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召开
2023-01-10 07:4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召开

人工智能朗读:

龙岗上下正朝着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的目标接续奋斗,奋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

龙岗区不断提升城区功能品质,一批公园开门迎客。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1月1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罗实宜 艾海建)1月9日,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召开。

龙岗区委书记张礼卫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总结2022年工作,回望并致敬龙岗建区30周年,部署2023年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跑出“龙岗加速度”、干出“龙岗高质量”,朝着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的目标接续奋斗,奋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

破冰回春 蓄足后劲

龙岗区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体现强劲发展韧性

2022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回眸2022,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岗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狠抓落实,团结全区上下,克服一个个现实困难,实施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实一项项民生实事,展现了压力之下的强劲韧性和向荣之势,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关键词1

攻坚克难

越过激流险滩,闯过风高浪急,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2022年,龙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济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基本面和工业基本盘牢牢稳住,全区经济度过最艰难时刻,企稳回升、破冰回春。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去年龙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跻身2022年中国创新百强区排行榜“十强”。重大项目陆续上马,深圳工业软件园、平湖智造园、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等为区域发展蓄积后劲。

2022年,龙岗新增上市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 28家、数量实现翻番。全区新增挖掘招商引资项目156个,荣获深圳“2022招商优胜区”称号。建筑业产值突破1000 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

关键词2

宜居宜业

2022年,龙岗城区功能品质明显提升。全域推行总规划师、总设计师制,“湾东智芯”、国际低碳城等重点片区规划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城市更新供应土地51公顷、土地整备350公顷,完成量均为全市第一;全市首宗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成功挂牌出让。

同时,龙岗区不断厚植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根基,零碳公园、三联郊野公园开门迎客,龙岗河干流示范段碧道建成开放。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获全国唯一“2022年度低碳榜样”地方政府案例。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通过省级评审,体育发展贡献度位居全省各县区第二,鹤湖智库、龙岗歌剧周等文化品牌熠熠生辉,建区30周年主题宣传浓墨重彩,文化软实力稳步增强。

关键词3

民生改善

2022年,龙岗持续推动民生福祉改善,切实让市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这一年,全区新增各类学位超2.75万座,优质公民办教育集团增至10个。病有良医取得新突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获评“三甲”,区属公立医院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筹集建设公共住房 2.35万套,普惠性托育机构实现街道全覆盖。畅达龙岗取得新进步,轨道14、16号线建成通车、全区轨道总里程实现翻番,联李东路、朝富路等50条道路建成,惠厦路、李朗路等“断头路”打通,市民群众出行更顺畅、更便捷、更舒心。

关键词4

党建引领

2022年的龙岗,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中,走向新征程。

这一年,龙岗注重强基固本、聚力赋能,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实现“IT+BT+低碳”产业链党委全覆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党员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全面启动。全面实施“能力作风提升年”行动,深入推进“转观念、拓视野、增能力”培训计划,“攻坚堡垒、实干先锋”活动助推73项重点任务攻坚。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深化推广“龙岭模式”,精细实施矛盾化解、多元参与等治理项目111个。

这一年,全区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优化权力运行清单,实施“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这一年,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人大代表活动月、基层政协特色工作平台等工作亮点纷呈。

2022年龙岗十件大事

1. 出台《龙岗区支持市场主体纾困稳定经济增长若干举措》《深圳市龙岗区企业服务行动方案》《龙岗区关于促进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等系列惠企政策,高成长性企业群体“井喷式”增长,经济稳增长提质量。

2. 部署全区“能力作风提升年”行动,遴选73项重点任务开展攻坚。

3. 连续第五年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4. 深圳工业软件园、平湖智造园、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等重大项目开工。

5. 新增挖掘招商引资项目156个、意向投资额1391亿元,荣获深圳“2022招商优胜区”称号。

6. “湾东智芯”、国际低碳城等重点片区规划编制完成,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在省市层面高位推进建设。

7. 全年城市更新供应土地超58公顷、土地整备超370公顷,均居全市第一。成功挂牌出让全市首宗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8. 轨道 14号、16号线建成通车,区内轨道交通里程翻番。

9. 荣获全国唯一“2022 年度低碳榜样”地方政府案例,并举办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

10. 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十而立 再谱新篇

六个关键词展望龙岗新一年发展蓝图

2023

2023年,龙岗迎来建区三十周年。立足三十而立、迈向新征程的时代路口,龙岗区委、区政府肩负400多万龙岗人民的重托,郑重接过赶考未来的“试卷”,提出了新一年的答题思路。

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提出,2023年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紧扣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目标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争当一马当先的领跑者、一往无前的排头兵,奋力跑出“龙岗加速度”、干出“龙岗高质量”,全力以赴推动龙岗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再谱新篇。

2023年,龙岗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双区”驱动、“双改”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围绕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通过提炼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报告关于2023年工作部署的六个关键词,可以把握东部大区新一年的发展思路和重点。

关键词1

制造业当家

作为产业大区,龙岗区提出2023年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好工业强区挑大梁作用,加快建设“3+4”主业突出、多元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当家”,积极承接市“20+8”产业布局,推动“IT+BT+低碳”三大主导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东西“双核”同时发力,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以及东部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承载区。加快形成全产业链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助力全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同时,培育壮大新的产业增长极,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时尚创意产业转型等已经铺开。

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形态方面,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服务经济、数字经济。今年计划扶持超50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400家规上工业企业上云,重点打造深圳东部软件产业集聚区。

