市建设智慧管理体系,将《福田区城市文明典范城区建设标准2.0》267条测评标准系统纳入智慧化测评体系,借力科技赋能深化文明成效;在坪山区,视频资源智慧管理平台统计了全区482个实地考察样本框,建立资源菜单,构建实地点位远程检查督导体系,将文明城市创建所有点位纳入民生诉求系统时空云图层,并梳理“一网通办”职责清单,将文明城市创建的问题全部纳入系统分拨处理。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补齐文明创建短板弱项。罗湖区将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城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纳入“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并压实街道社区“最后一公里”责任,每周对社区进行测评督导,公布得分排名,敦促城区文明治理不断加大力度;宝安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红色力量引领美好生活”行动,集中开展362个城中村的综合提升,全区成功创建292个“星级公厕”,以绣花功夫治理农(集)贸市场、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里子”区域,实现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显著提升。
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创新文明创建检查机制。不久前,2021年龙岗区“文明督导团”活动正式启动,一支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市民代表等26人组成的文明观察员队伍上岗了。他们通过常态化的巡查活动走进龙岗的街道社区,瞄准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意见,督促整改。光明区建立“区文明城市创建‘红黑牌’工作机制”,对于挂“黑牌”督办的社区,区文明办将联合各个单位建立工作专班,采取现场检查、暗访、组织座谈等方式,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今年以来,深圳的城市交通文明指数一直“盘踞”高位。随着各部门开展执法管理、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文明劝导等,城市交通秩序不断向好;在环境卫生方面,深圳落实以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为抓手,每月对全市74个街道进行环境卫生考核,全市环境卫生指数不断攀高,提升城市环境卫生品质,营造美丽、宜居的城市家园。
成绩亮眼,创建成果市民共享
文明是城市的内核,一座文明之城,能够自内而外散发出璀璨光彩。而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文明创建所带来的喜人变化。
城市气质更美——南连深圳湾、北通大学城,大沙河生态长廊在今年全线贯通,全长约13.7公里的“绿色飘带”,展开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如今,深圳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全市森林覆盖率超40%,已建成各类公园超1000个;深圳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阶段性圆满收官,去年全年灰霾天数降至3天,“深圳蓝”招牌越来越亮。深圳全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今年9月,我国首个生态环境保护全链条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环境建设整体布局。
公共服务更暖——洪湖公园“荷·美”空间,“粤书吧”香蜜分馆,“南山书房”,盐田遇见图书馆、悦海图书馆……最近,一大批新型文化空间在各个区亮相,深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提亮“颜值”,提升品质。深圳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市域覆盖,以新一代通信技术为基础,深圳积极推动各种形式的智慧应用,全面推广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在全国智慧城市评估排名中深圳连续3年位居第一。
民生福利更实——近年来,深圳以先行示范标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市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通过文明创建,这座城市正在加快补足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不足,推动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民生福祉有力增进、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提升、市容市貌整治、城市治理提效、文明行为养成……深圳正在凝聚全城合力,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共享者,文明城市成为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鲜明底色与有力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