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团的基层“组织力” 贡献社会治理“青年力” 深圳:先行先试打造共青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本
2022-11-04 08:0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激活团的基层“组织力” 贡献社会治理“青年力” 深圳:先行先试打造共青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本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创立基层“志愿服务工作室”、探索社区治理“新三驾马车”、引导“快递小哥”变身“社区卫生监督员”、组织青年议事员为社区建言献策……梳理深圳这几年的社会治理案例不难发现——青年群体,正成为社会治理的生力军,在城市发展中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他们不仅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也敢于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勇挑重担,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把个人所能与国家所需、深圳所向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拼搏奋斗中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团深圳市委认真研判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形势和特点,以全局思维、大局思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引领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引领青年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动员、社会化参与、菜单式服务”、体系化赋能的“深圳模式”,为城市发展汇聚更强大青春力量。

青年和城市的“双向奔赴”、同频共振,不断解锁开启美好未来的“幸福密码”。团市委书记高大伟表示,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共青团要以先行示范之姿久久为功,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升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引领广大青年在基层一线、重大项目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建功立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彰显新时代青年作为。

组织化动员 首创“青年突击队工作机制”激活基层“组织力”

“党要坚决支持共青团根据广大青年的特点和需要,生动活泼地、富于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充分发挥团的突击队作用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从1954年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开始,青年突击队便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活跃在国家建设、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时代青春答卷。

“瓶改管”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安全工程、绿色工程、温暖工程。推进城中村“瓶改管”,深圳一直在努力。这其中深圳市燃气集团青年突击队的工作成效不容忽视。深燃青年主动担起责任,投身城中村管道天然气入户改造工程和“瓶改管”攻坚工作,服务用户超过100万户,覆盖1002个城中村,实现“千户入村”,切实让市民享受到“安全、经济、清洁、便捷”的管道天然气,这一举动,正是青年突击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生动实践。

“把个人追求与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青春价值才得以充分彰显。”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深圳市委牢牢把握“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成建制组织青年突击队支援一线抗疫。中建八局南方公司“三省四市、跨城支援”,中国海外集团“海归博士、二次出征”,深职院团委组建全市首支高校青年突击队……截至目前,全市先后有1762支青年突击队共计4万余人投身疫情防控,将团旗插到党委政府最需要的地方。

疫情防控考验着团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不断激发出团组织更加精细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团深圳市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做法,首次在全国率先提出“青年突击队八项工作机制”,建立了服务、保障、宣传、激励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进一步引导青年、关爱青年、锻炼青年、培养青年。

“青年突击队工作机制”在社会治理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不断优化党团建一体化引领青年参与社会治理模式。让团旗在社区舞动,让团徽在社区闪耀,让青年在社区建功。2021年,团深圳市委启动“社区青春行动”,选取27个社区试点。

一年来,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成效显现:鹏湾社区将团委书记纳入区“青年头雁计划”人才库,社区团委设委员7名;五和社区成立社区“青年议事会”,依托社区志愿者分队,邀请社区青年志愿者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定期召开志愿者领队会议;劳动社区针对青年交友需求,开展“爱的咖啡厅”公益相亲活动,为单身青年搭建健康、文明、积极的婚恋交友平台……团深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青春行动”真正把社区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让青少年积极投身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使青年成长为协助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新社区治理的新力量。

“人民城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个个细微之处,正是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精彩探索,同样也是深圳软实力、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生动写照。

社会化参与“红马甲”带动“新三驾马车”驱动社区治理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社区的服务内容与水平与市民群众息息相关,关乎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做好社区工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一步、关键一环。

为此,团深圳市委以“基层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为重要抓手,激活共青团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提出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组织“新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福海街道就是其中一个实践典范。在团深圳市委“新三驾马车”基层治理新模式精神指导下,福海街道迅速制定了《福海街道社区志联会建设方案》,由社区党委牵头建设社区志愿者联合会,在桥头社区先行先试,目前桥头社区志联阵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0723”“0821”疫情期间,桥头社区志联会组织青年、志愿者、楼栋长、社区股份公司股民等近1500人次参与到核酸检测、扫楼督查、物资配送、社会面管控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青春志愿贡献。

“新三驾马车”真正跑起来了!如今,在社区志联的带动下,桥头社区今年发展居民群众志愿者1000多名,社区志愿者总数8000多名,占桥头社区常驻人口的10.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4465场次,参与志愿者达2.8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逾6万小时。

田坑河畔,水清树绿,风景如画。民间河长唐治红正在开展河流巡查保洁工作,2017年,团深圳市委开展“河未来,益起行”志愿服务活动,唐治红积极响应关于护河治水的号召,主动申请成立了坪山区龙田护河义工队,并担任队长。

深圳湾公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蓝色海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沿着海岸线开展净滩行动,为远道而来的候鸟“先遣部队”保驾护航,沿途市民受到感染也纷纷加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徐徐展开。

巡河,护鸟。两组镜头,正是团深圳市委推动志愿服务志愿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在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团深圳市委在民生领域广泛建立精准化志愿服务阵地,提升公共服务力量,立足交通疏导、医疗救护、垃圾分类、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等19个专业化领域,组建102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形成了以“志愿服务组织为主、市义工联协调支持、全市志愿者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打造深圳“流动文明风景线”,大力营造“满城尽带红马甲”的志愿服务氛围。

据了解,2022年,全市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2.12万项,在窗口行业单位、社区、景区景点等领域,补充完善志愿服务站点1185个,在全市67个重点交通路口、62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19个交通枢纽场站、13个文化旅游公共窗口服务点、18个重点地铁口等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活动,数十万人次志愿者参与,为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菜单式服务 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好民生实事回应“急难愁盼”