在招商稳商方面,龙岗区今年将重点引进投资额超10亿元的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力争实现引进培育优质产业项目110个以上。

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方面,推动平南、平盐铁路改造升级,强化与东西部港区的高效联系;优化“湾区号”中欧班列服务,联通东南亚、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提升平湖片区交通环境,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枢纽标杆。

在保障企业发展空间方面,完善随用随供“产业用地标准库”,力争全年形成超3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空间。高标准建设龙岗东、中、西部三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提供更多可租可售的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用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关键词2

四链融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深入推进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

2023年,将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加大集团化办学、“卓越学校”培育力度,锻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构建“学历+培训+技能”并重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进一步提升深圳国际大学园辐射影响力。

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力推进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工业软件园建设,助力突破“卡脖子”问题。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增创新平台25家以上。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区。

着力打造新时代人才强区。实施战略科学家“一人一策”引才方案,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发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营造尊才爱才惜才良好氛围。

关键词3

城市功能品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根据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部署,2023年该区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以全周期管理意识美化城区面貌、强化城区配套、优化城区治理,让龙岗城区功能品质实现新的飞跃。

一是继续实施全域总规划师、总设计师制,坚持“拆、治、兴”并举,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旧工业区和城中村综合整治,建成10个活力城村示范项目。

二是全速畅通城区“脉络”,深汕铁路,轨道3号线东延、16号线南延和深大、深惠、龙大城际、机荷-惠盐高速改扩建、东部过境通道项目等重大交通项目将继续推进,进一步强化龙岗与市核心区、湾区重点城市互联互通。此外,明年区内将有30条道路建成通车,74条道路建设推进,今后市民出行将更加“顺心”。

三是全面提升城区“智慧”,丰富“i龙岗”功能,推进政府治理“一网协同”;完善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全面建成区-街两级中控平台,打造交通、医疗、教育等十大智慧应用场景。

关键词4

湾东超级文化走廊

以文兴城,以文化人。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高水平人文之区的目标,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创活力,全力打造湾东超级文化走廊,塑造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区。

2023年,龙岗区将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同时,强化城区品牌形象传播,全面推广应用龙岗城区标识体系。

优质文化供给将更加丰富。深圳第二少儿图书馆、深圳国际大学园全民健身中心等6个项目以及坂田、布吉、横岗、宝龙4个街道文体中心将陆续建成。鹤湖智库、龙岗歌剧周等文化品牌将进一步擦亮。报告还提出将申办第十五届全运会赛事,办好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高尔夫中国公开赛等高端赛事。

关键词5

民生幸福标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幸福标杆。

一是加快打造深圳东部医疗中心。今年龙岗将推进20家公立医院项目、10家社康机构建设,并引入高水平运营团队共建区第二中医院。

二是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措并举促进就业供需匹配,全年筹建公共住房 2.62万套以上,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三是全面夯实公共安全基层基础。今年将全面完成111个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全面完成燃气“瓶改管”改造任务,实现“清瓶”。

四是加快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力推广共建共治共享“龙岭模式”;大力实施社区治理赋能计划,支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区。

关键词6

“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龙岗区落实“双碳”目标走在全市前列,在新的一年,该区将继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龙岗区将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氢能等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国家级平台,形成更多节能降碳示范的“龙岗案例”。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方位巩固提升水、大气、土壤、噪声污染治理成果,让市民推窗见绿、漫步进园。同时,持续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全力构建政府有为、企业有责、社会有序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龙腾三十载 东部起新城

龙岗建区30年GDP增长超过9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00倍

30年,筚路蓝缕;30年,砥砺奋进;30年,成就传奇。望向时光的长河,在深圳东部,龙岗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波澜壮阔的奋进崛起征程熠熠生辉。

拓荒 全面开启现代化发展新征程

1993年1月1日,龙岗区正式挂牌成立,全面开启了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

3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岗区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源动力”。30年间,龙岗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文化、社会、民生等各领域改革,打响了全市规划国土改革“第一枪”,晒出了全国首张县区级权责清单,全国率先实施个体工商户“秒批”改革,入选全国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深圳奏响“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增添了有力的龙岗音符。

从1993年到2023年,龙岗区先后引育华为、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系统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及“小巨人”,走出了一条具有龙岗特色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创新之路。

壮大 东部中心影响力持续提升

30年来,龙岗始终坚持把提升城区吸引力和竞争力作为发展的着力点。建区以来,龙岗顺利完成了农村城市化转制、迎办大运会等历史任务,城区面貌、发展环境和影响力获得了根本性变化。

2016年,市委提出实施东进战略,龙岗充分发挥东进主战场作用,自觉把龙岗工作置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加速链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开放发展新格局。

今天的龙岗,科技园区创梦闪耀,商业中心鳞次栉比,轨道路网四通八达,加快打造了一座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持续提升的“东部中心”。

实干 加快建设幸福家园

30年来,龙岗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压舱石”,不断巩固壮大制造业根基。30年来,龙岗商事主体总量增加到85万户,GDP增长超过9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00倍,涌现出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3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18年以来连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30年来,龙岗始终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发展的“试金石”,不断实现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区以来,常住人口增长近7倍;学校、幼儿园数量增长超7 倍;医院病床数增长16倍,1.46 万张床位居全市各区之首;公园从3座增加到270座,公共图书馆从零突破增加到133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