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如何变成“潜力板”——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调查
2024-02-29 14:58
来源: 经济日报

短板如何变成“潜力板”——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调查

人工智能朗读:

发展不平衡短板怎么补

“广东有一半以上的地市人均GDP赶不上全国平均水平”“很多县市并不如内陆省份的县市发达”,听到这样的观点,不少人会感到惊讶,这似乎与印象中的广东存在偏差。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2022年,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98元,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只有深圳、广州等6个城市超过全国平均线,其余15个地级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另一个经济大省江苏,其13个地级市中只有1个地级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未达到全国平均线。再看居民人均收入,2023年广东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327元,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只有约1.1万元。这两个重要指标,广东仅居全国第六位。

将视线转入省内看,不仅粤东、粤西、粤北12个城市与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发展差距大,反映城乡区域发展水平的县域发展也不尽如人意。2023年12月,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发布的《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广东全省57个县(市),县域面积占比为71.7%,县域常住人口占比为28%,县域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2.39%。

再看与周边省份的对比。改革开放前期,与周边省份地市相比,广东省域边界地市大多为经济高地,如今却变成了一条蜿蜒的“塌陷带”。仅以广东省梅州市、福建省龙岩市、江西省赣州市3个相邻地市对比为例,2022年,梅州地区生产总值只达到龙岩的40%、赣州的29%,梅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甚至仅达到龙岩的28%。

事实上,广东一直将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从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到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广东在不断探索解决之道。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22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挖掘“百县千镇万村”的建设空间、资源空间、市场空间、承载力空间,畅通经济循环,塑造发展新优势。

“广东高质量发展能到什么高度,关键看把短板补到什么程度。”广东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一洋说,如果不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将难以走在全国前列。

“百千万工程”被广东列为推动县域崛起、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顾问委员郑永年说:“‘百千万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住了最要害的短板。”去年以来,广东高位统筹、强力推进。

构建省市县贯通的指挥体系。成立由省委书记任总指挥、省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的“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设立实体化运作的办公室。21个地级市、122个县(市、区)全部设立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挂帅的指挥部,全面实行省领导定点联系市县、市领导挂钩镇、县领导联系村。

创新实施专班推进机制。由各部门牵头成立县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决策咨询、“双百行动”、金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8个专班,构建起“党委管总、指挥部主战、职能部门主建”的工作格局。

[编辑:陈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