“团组织要努力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深入青年之中,倾听青年呼声,把青年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刚毕业的来深发展的同学,对于“青年驿站”都不陌生。

青年驿站2014年由团深圳市委在全国首创,为来深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职业导向+城市融入”一站式综合服务。目前,深圳已在10个区建立了20家青年驿站,累计服务来深大学毕业生3万余人,入住青年留深就业率达到75%,“青年驿站”项目在全国20余个地市复制推广。

团深圳市委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推出“百件青年民生实事”,“照单点菜式”服务青年。

创业就业方面,“创业思想荟”可让青年洞察医疗大健康、工业数字化、半导体、移动互动网等风口行业最新动向;“青年创业商学院”“‘青创龙岗’导师领航计划”有机会让上市企业董事长、知名企业家成为你的“导师”,为你“扶上马送一程”;港澳台青年就业创业补贴扶持项目则可解决部分就业创业成本问题;福田CBD青年学院公益课堂、“青工学堂”系列培训课程则可让青年持续充电学习。

真正地找到快乐和归属感,才会有更多年轻人扎根城市。婚恋交友方面,团深圳市委打造了一批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以团深圳市委“青爱团”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为枢纽,联动各级团组织“青友汇”“青春之约”“龙团缘”“缘聚大鹏”等交友品牌,通过举办不少于500场不同形式、主题交友活动,为广大单身青年提供安全可靠的交友渠道,帮助其安心留深发展。

从衣食住行到社会融入的整个过程,团深圳市委瞄准青年“急难愁盼”不断“精准滴灌”,为青年成长成才“提素赋能”。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想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就要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所思所想,12355热线充当着“探针”作用。一本本热线台账,就是对青年内心活动最全面、最精细的一次勘察。

“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在青年广场西厅的12355话务受理大厅,汪克非正在与学生谈心交流。作为市志愿者联合会直属热线组与调研组的大组长,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期间,她带领全组共计接听心理咨询热线电话1696个,“最多的一次,一天接了18通电话,每通电话都需要花费将近半小时的时间。”,但她总是很有耐心,“我觉得只要我们辛苦一些、勤快一些、多付出一些,就能及时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顾虑和烦恼,进而拉近彼此间距离,真正走进青少年心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团深圳市委以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为主渠道,联动市康宁医院等专业机构,为青少年提供“咨询-跟进-转介-回访”的全流程心理健康服务。每天安排2-3名专业心理咨询师7天×12小时开展热线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接听青少年心理咨询电话12792例,时长逾3500小时,线下跟进服务严重个案44例,平均每例跟踪服务3个月,实现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

疫情期间,开展“隔离不隔爱”公益直播心理服务,向居家隔离青少年提供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等服务,累计互动超50万次。走进园岭小学、荔园小学等中小学校,累计建设11所“12355校园心灵驿站”、6所“校园心理健康U站”,开展“家校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针对中高考、学生返校复学等关键节点,开展“12355中高考考前减压”公益直播课。面向学生困难生,每周五晚固定推出一期线上线下“12355家长讲堂”公益讲座,全年开展54期,覆盖50余万中小学生及其家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线上咨询,平台还联动专业心理机构,开设特色和个性化的线下公益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居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

体系化赋能 共谋湾区发展聚力擘画交流交往最大“同心圆”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团市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立足“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团委所能”,深度参与到深港合作交流、新兴产业培育、优化营商环境,为港澳青年在深圳学习、工作、创业就业等提供便利,打破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商贸壁垒”“行政壁垒”和“文化壁垒”;持续开展港澳青年来深交流发展情况系列专题调研,形成《香港青年科技人才融入大湾区创新创业调查报告》,增强港澳青年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

自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诞生起,团深圳市委就主动肩负起服务使命,于2014年会同深圳青联和香港青协共同在前海打造深港青年梦工场,创建以来累计孵化团队近578家,其中港澳团队近357家,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唯一“青年创新创业跨境合作示范区”。

“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深圳青年工作瞄准这一要求,全面发力——

就业实习,这里有政策。“展翅计划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创新采用“先摸清需求、后开发配岗”的工作模式,至今开展4期寒暑假实习活动,每年深圳都为有意向来深实习就业的在校香港大学生、应届毕业生遴选优质企业,提供实习、就业岗位。

截至目前,整合包括安永、中兴通讯、招商蛇口、深圳燃气集团等557家深圳知名企事业单位,累计开发2773个实习岗位,完成1469名港澳台生的配岗。同时,与腾讯、安永等深圳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建立起常态化的岗位供给机制。

融入发展,这里有举措。团深圳市委整合全市工作力量,围绕文体艺术、红色寻根、人才交流等八大类主题,陆续推出大湾区青年人才发展论坛、大鹏红色文化之旅、罗湖兰花家年华等交流活动,每年覆盖在深港澳青少年千余人次;累计举办十届“龙腾中华——深港澳台青少年文化交流火车专列”,近6000名深港澳台青少年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推出大湾区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通过专题授课、调研学习等方式,让香港青年更好了解湾区发展机遇。

此外,“同心耀中华”深港澳台青年文化交流艺术季成为两地情感链接的重要纽带,“深港澳青少年廉洁诗文朗诵会”引导深港澳青少年感悟廉洁理念,“青春颂”交响音乐会让1236名深港澳青年齐聚音乐厅,共同感受一场中西合璧、名曲荟萃的视听盛宴……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港人的生活越来越丰富。

展望未来,团深圳市委将进一步谋划推动深港合作,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精品范例,共建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打造更高质量的深港澳青年交流平台和服务体系,持续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引领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