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六大美妆巨头亏损严重 中国市场成止损“救星”
2020-08-12 14:39
来源: 中国商报

上半年六大美妆巨头亏损严重 中国市场成止损“救星”

人工智能朗读: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见习记者 马嘉)今年上半年,美妆巨头们纷纷陷入业绩下滑的窘境。欧莱雅、宝洁、资生堂、强生、联合利华、花王等企业的业绩均出现明显下滑,有些甚至出现销售收入、利润的双下降。但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表现亮眼,销售业绩稳定甚至不降反增,成为美妆巨头们止损的“救星”。

美妆类企业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地区自2月起、欧美地区自3月起,化妆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开始急转直下。

从美妆巨头们发布的财报来看,由于数以万计的销售点关闭,上半年美妆巨头们的销售收入出现明显下降。其中,资生堂销售收入为4178.12亿日元(约合27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6%,预计今年全年销售收入将同比下滑15.8%。欧莱雅销售收入130.7亿欧元,同比减少约17.4亿欧元(约合143亿人民币),成为目前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减少最多的公司。

欧莱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让·保罗·安巩(Jean Paul Agon)公开表示,由于商场及美发沙龙等场所纷纷关闭,消费者难以在门店购买到欧莱雅的产品。

销售收入下降的同时,美妆巨头们的营业利润也不容乐观。上半年资生堂出现了自1974年以来的首次营业利润亏损,亏损金额约为34亿日元(约合2.2亿元人民币),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亏损高达约214亿日元(约合13.9亿元人民币)。花王集团的化妆品业务则出现了48亿日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明星产品的销售情况同样没有给美妆巨头们带来惊喜。强生旗下的主力品牌城野医生的表现不尽人意,销售额下滑0.2%。宝洁旗下的SK-II护肤品系列销售额则出现双位数下降。欧莱雅力推的美宝莲纽约和NYX均出现业绩下滑,其所在的大众化妆品部门上半年收入下滑9.4%。

中国市场表现亮眼

资生堂财报显示,从第二季度开始,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已恢复增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其中高档化妆品电商渠道销售额实现了150%以上的增长。资生堂预计,今年全年其中国地区销售额将实现10%以上的增长。

疫情期间,花王集团关停了不少在美洲和欧洲的临时化妆品商店。但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地区,花王集团加强了电子商务渠道的销售,旗下品牌珂润、芙丽芳丝的销售额较为稳定。

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同样成为其止损的关键。根据财报,欧莱雅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30%。旗下品牌科颜氏、兰蔻、赫莲娜等高档化妆品部门在中国继续扩大了市场份额。

今年上半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恢复发展状况良好。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李艳芳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化妆品零售额共计1456.4亿元,与去年上半年1461.8亿元的水平基本持平。今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化妆品零售在4月出现增速转正,5月、6月的单月增速已经开始超过去年全年12.6%左右的行业正常增速水平。”

中国市场是业绩恢复的“决定性”因素

让·保罗·安巩表示,欧莱雅在中国大陆的业绩表现是业绩恢复的“决定性”因素。同样,资生堂方面也表示,3月下旬以后,由于感染新冠肺炎人数减少,中国大陆在全球市场中最早出现了恢复的兆头,并以高端品牌为中心,在第二季度期间的销售额已转为正增长。

国际品牌普遍看好中国的化妆品市场。艾媒咨询分析师王清霖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虽然疫情期间国人的化妆品需求有所减弱,但长期来看,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将恢复正常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成为多数企业的重要销售渠道。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上第二季度的电商渠道业绩增幅达到了59%;资生堂在中国市场上高档化妆品电商渠道销售额实现了150%以上的增长;花王则在中国地区加强了电子商务渠道的销售,旗下品牌珂润、芙丽芳丝的销售额均较为稳定。有日本媒体表示,中国市场的发展红利给日本化妆品公司带来了好前景,其中电商渠道应是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美妆巨头们纷纷瞄准中国市场发力。欧莱雅中国总裁兼CEO费博瑞曾公开表示,欧莱雅中国将成为未来美妆世界的实验室,全球美好消费的灯塔。今年6月,欧莱雅启动中国首届“BIGBANG美妆科技创造营”,开启了中国美妆科技领域初创挑战赛的先河。资生堂则在财报中透露,将与雅萌(YA-MAN)合资在中国成立新公司,计划到2030年成为以高端皮肤美容为核心业务的全球第一美妆企业。

李艳芳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预计今年下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化妆品市场将在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新数字化营销方式的带动下,进一步恢复市场消费,行业长期成长属性不会改变。”

在发力中国市场的同时,数字化发展也将成为化妆品企业转型的关键。

“疫情期间,化妆品全产业链从OEM(代工)工厂、品牌方、线下实体零售商、代理商,到线上电商企业、社交电商、微商、跨境电商代运营公司、MCN(多网络渠道内容输送服务)等均遭受不同程度打击,大量化妆品企业经营面临严重困难。但‘美妆+直播’‘云导购’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却凸显出强大韧性。同时这次疫情也在倒逼着化妆品产业上下游加速互联网化、数字化转型。”李艳芳如是说。

[编辑:蔡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