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粤韵丨书院荟萃群贤毕至 岭南文脉绵延赓续
2022-10-12 11:40
来源: 大洋网

读懂广州·粤韵丨书院荟萃群贤毕至 岭南文脉绵延赓续

人工智能朗读:

读懂广州第三十九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有别于官学的另一个教育系统,它集藏书、修书、读书为一体,既是教育场所,又是研究学术、普及文化、宣扬教化的重要阵地。广州书院始于南宋,兴盛于明代,在晚清达到了高峰,书院数量居全国首位。崔与之创建岭南学术史上第一个重要流派,陈白沙公车巡城、万人空巷,湛若水在讲坛上气宇轩昂,梁启超在越秀山上纵论古今……历代文人学者开馆授徒,薪火相传,才有明、清岭南文化闻名天下,影响深远,让广州文脉千年传承不绝。

溯至南宋

人道菊坡新酝美,把一觞,满酌歌难老。——宋·崔与之

南宋广州有多家书院唯玉岩书院留存至今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但那时的书院并不是学校。718年唐玄宗在洛阳创建的丽正书院号称中国第一所官方书院,就是一所修书机构,而不是教育机构。

而说起岭南“书院”的文脉渊源,出自广东的东汉经学家陈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被誉为“岭海儒宗”,首开岭南人办学之风,当时广州有两处早期岭南“书院”,具有后世书院的雏形。

禺山书院紧邻广府学宫

为最早有史可载之书院

北宋年间,广府学宫始建,被誉为“岭南第一儒林”。从宋代开始,以广州府学为发轫,办学之风吹遍岭南,大量私学涌现。人们意识到,官学这个与科举配套的人才选拔机构,并不足以兴文教,还要有另一套系统,在名师大儒的主持下,通过讲学启智,传授治术,教养人才,才能裨补官学“课而不教”之不足。

南宋期间,广州至少有四所书院,即禺山书院、番山书院、萝坑精舍(即玉岩书院)、濂溪书院。如果再加上建院时间尚存疑的菊坡书院,则起码有五所。

据志书记载,禺山书院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是广州第一所有文字记载的书院。禺山书院有此声名,也反映出主办者的慧眼:向南400米是广府学宫,向东500米是番禺学宫,形成广州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文教区。禺山书院原址约在今广州城隍庙西侧,历宋、元、明三朝,毁于明末。

禺山书院到底由谁创建?方志对此无记载,只称“梁百揆(南宋岭南大儒)讲学于此”。出生于海南琼山(今海口市)的明代名臣海瑞曾就读于禺山书院,他盛赞梁百揆为“端懿先生”。

崔与之创建菊坡书院

濂溪书院纪念周敦颐

在禺山书院开办前后,南宋名臣崔与之辞官归里。崔与之所创立的“菊坡学派”是岭南学术史上第一个重要流派。他还开一代词风,在岭南影响尤大,其《水调歌头·题剑阁》是传世名作。

崔与之是广州增城人。传说崔与之退隐家乡后,宋理宗将增城凤凰山赐给他,并御笔亲书“菊坡”二字,崔与之便在此创建菊坡书院。但这所书院具体在哪一年创建,至今仍是个谜。

据《儒林芳草广州书院史话》记载,禺山书院开办的第二年,崔与之的学生李昴英成为广东历史上第一个探花。他曾在文溪边筑室定居(今长塘街李家巷),与禺山书院只隔一箭之地。

今日车水马龙的西湖路,在宋代是烟波浩渺的西湖。湖畔大儒往来,衣袂翩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两度在广东任职,就住在西湖药洲。周敦颐去世后,人们立祠奉祀,在春风桥北筑景濂堂。1244年,广东经略安抚使方大琮利用州学的部分建筑,改建为番山书院,把景濂堂建成濂溪书院,并请李昴英推荐首席教座。南宋理学传人简克己、陈去华等都曾在广州讲学。根据群儒毕集的盛况,可推断当时广州的书院不止五家,可惜因无文字记载,那些桃李春风的故事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萝岗香雪公园穿过一条荔枝林密盖的小路,沿着数十级古朴的石阶而上,尽头处便是南宋唯一留存至今的玉岩书院。玉岩书院的创办者钟玉岩亦是南宋重臣,同崔与之相交甚厚。他早年在父亲钟遂和创办的种德庵读书,晚年辞官归故里,在原来种德庵旁修筑“萝坑精舍”,开馆授徒。到了元代,其后人钟复昌扩建书院,并更名为“玉岩书院”。

