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用学识与情怀构筑深圳教育高地
2021-09-09 07:59
来源: 晶报

社论 用学识与情怀构筑深圳教育高地

人工智能朗读:

教师节前夕,2021年深圳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新鲜出炉。

这是一份亮闪闪、沉甸甸的名单——郭雨蓉、衷敬高同志获“深圳教育改革先锋人物”称号,阮双琛、高妙添同志获“教书育人模范”称号,杨宏英等5名同志获“年度教师”称号,黄启成等10名同志获“十佳校长”称号,戴定春等10名同志获“十佳师德标兵”称号,张沛昌等10名同志获“十佳青年教师”称号,深圳市第七幼儿园等67个单位获“先进单位”称号,金国斌等172名同志获“优秀班主任”称号,李小莉等320名同志获“优秀教师”称号……在这里,我们要向所有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前跟他们说一声:教师节快乐!

教师是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资源、核心竞争力。这些年来,深圳打造了越来越多的名校,每一所名校都自带流量,都有其独特的气质与基因。而这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名师、名校长,为奔跑中的深圳教育持续增添动力。

没错,深圳之所以成为广东省首个教育强市,与深圳长期以来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吸引了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分不开。曾有人总结,深圳中小学教师呈现出“三高一低”的特点,即学历高、职称高、层次高、总体年龄偏低。深圳教师所呈现的这些特质,与城市朝气蓬勃的气质不谋而合,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打破僵化的教育思维,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获得更辽阔的眼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一大批高学历毕业生加盟深圳教育界,一些深圳学校公布的“豪华”新入职教师阵容屡屡引起热议,不少毕业于世界级顶尖学府,国内以北大、清华为首,国外不乏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顶尖学府。他们,进一步提升了深圳教师群体的“含金量”。

当然,学历、职称等并不是评判教师的唯一标准。教师是一门普通的职业,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环;也是一门不普通的职业,和社会上很多职业不同,教师面对的不是“物”,而是“人”,不仅要“解惑”,还要“传道”。

所以,一所学校既需要先进的设备设施,也需要思想与情怀,而教育工作者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思想与情怀的水位。

我们希望,接下来,深圳还能产生更多与这座城市的教育理想相匹配的名师、名校长。人们心目中的名师、名校长,应该有情怀,有人格魅力,以孔子为源头的教育精神的传承和创新流淌在他们的血管中;应该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对接;应该具有前瞻思维,在对学生的独立人格、批判思维的培养等教育共同价值的追逐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应该更有亲和力,具备与移动互联网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更多的沟通能力………总之,深圳需要通过更多的名师、名校长等教育品牌来建立自己的教育新高度。

当然,我们更希望,深圳还能秉承城市的创新特质,在相关考核标准与程序上进一步体现科学性、多元性、权威性,为更多名师、名校长提供更适宜的成长土壤,为他们创造更宽容的社会氛围与更充分的才华施展空间。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