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观察 第457期|追星乱象还需社会与家庭合力 拨“乱”“饭”正
2021-08-06 19:04
来源: 深圳新闻网

深网观察 第457期|追星乱象还需社会与家庭合力 拨“乱”“饭”正

人工智能朗读:

深网评论员 钟旭辉

日前,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相关主管部门整治不良粉丝文化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公布: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关闭问题群组1300余个,解散不良话题814个,拦截下架涉嫌集资引流的小程序39款……值得注意的是,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行为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许多畸形“饭圈文化”的群体,都生长于更易打造“人设”、难有实际接触的移动互联网。CNNIC最新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有近1.64亿网民年龄未超过19岁,而《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则显示,未成年网民网友粉丝应援比例为37.1%,甚至小学占比5.6%。日前,还曾有深圳市民报警,称其13岁的女儿在加入了一个明星粉丝群后,被骗1.4万元。

可以说,现在的未成年人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触手可及的网络、偶像,让思想尚未成熟的未成年有了参与感、互动感、仪式感、成就感,“集资重金应援”“不为偶像花钱可耻”等畸形“饭圈文化”也在这样的反馈中累积和酝酿。

诚然,未成年人拥有喜欢的偶像无可厚非,“饭圈”也无褒贬之分,但毫无下限的畸形“饭圈文化”却遭到全社会的抵制。“饭圈女孩”也曾守护“最好的阿中”,但今年以来,“粉丝打榜投票倒奶事件”尚且历历在目、令人愤懑,近期“吴亦凡事件”中粉丝喊出的“探监”“等你出狱”“原谅”等言论,更是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试探。光鲜亮丽的舞台与只展现美好一面的偶像,对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极具吸引力,畸形的“饭圈文化”,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青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种种迹象昭示着,“饭圈乱象”亟待整治。

“饭圈乱象”的治理,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若是对“饭圈”一味强调禁止,便落入了“一刀切”的简单思维,更易激起“粉丝”们的情绪反弹。“饭圈”之所以存在,无疑有商业平台的推波助澜,也有明星艺人的默许纵容,还有“粉头”的刻意引导……其中的利益链条错综复杂。艺人们要警钟长鸣、摆正位置;以“应援”名义行非法集资之实的个人及组织需警方严肃介入;商家的营销策略也不能一味追求利益忽略社会导向。只有从根本上厘清关系,对症下药,加强监管,划定红线,压实各方责任,严惩越线者,才能建立积极向上的“饭圈文化”。庆幸的是,当前,“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正在深入开展,近期网络上对于“饭圈”的反思,也侧面映证了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家长在“饭圈”问题中的位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和偶像,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同样需要反思,自己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与交流?是否能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社交需求?只有家长一起加入,培养孩子正确的偶像观,才能避免“饭圈”走偏,才能共同为孩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成长环境。


相关报道:

中央网信办:整治不良粉丝文化乱象,已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

被畸形饭圈文化荼毒的粉丝们,醒一醒!

请查收这份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儿童互联网大会的报告


往期内容:

深网观察 第456期|应急防汛大考中 深圳筑牢城市安全感

深网观察 第455期|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不能“一禁了之”

深网观察 第454期|让鼓励维权成为控制噪音源头的利刃


[编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