盛于明清

今日胜元日,江天乍放晴。呼瓶汲井水,煮茗待门生。——明·陈献章

明代“岭学”登上中国文化舞台中心

元朝时期,广州的文教遭遇低谷。元朝中断科举几十年,直到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朝廷重新为科举考试定制。元代,创办书院要走极其繁复的审批手续,顺利的也要五到十年,广州远离大都,公文往返更加困难。终元一代,广州连一所新创办的书院都没有。

明代初期,府、州、县都办起官学,而书院的发展则陷于停滞。在明朝建立后的137年中,除了在药洲被重建的濂溪书院(在元末被毁)外,仅有一所新书院开张,就是明正统二年(1437年)开办的崇正书院。明代中后期,书院逐渐承担了培养科举人才的重任。

陈献章开明代心学先河

王阳明到广州拜访知音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学术中心也逐渐南移,也就在此时,广东出现了一位文化巨擘——陈献章。陈献章提出“学贵知疑”教育理论,强调“提出问题”之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意义,打破了程朱理学沉闷和僵化的模式,开启明代心学先河。

陈献章还开创了明代性灵诗派,正因他的出现,岭南文化登上了中国文化舞台的中心。明代大儒湛若水在29岁时投其门下,成为陈献章首席大弟子,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主张“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创立了“甘泉学派”,成理学的一大门派。“甘泉学派”与王阳明的“阳明学”被时人并称为“王湛之学”。湛若水与王阳明两位心学大师还是至交好友,他们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相交几十年,书信来往和诗歌唱和极多。王阳明曾于1528年来增城,参观明诚书院,又拜访湛若水寓所,写下《题甘泉居》《书泉翁壁》两诗。当时,湛若水仍在南京任职,彼此未能相见。“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诗中所写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以及希望再与湛若水比邻而居的心愿。

湛若水创建书院数十间

讲学讲到九十五岁高龄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75岁的湛若水回到广州的湛家园(今法政路),岭南儒林为之轰动。御史洪垣刚好巡按广东,他兴建天关精舍,并恭请湛若水主持讲学。湛若水往生徒们面前一站,大家都屏息静气,被他的雍雅风度仪容与谈吐镇住了。时人描述他的模样,说其“凛凛有如天神”。

湛若水办学之热心,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几乎每到一处都要办书院,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湛若水一生共建了33所书院,光自己的家乡增城境内就有4所:甘泉书院、读岗书院、莲洞书院、明诚书院。只要有人想学,他就一定施教,门生弟子多达3900多人,既讲学提升理论基础,又鼓励学生应举。湛若水活到95岁高龄,谢世前半月,他还在广州的禺山精舍讲学。湛若水门下不乏耄耋老人。当年,数位或年过七旬、八旬,或已百岁的老者慕名而来,拜在湛氏门下。一时间,师生弟子皓首研学,传为儒林美谈。这段著名的“天关六皓”佳话,被屈大均录入《广东新语》。

广东书院数量后来居上跃居全国第三,作为心学集大成者、教育家的湛若水,地位超拔。天关精舍是明代广州书院中一颗最明亮的星辰,在湛若水身后,它依然长久地被岭南士大夫奉为精神家园。清代道光年间,一批名重当时的大儒——张维屏、黄培芳、谭莹、陈澧等人还定期在天关精舍聚会,他们都把在湛若水的鳣座前交流学问,视作一种精神的洗礼。

清代广州书院全国最多满足学子不同文化需求

清代初期,朝廷禁止民间创办书院,广州城内的书院、学宫几乎全部荒废,或做了马厩,或做了兵营。从康熙后期开始,广东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实行广州“一口通商”之后,广州独享外贸特权,经济富庶,被誉为“天子南库”。清皇朝此时已重视科举取士,雍正十一年(1733年)以后,政府确认书院是“兴贤育才之一道也”,制定了由官府拨给经费于各省省会设立书院的制度。

