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科创越雄关 开放向未来
2022-08-30 10:18
来源: 南方日报

广州黄埔:科创越雄关 开放向未来

人工智能朗读:

在工厂“磨”了一年,袁黎光忙得“脚不沾地”。

作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下称“黄埔材料院”)高分子摩擦材料中心负责人,为匹配企业产线需求,袁黎光常泡在工厂,终于完成了1000米车衣热修涂层液的测试,进入产业化阶段,已经接到了不少意向订单。

“来到黄埔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在黄埔材料院这个平台,我一步步将技术成果转化落地。现在,我总想着研发成果有什么用,怎么转化成实际的产品,才能让老百姓、消费者得到好处。”袁黎光说,来到这里短短两年间,他的团队已从初始的4人扩大至21人,硕博比例达50%以上,成立了广州秀埔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首年毛利润预计在200万元以上。

正如袁黎光一样,越来越多的海内外青年才俊和投资者都选择扎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7月,黄埔实际使用外资约合人民币111亿元,同比增长9.7%。

8月30日,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暨首届全球独角兽CEO大会(下称“投资年会”)如期而至。会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指导举办四场平行论坛,分别聚焦四大前沿领域:大消费与元宇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软件服务与绿色经济。该区诚邀全球投资者,共赴四场尖端“约会”。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四场“约会”背后,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铆足了劲儿,将科技创新之力和营商“优环境”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动力”,充分发挥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作用,奋勇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奋力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勇当先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持续向全球释放“黄埔引力”。

“双链”融合科技强区

“袁博,有什么好东西赶紧拿出来,别藏着掖着了!”每次到工厂,求贤若渴的企业家们总是追问袁黎光,让他感受到黄埔乃至广州这片土地的务实。

这种需求“扑面而来”的体验,他此前从未有过。“只恨自己精力有限,没法一一完成。”袁黎光笑着说,去年,平均不到两天他的团队就和合作伙伴联系一次。

2020年4月,袁黎光来到黄埔材料院工作,他和团队走访过的企业不计其数。他们希望助力新能源汽车以及整个汽车后市场的发展。

从实验室到工厂,他感觉更“接地气”了。

“以前在实验室里,几十克、几百克的试验品重复验证一下就可以了,但现在我们要跟到工厂里,一次次反复去试,根据他们生产线的变化不断调整产品。”袁黎光说,车衣涂层其实是个短平快的项目,院里的技术程度已经很高,但为了和下游工厂需求全部匹配,花了大概一年时间。

刚迈向市场,袁黎光有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感觉。因为对市场的敏锐度高,企业老板远比实验室里的敏感仪器更“挑剔”,需求也更多样化。

“之前觉得做实验、发文章好难。但向市场推更难,你会发现目标是浮动的,产品有些性能是相悖的,按下葫芦浮起瓢,我们该怎么去平衡?你不止要考虑到技术,还要考虑市场,考虑的维度越来越多。”袁黎光说,一开始是有点忙,现在则是忙到“脚不沾地”。

这样的忙碌是有成果的,袁黎光透露,现在他的团队已经有千万级别的一类技术知识产权转让,芯片制程抛光垫和抛光液相关技术获得某上市公司青睐,双方合资成立广州飞雪芯材有限公司。目前,黄埔材料院已聚集全国19家单位41项技术落地广州。

像这样“脚不沾地”忙出成果的科研院所不止一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打造世界级科技强区,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加速成果转化,依托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前沿领域科技攻关,涌现出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今年,国内首套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在位于黄埔的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诞生,为中国窥探微观世界提供了一双“火眼金睛”;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5G滤波器项目已建成国际先进、国内首条6寸“自主EDA—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IDM产线,实现声表面波滤波器产业链核心技术全自主可控……

科技创新,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因密码。

如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全力构建“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广州实验室全面运作,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速筹建,人类细胞谱系、航空轮胎动力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基地顺利开园,黄埔材料院等项目进展顺利。

投资热土“优”无止境

来到黄埔两年多,有一个周末给袁黎光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一个项目落地遇到问题,恰逢周末,黄埔区相关负责人二话不说,召集了涉及这一项目的多个部门,现场办公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支持力度下,各类高端研发机构纷纷前来“安营扎寨”。目前,全区聚集各类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9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9家,分别占全市、全省一半,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度和创新能力处在全国前列。

其实,作为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直是营商环境改革的探路先锋。

自2018年起,该区相继推出营商环境改革1.0版本到5.0版本,以“服务市场主体”为主题,围绕指标提升、市场环境、国际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和“硬环境”6个方面,提出23个领域125项具体改革任务,升级打造“黄埔Smile”营商品牌,切实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如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日益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高端项目和优秀企业落户这片科创热土,放飞创业梦想。

“得益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广州持续稳定的产业政策,我们以每5年投资一个工厂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辰永说。

今年上半年,本届投资年会已在美国硅谷等世界湾区城市、“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和欧盟核心城市举办了9场境外分会场,面向全球开展招商推介。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这些境外分会场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因优质的营商环境收获颇丰——

日本分会场上,日本医疗法人社团二昌会与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签订投资协议,在广州开发区投资设立医疗美容项目,并将入驻中日未来产业中心;

本届投资年会首设的澳门分会场上,广州澳门中心与澳门青创国际集团、澳门技术创新协会与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位于黄埔区鱼珠片区的广州澳门中心将打造成以港澳特色为主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和数字经济总部基地的商业商务综合体。

产业集聚枝繁叶茂

8月30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指导举办的四场平行论坛瞄准的都是高端前沿领域。不难看出,作为广州“工业一哥”,该区肩负着振兴实体经济的重任,锚定全球前沿产业,积极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就在不久前,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动工,总投资162.5亿元,将助力粤芯半导体进一步发挥产业“链主”作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如今,黄埔区创新产业集群枝繁叶茂——

这里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20家、占广州90%以上,初步奠定了由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封装和集成电路测试4个主要环节及支撑配套产业构成的格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呼之欲出。

这里还先后引入了乐金显示、视源电子、广州创维等全球领先企业,华星光电T9项目封顶,逐步构建起千亿级显示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在生物医药领域,这里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其中世界500强10家、主板上市公司15家,占全市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的75%,已形成国内领先的大分子药物制造等核心产业集群,已基本建成以百济神州、诺诚健华、恒瑞医药、康方生物、达安基因、GE、龙沙等创新企业为核心的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

在新兴产业形成“燎原”之势时,传统产业也搭上绿色快车。

今年底,“HTWO广州”将在广州开发区竣工。这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预计年产量可达6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

“现代汽车集团全球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研发、销售基地‘HTWO广州’将于年底在广州开发区竣工,预计总投资达85亿人民币。”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承灿说,该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

在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同时,黄埔区正大力推动小鹏汽车等在建项目达产,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等载体,引进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强化整车、动力电池等产业布局。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挺起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脊梁,在大有可为的舞台,以大有作为的劲头,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撰文:吴雨伦 季佳慧

[编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