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城管工作年终盘点②丨环卫、公厕、城中村指数“三连升”“绣”出宜居宜业精致精美环境
2022-01-21 10:22
来源: 宝安日报

2021·城管工作年终盘点②丨环卫、公厕、城中村指数“三连升”“绣”出宜居宜业精致精美环境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月21日讯 (光明新闻记者 李军涛 通讯员 黄建豪 徐韬)近日,记者从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简称“区城管局”)了解到,2021年,光明区环卫指数测评平均得分为88.96分,较2020年提升了4.68分;公厕指数测评平均得分为92.31分,较2020年提升了1.06分;城中村指数测评平均得分为87.43分,较2020年提升了8.06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光明区采取多种举措,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区城管局、各个街道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联动,齐抓共管,合力解决难题,促进环境卫生工作大提升,实现了环卫指数、公厕指数、城中村指数“三连升”,排名全市第四,较去年进步两名。

image.png

碧眼社区公厕。

牵头部门:区城管局“三”方面入手提升环卫整体水平

环境卫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采访中,记者获悉,作为环境卫生工作牵头部分,光明区城管局主动担责,积极作为,从“加强行业统筹管理”“创新精细化监管模式”“巩固厕所革命工作成果”等三方面入手,解决全区环境卫生问题,打造干净、整洁光明。

首先,加强行业统筹管理。一是健全行业管理机制度。制定了从“源头管控—方法创新—制度建设—执法保障”四环并行的闭环措施,制度化提升环卫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多样化开展培训。对全区环卫指数测评样本框各类场所的环卫作业人员进行全覆盖培训,以现场教学为主,通过上岗前培训、现场模拟、以老带新、跟班学习等多样化培训方式,使环卫工人进一步了解所负责场所的工作要求及测评标准,2021年共组织培训70余场次,2000余人参与。三是完善环卫通报制度。每月深度分析全区、各街道、各行业的环境卫生短板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分别呈报给相关区领导、各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压实各部门行业管理主体责任。四是加大环卫宣传力度。细化12类场所的管理标准,印制环卫指数测评指标体系明白卡等宣传卡片3.6万张,发放至各街道、各企业及环卫从业人员,加强清扫保洁能力,提高标准意识。五是加强履约管理。建立全区环卫行业履约评价体系,定期动态排名,明确奖惩标准,对服务质量优的企业进行“红榜”激励,对服务质量差的企业进行“黑榜”处罚,形成优胜劣汰的服务格局。

其次,创新精细化监管模式。一是强化实时监管。不断完善光明区环卫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对环卫人员和车辆的配置、作业过程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管考核,提高环卫作业科学性及效率,促进清扫保洁服务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区22个清扫保洁标段、4383名环卫工人、396辆环卫作业车、45座垃圾转运站视频监控、垃圾收运量等信息已全部纳入系统进行实时监管。二是创新管理模式。开发了环卫精细化管理系统人脸识别智能报警功能,不断优化人员车辆作业过程监管,实现环卫作业规范化,提升环卫作业质量。三是推广使用纯电动环卫车辆。四是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率。鼓励环卫企业投入小微型环卫作业设备,加大单人保洁能力。

最后,巩固厕所革命工作成果。一是完成市城管局派发40座公厕升级改造任务。统筹协调各街道及区工信、教育、市监等行业管理部门,对所管公厕进行摸底排查,并通过增设硬件设施、重新装修等方式对40座短板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我区公厕的建设水平。二是完成区“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增加安全扶手、儿童洗手台、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等无障碍及人性化设施,对30座短板公厕进行提升,提高我区公厕的服务水平。

image.png

环卫工人在进行清扫保洁。

各个街道:担当主体责任促使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环境卫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在推进全区环境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光明区各个街道抓重点,破难题,通过采取“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考核,抓住重点点位、责任到人,聚焦短板、落实整改”三大举措,促使辖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居民口碑节节高。

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各个街道创新机制,出亮点,各显神通。具体而言:

光明街道:一是推行城管物业联动机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将城管骨干力量安排进驻城中村、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为物业管理提供执法保障,实现闭环管理,争取将大部分问题解决在村内、小区里,有效提升物业管理能力。二是推行“清单”管理机制,明确整治重点。每月深入分析环卫指数测评情况,明确市政管养、执法保障、问题督导三个考核标准,建立样本、责任、问题、整治四类清单、12大类样本框责任台账。