规模渐达顶峰

构成层级书院教育网络

1733年,清廷给全国23所书院各赐金一千两。由两广总督赵宏灿等捐建、创办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的粤秀书院享此殊荣。因为官方的大力支持,粤秀书院迅速成为全省文化教育重心(原址位于现北京路书院街正南门内盐司街原盐司旧署之地,今已不存在)。

随着经济文化发展,清代两广参加科举走上仕途的人日渐增多,广东贡院共计选拔7000多名举人,广州书院建设规模逐渐达到历史顶峰,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当时的广东提督学政署(位于今越秀区药洲遗址)主管全省文教,职能类似于现在的教育厅。提督学政署周边(今中山五路以南,西湖路以北的大马站、小马站、流水井)分布了三个学宫、五所省级书院、一所府级书院、两所县级书院以及大量的民间宗族书院,构成了一个层级书院教育网络。其中,有的是官办的;有的是“私营”的;有的聘请大儒讲课;有的不过为宗族子弟进城赶考提供一个歇脚与温习功课的地方……不过,就算书院的名堂再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围着科举考试这根指挥棒转,期盼走出几个“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科场赢家。

中国早期书院追求山野林泉幽胜之地。书院的主讲不称“院长”,而称“山长”“洞主”。清代广州书院出现了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如果我们纵览清代广州书院的格局,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清代广州官办书院主要分布在今越秀山和中山路一带。

商人出资办书院

越华书院跻身三大省级书院

在清代书院大发展的潮流中,官方力量和社会力量都很活跃,特别是资财雄厚的商人群体。在商贾云集的广州西关,状元梁耀枢、榜眼谭宗浚、探花李文田的府邸与当时十三行大富商隔巷而望。商人地位低下,出资兴办书院,热盼子弟中举。在广州著名书院中,越华书院是最具代表性的此类书院,其兴衰也与此密切相关。

康熙六十年(1721年),广东设立商籍学额,专为盐商子弟入试科举。越华书院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盐运使范时纪和众盐商集资购宅创建,以培育“处则抱真学问,出则有真经济”的真人才为教育目标。开办之后,历任督、抚以及名师大儒轮番在此讲课,书院的名声渐渐传了出去,与附近的粤秀书院及肇庆的端溪书院齐名,成为广东三大省级书院之一。最初入学之30人均出自盐商之家,之后,越华书院的招收对象开放为商民两者。招生考试是在今文明路一带的贡院里进行的。从早晨6时开始,得整整考足一天,到傍晚6时考生才能离场。按照考试成绩不同,书院学生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为正课生,不但食宿全免,每年还有20多两银子的生活补贴(当时称为膏火银),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人家一年的收入;成绩次一等的称为外课生,也是食宿全免,每个月有10两银子的补贴;成绩最差的相当于旁听生,既没生活补贴,也没有免费吃住。世称“九江先生”的名儒朱次琦、“东塾先生”陈澧都曾入读越华书院。前者门人有康有为、简朝亮等知名人物,后者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提倡朴学,造就了“东塾学派”。清代词坛“粤东三家”之一叶衍兰也曾主讲于此。

鸦片战争后,越华书院大不如前。其地位渐被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取代。1903年,越华书院废止,校舍改由广州府立中学堂使用,今日越华路附近广中路的地名即由此而来。20世纪30年代,官方在这里开修马路,顺理成章命名为越华路。

数百家宗祠书院成奇观

形成罕见书院群

清朝中后期,省内各宗族纷纷在省城建造宗祠书院,作为本族子弟或合族子弟进修、应试之所。“龙藏流水井,马站清水桥”,这副对联巧妙地镶嵌了教育路附近的几个地名:龙藏街,流水井,大、小马站……这几条街巷组成的约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云集了数百家以姓氏命名的书院,形成了全国罕见的书院群。

位于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的岭南金融博物馆馆址就是当年的庐江书院,又称何家祠。合族祠“书院”中最负盛名者要数陈氏书院,又称陈家祠(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氏书院虽然不能算是读书课试的宗族学校,但创办者极其重视士绅之身份,从书院悬挂的对联里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劝谕、鼓舞族内子弟发奋读书的气氛。”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说。

