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范”春晚彰显深圳科创能见度
2023-01-22 08:2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科技范”春晚彰显深圳科创能见度

人工智能朗读:

今年的央视春晚上,洲明科技数字团队参与创造出上古神兽形象“甪端”。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1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吴徐美 闻坤今年央视春晚,多项创新技术应用于台前幕后,为全国观众奉上一台科技范十足的春晚“年夜饭”。其中,以科技创新著称的深圳发挥了重要作用。华为、腾讯、洲明科技等企业和机构携4K、8K、三维菁彩声、裸眼3D等前沿科技及应用亮相晚会,为观众带来一场奇妙震撼的视听盛宴。

近年来,“深圳元素”成了央视春晚必不可少的亮点之一,而春晚平台也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竞技场”,各种高科技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闪耀舞台,彰显深圳强劲的创新实力。

华为技术打造纤毫毕现视听盛宴

继去年的自由视角超高清拍摄之后,今年春晚再度牵手华为。

据了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华为在春晚舞台搭建了由100台4K摄像机组成6DoF自由视角超高清拍摄系统,对杂技、武术演员震人心魄的高难度动作和出神入化的技艺绝活进行360°全方位采集;并采用智能插帧算法,对百路超高清视频流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快速生成更为平滑、连续、稳定的“时空流转”、“精彩定格”视频画面,丰富武术杂技等动作类节目的表现形式,提升观众多元视觉感受。

这次,春晚音频联合华为等企业和机构研发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音频编码技术——三维菁彩声,它可以打造亲临现场的沉浸式声效。

为还原春晚现场沉浸式音响效果,演播大厅部署30支声场拾音话筒拾取春晚演播现场声效,以及近百支无线话筒拾取演员和主持人的声音,并针对视频公共信号,采用高阶声场技术实时制作三维菁彩声,打造沉浸式三维声效。

此次央视春晚再次深化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大量运用XR、AI、5G、自由视角等前沿科技,以清新雅致的舞美效果,打造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腾讯技术助力央视频春晚“新看法”

除了华为,记者了解到,今年腾讯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一起打造了“竖屏春晚HDR及菁彩声”技术方案,并将在“央视频”客户端上线。

横屏视频符合视觉习惯,竖屏视频单手操作更便捷,此次越来越多的用户都表示横竖频“两个都要”。于是,今年央视频客户端首次采用了 “竖屏+三维菁彩声”和“横屏+三维菁彩声”两种模式直播春晚,让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使用场景灵活选择、随时切换。同时,“竖屏看春晚”还将首次推出多画面同步观看的新功能,除了导播进行选择的机位、视角,观众还可以始终盯着自己心仪的“爱豆”,为手机用户带来台前幕后更多独特视角。

此外,8K超高清可以带来更高分辨率,展示更复杂精细、逼真的图像,腾讯此次提供了基于央视8K AVS3信号源的收流、转码、分发的广播级别直播媒体处理平台(MPS),在保证8k直播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提供更优的画质。

为了保障此次“不一样”的春晚顺利进行,腾讯还提供了WAF、防火墙、主机安全、容器安全等能力支持,并专门制定了安全事件响应和突发故障应急处置流程。

据悉,腾讯与央视频的合作由来已久。此次“竖屏春晚HDR及菁彩声”技术方案是双方合作的再次深入。

央视春晚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我们找到了合适的艺术包装、具体的节目内容,以及技术。到底什么样的技术能让这个内容得到最好的呈现?所以我们希望思想+艺术+技术这三个词能够1+1+1大于3地呈现在2023年的春晚舞台上。”

洲明科技助力打造裸眼3D虚拟文化IP“甪端”

日行一万里,夜走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瑞兽“甪端”,作为传统文化交流小使者以数字虚拟角色的身份,结合现代视觉沉浸式影像与舞美技术,营造出令人惊艳的舞台艺术效果,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传统文化与儿童舞台艺术盛宴。

据了解,裸眼3D IP形象“甪端”是由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意内容团队充分挖掘甪端文化内涵和《甪端》剧本角色,完成了从甪端形象创作、分镜设计、三维制作、渲染合成等全流程的创新方案,以震撼且趣味十足的裸眼3D沉浸视效,实现融合古今、虚实的沉浸式文化形象呈现。此外,洲明科技还为2023年春晚《满庭芳国色》《远征》《坑》等节目提供了舞美视效。

近年来,洲明科技以LED光显产品为牵引,结合原创裸眼3D数字内容,不断完善硬件+软件+内容+交互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成功在海内外打造大批出圈网红地标和文化IP,在丰富大众生活的同时,有效激活了城市商业和文旅经济的发展。

2023年央视春晚,科技范十足,“深圳元素”闪耀,彰显深圳科技创新的“能见度”。《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居全球第二。深圳R&D经费投入强度5.49%,稳居全国第二位。深圳PCT国际申请量连续18年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目前,深圳正努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强大的科技基础能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