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解决“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问题 广东在行动
2021-08-11 08:51
来源: 晶报

社论:解决“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问题 广东在行动

人工智能朗读:

近日,广东省政府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描画了“强芯行动”的详细“广东路径”,明确到2025年,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

近年来,广东乃至全国高端制造业面临“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问题日益凸显,对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掣肘,包括深圳企业华为在内的众多科技企业也因此受到极大冲击,解决“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问题刻不容缓。

芯片是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石和心脏,也是推动整个信息社会向前发展的发动机。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5435亿个,同比增长22.1%,进口总额为24207亿元,同比增长14.8%。

芯片行业技术门槛极高,一颗手机SoC芯片只有指甲大小,但上面集成了100多亿个晶体管。同时,芯片有一个非常长的产业链,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必须环环相扣。此外,芯片的研发、制造投入成本也很高,仅是研发一款旗舰SoC手机芯片的费用就高达数亿美元。

目前,美国在芯片领域拥有强大的实力,众多世界级芯片巨头都是美国企业。同时,美国大学和产业界配合十分紧密,源源不断地为产业界培养人才和输出技术。中国虽然也有一些实力雄厚的芯片企业,但与美、日等国家相比,在高端芯片领域还有较大差距。

此次发布的《规划》中提出,对半导体及集成线路产业的布局涵盖全链条。设计方面,广州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射频滤波器、第三代半导体,建设综合性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深圳集中突破CPU/GPU/FPGA等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专用芯片设计、高端电源管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方面,广州以硅基特色工艺晶圆代工线为核心,布局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深圳定位28纳米及以下先进制造工艺和射频、功率、传感器、显示驱动等高端特色工艺,推动现有芯片制造生产线产能和技术水平提升。依托广深等市大力发展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造,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这是一份激动人心的战略路线图,宣示了广东“强芯行动”的开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解决“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问题,广东在行动。

[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