宗祠书院“既是祠堂又是书院”,带有更多宗族互助的朴素愿望,同时也与广州发达的商业网络、商业精神息息相关。

近代革新

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清·张之洞

广雅书院具近代化学堂雏形万木草堂致力传播科技新知

清代后期,广东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阮元以他在浙江创立的诂经精舍为蓝本,在广东创建了学海堂。学海堂以教授经史古文为主,提倡实学,废除章句课试。其后,菊坡精舍、研经书院、崇实书院等相继创立,都以教授经史古文为主,使清前期书院只重八股章句、不做学问的风气得到改变,广东的学术得到了发展提高。

后来西学渐进,万木草堂讲学,崇尚今文,兼治西学;张之洞开创广雅书院,分为经、史、理、文四科,使书院制度更进一步。

广雅书院为书院改成学堂做铺垫

1883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南下广州任两广总督。赴任后,张之洞决定创办一所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学院,培养适应岭南洋务运动需要的新型人才。

张之洞提出,院址应“山水幽胜,去省亦不甚远,在不喧不寂之间”。1888年,他在“省城西北五里源头乡”(现广雅中学校址)创办广雅书院。“广雅”两字,按照首任“山长”(院长)梁鼎芬的解释为“广者大也,雅者正也”,强调要培养“知识广博,品行雅正”的人才。

广雅书院课程内容有别于传统。在广雅书院的教学内容中,西学的比例不小。课程分为经学、史学、理学、文学4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

那个年代,广雅书院就已开始向学生讲授化学、光学、西医、铁路、经济等内容。戊戌变法后,广雅书院增设西学课程,广雅书院冠冕楼的图书涵盖中西,为全省藏书最多之所。

广雅书院制订的《广雅书院学规》共27条,要求学生“先行后文”“学求致用”“各立课程日记”“有得即记”等,是广东最早出现而又比较完备的学规。从其中可见,广雅书院的管理与当时新式的西洋学堂已有接轨,具备了近代化学堂的雏形,为后来书院改为学堂做了铺垫。

万木草堂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

1891年,康有为租用位于今广州市越秀区长兴里3号的邱氏书室创办长兴学舍,后因以树木喻人,培养大量维新人才,学舍更名为万木草堂,被视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

康有为将办学当成革新的一种形式,自立规程和教学内容。在招生上,万木草堂不采用入学考试,而是通过康有为逐一面试,对求学者的志气、品格、学问等进行甄别,判断其有志于追随维新事业后,方收入门下。

30多岁的康有为总是挺着脊背坐在讲堂上铿锵讲学,讲学时没有课本,不写讲义,讲台上除了茶壶茶杯,别无他物。他亲手制定了《长兴学记》作为校规,分“学纲”“学科”“科外学科”三方面,从而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康有为引导学生学习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并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尝试作新的评述,逐渐形成万木草堂特有的优良学风,即关心时事、独立思考和互相启发。在体育方面,康有为也有所创新。他把体育与习礼结合起来,还举行兵操和射击练习。万木草堂的教学管理模式名为“学长制”,由康有为挑选学生担任学长,组织学习以及日常事务管理,可谓学生自治管理的雏形。

可以说,万木草堂是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作用的教育机构形态。从这里走出去的梁启超、韩文举、徐勤、麦孟华、龙泽厚、叶觉迈等,后来都成长为维新运动的健将。“这一新学派的崛起,对中国学术文化的推动力,其流风遗韵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和文风。”有研究者这样感叹。

书院余香留广州岭南文脉代代传

今日余香

广州好,人物竞风流。五子三家留傲骨,海山岳雪剩荒邱。今日胜前俦。——朱光

1901年,清政府下令全国停办书院,改书院为学堂。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全国各级书院逐渐被新式学堂取代。广州的书院也逐渐改为学堂。科举时代广州书院的历史巨著合上,不过,墨香缭绕的书院痕迹并未在时代的风雨中被冲刷得无影无踪。今天的广州仍有书院余香,袅袅不散。

书院变身校园育新蕾依然继承古书院精神

1903年,广雅书院改为两广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广东省第一中学,1928年至1929年,梁漱溟担任校长,他将广雅精神提炼为“务本求实”四个字。1935年,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广雅中学。今天,广雅中学是全省中学中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匏安、李耀先、谭天度等都曾就读于广雅中学,广雅中学也被称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活的见证”,更被誉为“制造民族革命战士的大工厂”。

