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馆之城:深圳又一张名片
2021-08-23 10:4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千馆之城:深圳又一张名片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王森

如果说“千园之城”为市民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千馆之城”则带来了心灵的静谧和灵魂的优雅。

深圳哪里最美,答案很多。但相信许多爱书人有这样的共识:深圳星罗棋布的图书馆简直“美炸了”。

最近,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公布了2021年“绿色图书馆奖”最终入围名单,开馆仅两年的深圳市坪山区图书馆位居榜眼。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推广的深圳经济特区5方面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中,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列入其中。目前,深圳共拥有各类公共图书馆(室)、自助图书馆1012个,“千馆之城”的城市名片已然成型,一张覆盖全城的阅读公共服务网络已经铺开。

两年前的9月,从“公园里的深圳”发布会传来喜讯,深圳已建成各类公园1090个,提前一年建成“千园之城”。如果说“千园之城”为市民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千馆之城”则带来了心灵的静谧和灵魂的优雅。从“千园之城”到“千馆之城”,变化的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变的是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

从“千馆之城”,我们能读懂深圳的文化底气。曾有人误以为,年轻的深圳是文化荒漠,这种人十之八九没有来深圳逛一逛。如果说浩瀚书海代表文化积淀,那么,图书馆就是让文化流动起来、获得生命力的渠道。兴建图书馆,深圳开足马力。而今,商潮涌动的鹏城同样书香满溢。阅读馈赠市民、市民热爱阅读,凝结出深圳市民价值观念、法治精神、科学素养、公益意识等累累硕果。在图书馆加持下,深圳各项阅读指数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全民阅读“领跑者”。

从“千馆之城”,我们能读懂深圳的民生理念。刚进千禧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叫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这一观念。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说到做到。深圳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图书馆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如今,深圳九成街道和八成社区设置了图书馆(室),不少街角都有自助图书馆身影,家门口的图书馆已是市民生活常态。图书馆向全民免费开放,空调、网络、饮用水齐备,看书、自习、歇脚,只要遵守规定任君自便。深圳各图书馆功能早已不局限于借阅书籍,还涵盖了文化交流、技能培训、政策传播,成为离市民最近的文化空间。

从“千馆之城”,我们能读懂深圳的创新实力。如何统筹好千座图书馆的海量资源?“最互联网城市”深圳用心用力作答。智慧化服务、大数据应用、高效率文献分拣和物流,一项项图书管理“黑科技”,为各层次读者找书、用书、借书提供了便利。只要拥有一张“图书馆之城”读者证,就能在全市范围任一图书馆享受无差别服务。“一个平台、二层架构、三级垂直、四方联动”的顶层设计,打造出特大城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深圳样板”,得到了国家推广。

“千馆之城”不是终点。还会有更多、更“酷”、更“走心”的图书馆在深圳长成,为市民生活和城市未来“加分”。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