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下单服务火爆 有甜头也有风险
2024-04-21 11:21
来源: 深圳晚报

代下单服务火爆 有甜头也有风险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4月2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郑淑仪 实习生 吉思凯) 原价33.5元的麦辣鸡腿堡套餐,仅需12.9元便能买到;19.9元就能看一场原价39.9元的iMax电影;平台标价1199元一间一晚的五星级酒店客房,700元出头就能拿下;找代下单寄一个10公斤内的快递,还能有5折优惠……

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低价交易,正是近年来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悄然兴起的网络平台代下单服务的真实写照。如今代下单服务渗透到餐饮、住宿、快递、出行等各行业,不少年轻人热衷于使用代下单服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薅羊毛”,享受更多的实惠。但是代下单服务真的靠谱吗?深晚记者对此进行走访调查。

记者调查

代下单主打“信息差”和“价格战”

平台代下单者也称卖家,记者调查发现,卖家通常通过获取会员价或内部价等优惠渠道,再以一定比例提价转卖给消费者,从中赚取差价。小蔡兼职做代下单快递业务,仅一年半时间,他便从中摸清了套路并小赚了一笔。据小蔡介绍,“比如客户有一个10公斤的包裹需要用申通快递从浙江寄往北京,平台正常价格首重5.9元,续重1.9元,这个是我们的成本。我们可以报价首重7元,续重2.5元。”细算之后,小蔡这笔10公斤的快递订单能赚7.4元的同时,还给客户省下27.5元,相当于快递平台报价的5折。“所以咨询的顾客很容易成交,虽然首重订单不赚钱,但是大重量包裹,续重可以赚到更多,另外同城同省寄件更便宜。”小蔡透露道。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代下快递平台,像小蔡这样做代下单快递盈利,实际上是通过平台做信息差。平台的本质是租用了商家账户,散户们通过平台把单子用商家账户帮消费者下单、扣款,小蔡解释道,“也就是所谓的月结账户,平台通过每个月的订单量,再和卖家进行优惠结算。从而形成闭环。而且这一些系列操作都是快递公司默许的。类似于电影票的折扣会员卡,以此变相来增加营收。”

代下单的套路几乎是如出一辙。卖家通过会员价、内部价或者优惠券等方式获得的价格,往往比普通消费者直接获取的价格更为优惠,以此带来的价格优势无疑是代下单吸引消费者最大的一点。

上班族小宇给记者简单算了笔账,公司附近某品牌9.9元的咖啡,连续一周购买要花49.5元,一年下来就得花2376元;而找代下单的话,一杯仅需4.99元,一周仅需24.95元,一年则是1197.6元,“足足省了1178.4元!”小宇惊叹道。

另外根据记者搜索发现,网购平台、二手交易平台上几个常见餐饮连锁品牌,麦当劳与肯德基的折扣力度“遥遥领先”,分别比原价便宜了49%和43%,其中麦当劳的销量最高,多达11万人次。代下单卖家通过打“信息差”和“价格战”,牢牢抓住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业界声音

代下单现象给商家带来不小的挑战

代下单一时间成了行业内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平台、商家默许的行为。代下单在为消费者带来经济实惠的体验,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记者在某平台上搜索发现,网友吐槽代下单的“爆雷” 帖子不在少数。主要集中于卖家收钱不发货、商品价格不对等出问题后被卖家拉黑以及卖家关停网店跑路。由于无法面对面交流,或商家诚信问题,双方在整个代下单行为中容易产生纠纷。

有消费者称,自己在某平台花19.9元买电影票,被要求先点击“确认收货”后,再发送取票码,随后却发现卖家发送的取票码根本取不出电影票,等到买家反应过来去投诉申请退款时,却发现卖家直接退店了;还有消费者找代下单购买了某品牌一碗面,卖家要网友拿着他的会员码去收银台下单,但工作人员称会员码必须本人来才能使用。无奈之下,该网友让卖家退款,但对方拒绝退款,还拒收消费者信息。

不仅买家利益受损,卖家的权益也无法保障。代下单卖家小莫前几天在某二手平台卖了两杯“折扣”奶茶,给买家发取餐码后,买家借故说门店没有营业,但小莫页面上显示已取餐,追问买家却发现买家消息已读不回,隔天买家开始发起退款,这种情况即使申请平台也无济于事,“我人都‘裂’开了,只能认栽。”小莫无奈道。

此外,代下单现象给商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有商家表示,首先,代下单服务破坏了商家的价格体系,使得原本针对特定客户的优惠权益被滥用,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其次,代下单服务可能会引发消费者对于商品真实性的疑虑,对商家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此外,代下单还可能涉及虚假交易、刷单等不正当行为,进一步扰乱了市场秩序。

现象剖析

代下单服务可能隐藏着维权难题

知名品牌定位专家与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钻商家平台规则漏洞,通过代下单“薅羊毛”确实能够享受到一定的价格优惠,但同时也面临着多重风险。对消费者来说,代下单服务可能隐藏着维权难题。由于下单主体与实际使用主体不一致,当商品或服务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可能难以进行有效的维权。此外,代下单服务往往涉及第三方平台或个人,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支付安全可能受到威胁。

更为重要的是,代下单背后隐藏着诸多法律风险。从法律角度看,代下单服务中的转手出售行为存在违约甚至诈骗的风险。“商家提供的会员价或内部优惠往往有特定的使用条件和限制,消费者利用这些优惠进行代下单可能构成违约行为,严重时可能涉嫌非法经营。一旦涉及法律纠纷,消费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詹军豪说。

而对商家和品牌来说,代下单影响弊大于利。詹军豪分析,一方面,代下单虽然能给商家带来短期的客流,但最终可能会导致商家和品牌正常销售受到干扰,影响价格体系和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如果代下单行为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可能会对商家和品牌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为规避代下单带来的问题,商家和品牌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建议,首先,加强价格监督和优惠活动的管理,确保优惠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其次,通过技术手段来识别和打击代下单行为,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识别异常订单和交易行为。此外,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引导,提高消费者对代价担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