如今,广雅中学依然倡导“广者大也,雅者正也”的教书育人理念。校园里保存着张之洞书《许君说文解字序》、吴大澄书《郑君六艺论》、李文田书《朱子白鹿洞书院学规》、汪鸣銮书《程子四箴》《广雅书院学规》等清代碑刻,诉说着这所名校的故事。

1947年,广州市第二中学复办时迁入学海堂书院、菊坡精舍与应元书院旧址办学。应元书院的位置就在今市二中校园。市二中正门的登山梯级正是当年应元书院从大门至乐育堂梯级的遗制。

昔日的豫章书院是广东各县罗姓族人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的邸舍。豫章书院的建筑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真光中学校舍的一部分,也曾用作教师宿舍。2002年,豫章书院建筑经过修葺后,变身学校的图书馆。负责老师涂瑞霞说,书院变身“最美图书馆”,延续着昔日的文教功能,也培育出新的花蕾。

除了豫章书院,位于解放中路东侧的师好巷周边有众多祠堂书院,道南书院、三槐书院、文昌祠书院……如今,这里依旧校园环绕,书香浓浓。

书院里边开起博物馆清雅诗韵再现越秀山

位于西湖路流水井29号的庐江书院如今变身金融文化新阵地——华南地区首家综合性金融博物馆。穿行在展厅中,时时可见阳光从天井中洒下,连通各处的廊庑延伸出精巧变化的行进线。置身其中,与外面喧嚣的北京路仿若两个天地。

陈氏书院至今得以完好保留,不但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还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人们观赏广东民间手工艺品最佳的集中地之一,几乎收藏了广东民间手工艺品的整个谱系。

万木草堂作为清末维新运动的思想发源地之一,在建构起独特的学术、文化生态的同时也丰富了城市记忆,为广州留下了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2019年10月,万木草堂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万木草堂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旅游线路的第一站,与城隍庙、南越国宫署遗址、老字号一条街、千年古道、拱北楼遗址、大佛寺、西汉水闸、药洲、庐江书院等景点整合、串联成“S”形的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精品旅游路线。

绿意盎然的越秀山上又挂起了“粤秀书院”的门牌。黄瓦飞檐下是清雅的小院与莲池。院长瞿汇泉与几位合作者于2013年7月复建粤秀书院,这也是广东省民政厅首家批复成立的书院。他告诉记者,书院先后举办了1000多场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及课程。“这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品牌,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发挥它的文化精神,传承文脉,弘扬文风,当是我们的责任。”

牌坊悄藏昔日盛景十里梅林可闻墨香

穿过流水井牌坊,走进广州书院文化街,会看到几座古色古香的书院牌坊。流水井,大、小马站一带现存的书院有7间,包括流水井两侧的庐江书院、考亭书院、冠英家塾,小马站的濂溪书院、见大书院、曾家祠,起义路青云书院。麻石街道、错落的典雅老屋与门匾上印刻的“书院”字迹为古朴的街巷增添了几分书香。大部分书院如今已物是人非,唯有门匾上的斑驳字迹与断续的麻石墙角诉说着往日故事。考亭书院现存建筑仅余奎楼,大门建在奎楼下,门上石扁刻有“考亭书院”四字,与现存建阳的宋理宗所书“考亭书院”石坊(明代嘉靖年间建)字迹相同。门檐后是奎楼,三楼有耳窗,窗上小石碑刻有“奎阁”二字,取意中魁入(内)阁。

玉岩书院所在的萝峰山下就是“十里梅花浑似雪”的萝岗香雪公园。一座书院,十里梅林,两者相得益彰。古时众多文人雅士慕名而来,韩愈、朱熹、海瑞、郑板桥等都留下墨宝,值得后人细细玩味。

2016年,考古工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在增城南香山东南麓的半山腰挖掘出湛若水在家乡所建的莲花书院(即文献记载的莲洞书院)遗址。对莲花书院遗址开展保护利用的相关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不久的将来,公众将有机会走进这座明代岭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书院遗址。

书院作为一种活态化的文化形态,日益融入现代教育。书院往事已远,但文教之风依然吹拂羊城,在越秀山麓、在博物馆、在校园、在图书馆,岭南文脉传承不绝。

古广州知名书院

禺山书院

玉岩书院

天关精舍

越华书院

应元书院

已成校园

广雅书院

应元书院

菊坡精舍

豫章书院(记者倪明


[编辑:葛雯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