公明街道:一是加强约谈执法。每月对低于市测评平均分的点位责任企业(单位)进行约谈、函告,对于拒不整改的报执法部门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二是创新工作模式。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化治理相结合,紧盯辖区259个样本框,以“城市管家”工作模式,加强集贸市场、公共厕所、建筑工地等薄弱环节卫生整治。

新湖街道:一是迅速出击,立行立改。在每月测评成绩公布后,第一时间梳理问题清单,将问题图片发送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并及时召开分析会,部署环卫指数测评工作,压实责任,确保各责任单位能举一反三,完成整改。二是加强指导,强化培训。邀请专家对市政工作人员、环卫企业班组长进行现场培训,并要求管养企业对工人进行业务培训。

凤凰街道:一是多方措施促进公厕保洁管理。结合每月深圳市公共厕所环境指数测评情况,厘清责任单位,对标对表进行整改,重点对低于市平均分的公厕加强督促管理,结合公厕人流量、使用频率等实际情况,合理调派保洁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保洁。二是提升改造补齐硬件设施水平。对辖区市政公厕进行28次提升改造,及时修缮破损地面、门板,增加儿童洗手池、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等,保障公厕硬件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玉塘街道:一是系统化管理措施。迅速摸清环卫指数测评问题台账,找准问题着力点,建立实时问题清单,对测评点位进行区域责任划分全覆盖,构建系统化、制度化责任监督体系,以系统化清单式管理模式明确人员配置、明确举措落实、责任划分,切实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二是树立“向前一步”意识。按照高于环卫指数测评标准和范围的要求,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打造“环境精细化监管系统”,优化“街道主管+部门联动+企业执行”协调推进机制,将管理末梢延伸到一线,通过清单式、动态化、全时段监管实现环卫指数持续稳步提升。 

马田街道:一是借力基层力量。结合城中村综合治理和市容环境整治行动,督促各社区、各环卫企业加强城中村、集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短板环境卫生治理,组织社区群众、义工、志愿者、环卫工人等进行专项整治行动,攻克短板。二是开展模拟测评。各社区成立“4人小组”,专职开展各社区环境卫生周测评工作,让测评工作常态化。

image.png

虹桥公园公厕。

行业部门:齐心协力解决环卫顽疾问题

破解环境卫生的顽疾问题离不开各行业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据了解,在全区环境卫生提升的过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区卫生健康局同牵头部门及辖区各个街道,加强联动,齐抓共管,共同破解环境卫生顽疾问题。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一是运用QCC质量管理方法“靶向”破解农贸市场治理难题。二是率先形成农贸市场治理工作区级标准。三是率先建立协同联动的农贸市场监管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光明区成立以区领导挂帅的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个农贸市场至少挂点2个副处级领导任点位长的公共文明点位长责任制度。强化机制保障,专门印发了《光明区农贸市场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会同城管部门开展“每周五查公厕”联合执法行动,不定期组织各街道统一开展“全区农贸市场创文联合检查”行动,推动形成了14个部门协同配合、6个街道齐抓共管、市场主体加强自律的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一是认真对照梳理了 2021 年 “深圳市环卫指数测评”中得分低于市平均得分的商超、加油站公厕点位情况, 并针对6次及以上的失分点位开展巡查、沟通谈话等工作。二是针对辖区短板公厕单位及屡次督导仍拒不整改的责任单位发函提请光明区城管局联合属地街道予以强力督促、执法工作。三是建立商超企业、加油站企业公厕问题整改工作联络群,针对辖区商超、加油站公厕环卫指数存在的问题,限期完成整改。四是形成局内分工督促机制。五是及时学习、传达《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印发2022年深圳市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方案的通知》最新要求,并在后续巡察中对照督促。

区卫生健康局。一是局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光明区医疗机构公厕提升工作会议,要求各医疗机构拿出得力举措,做好公厕环境卫生工作。二是梳理各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印发《光明区卫生健康局公厕提升工作任务交办单》,要求各医疗机构对照标准,落实整改,并报送整改措施。三是加大公厕督导检查力度,在开展院感检查的同时也检查各医疗机构公厕卫生。针对今年以来低于市平均分超过4次的公厕,要求医疗机构每周常态化报送整改台账,补全短板。四是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对照《深圳市公共厕所环境指数测评指标体系》全面整改,切实做好保洁管理和硬件设施维护;五是加大保洁培训力度,组织专业人士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保洁员工岗位技能,制定奖罚机制,提高公厕保洁质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