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8-01-16 10:15
来源: 晶报

什么是国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人工智能朗读:
 

景海峰

北京孔庙、国子监收藏的“十三经”碑文,镌刻了国学的精华。

 

近年来,国学热一直不减,一方面表现为学术界对国学的热烈讨论,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大众对国学的热情不断升温。从电视里的国学节目广受欢迎,到各类国学研修班纷纷走俏,国学已渐渐走出了书斋,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究竟何为国学?国学与当代社会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又应如何阅读和理解经典?

上周日,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兴正德国学精英培养计划”签约仪式暨“兴正德国学讲坛”首讲举行,人文学院院长景海峰以“国学与当代中国”为主题,开启了兴正德国学讲坛第一讲,分享了他对国学及当代社会的思考与心得,为广大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打开了接近国学、重读经典的一扇窗口。

何谓国学形态?

“国粹”“国故”“国本”

作为“兴正德国学讲坛”的序曲,景海峰从国学的三种形态切入,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了国学的流变。就具体形态而言,他将一百余年来的国学区划为“国粹”“国故”“国本”,认为其背后不仅蕴聚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和隐微的集体记忆,还折射出历史进程和文化变迁五光十色的样态。

在景海峰看来,国学的最初出场是以“国粹”为标识的,这是在西方文化强力挤压之下的产物,与所谓的“西学”相对应,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心态,比如刘师培的《攘书》,黄节的《黄史》,皆以光大汉民族的伟大史迹和优秀传统为旗帜,突显汉民族在华夏历史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与此相对,另一种更为主流的形态当属所谓“国故”之学,包含着过去中国的一切历史与文化。景海峰指出,在现代学术的格局中,这一国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已取得了合法的身份,成为现代性知识系统中的一员,具有学院化、世界化、现代化的特点。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也难免书斋化、典籍化、材料化,成为学院内部少数人经营和操持的艰深的事业,和普罗大众及现实生活脱钩。

在现代学术理念深入人心,学术研究的积累和学术规则的运转已十分流畅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谈论国学?景海峰称,这便是“国学”的另一层意涵,即随着眼下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复苏,人们期盼着作为“国本”之学的国学的新展开。

何谓经典?

所谓“达、类、私”

从传统载体而言,国学是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典籍为依据的。按照过去通行的分类方法,即是所谓“经史子集”。景海峰表示,国学要从经典入手,“经史子集”就是一个便当的路数,除此之外,义理、考据、辞章以及儒释道等角度也可以成为国学爱好者们入手的切口。然而,无论是什么方式,我们都应该先定位一个问题:什么是经典?

“我们现在所讲的经典,往往是一个很宽泛的理解,在讨论经典的时候,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尺度需要加以区分。”景海峰指出,就眼下人们所习用的“经典”之名,大致可以做几层意思的区分,按照《墨经》的分名之法,有所谓“达、类、私”三种。其中,“达名之经典”是指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意义、比较有影响且有一定流行性的著作,不分学科,不论古今,近乎于人们所谓的“名著”;“类名之经典”大多指人文社科基础性的历史名作,西方如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及近代大哲之著,中国若儒、道、释三家的基本典籍;而“私名之经典”,则是从一个文明形态的根本性上来着眼的,对文化走向起着决定性意义,比如儒家之“十三经”等。

国学当如何习之?

当得明理之师

那么,国学新的意义何在?在景海峰看来,如果不弄清楚时代背景,其精神实质及与他者的差别就不易观察得到。他认为,今天的“国学热”可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时代变化发展的总趋势着眼,它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由弱势向强势逐渐演变和过渡的一个表征;二是在整体上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对中国传统给予一个新的定位,重塑中国文化的崭新形象;三就中国文化的研究方式而言,这是一个重新选择和提升的过程,有利于将以前碎裂的知识系统复原起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当然,辨析国学的内涵,展望国学发展的前景,其实有很多现实的搅扰和纠缠,比如各大高校纷纷增设的“国学”专业,但这个专业在原有的知识框架和学科体系当中,却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和文史哲平列,还是从属于哲学?国学怎样和现存的社会制度、教育体系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有鲜活生命的样态,都是复兴国学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而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从2012年11月开始正式组建的“国学精英班”就是一个重要的尝试。据了解,此次“兴正德国学精英培养计划”则旨在奖励“国学精英班”成绩优异、有学术贡献的学生,从而鼓励更多优秀的学生选择国学专业,以促进国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未来,“兴正德国学讲坛”还会继续开展,以每年一届、一届八讲的形式,发掘并支持明理之师走上讲台,传播人文知识。(记者 罗婉)

[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