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门紫砂创新艺品新高度
2018-05-15 17:0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唐门紫砂创新艺品新高度

人工智能朗读:

【做壶人必须把握自我,在继承优秀传统中固本,在创新创优中发展,紫砂壶艺定会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紫砂文化必将生生不息,传承不断。——唐朝霞】

《梅》、《兰》、《竹》、《菊》

唐朝霞(右)经常通过言教身教向儿子韦佳豪(左)传授紫砂壶制作技艺。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周锦春 见习记者 潘宝仪)在第十四届深圳文化产博览会的九号馆内,一位连续获得文博会金奖的紫砂陶艺家再次亮相——她就中国宜兴紫砂世家第五代传人唐朝霞。她的作品及其“唐门陶艺”已然名满鹏满、闻名紫砂圈,并漂洋过海、走向了国际舞台。

唐门紫砂令人惊艳的新品

本次文博会上唐朝霞带来了最新作品《心心相印》,在样式上,此壶突破传统的光货、花货、筋囊货三大类,以一个立体饱满的爱心形状作为壶身;在壶盖设计上,与壶身爱心弧度镶嵌,融为一体,可见工艺之高超。壶钮壶身亦设计为爱心之状,两心上下、大小交辉相映、韵味十足。

本次所携的另一款参展参赛作品是由大学艺术教授杨杰先生设计、唐朝霞老师亲自制作的《大吉祥》。大吉祥壶一四方壶为基本形体,轮廓线条凹凸曲直、动静结合,富有变化。壶体四角为“吉羊”的变形,羊角夸张为一对如意卷云纹,与壶钮、壶足相互呼应,寓示吉祥如意的内涵。

唐人陶艺的展厅简洁大气,在同类展位中是最大的。展厅的全部展品均来自“唐朝霞大师紫砂艺术馆”,都是历年来在文博会和各大展览中获奖的精品。

《蜂菊壶》

《心心相印》

在唐朝霞手下制作出来的每一把壶,或有动人的情节与故事,或有巧妙的设计与含义。其中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特别将的作品《高山流水》取材中国古琴名曲,壶体为古琴七道弦纹,外形设计融入古琴的“九德”,壶钮形似泉眼,荡漾起圈圈涟漪,整体造型“状若崇山,又想流波,浩浩荡荡,郁兮峨眉”。《马上封侯》取材“马上封侯”的典故,壶身以肥硕的马为造型,壶钮上刻以一匹骏马,提梁把则设计成一个翻身运动中的灵动的猴子,寓意事业蓬勃发展。另外,在展会上能看到唐彩霞近期的以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四君子”创作出《梅》、《兰》、《竹》、《菊》新品之外,还能再次欣赏到历经几代人结晶的《蜂菊壶》,此壶“在传承中显示演进活力”,屡屡获奖 。

近年来,唐朝霞紫砂茶壶作品不仅在国内屡获殊荣,而且频频在国外的高端展会上获奖、亮相。2015年,唐朝霞的两件作品《蜂菊壶》《丹凤朝阳壶》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别金奖与金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女艺术家。另外,唐朝霞连续5年聘请为美国洛杉矶茶文化讲座讲师,将中国的茶文化、紫砂文化积极地传播到美国,让美国乃至世界人民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唐门紫砂有了第六代传人

 

《大吉祥》

唐门紫砂本次展览有一个特别醒目的不同之处,在展厅左边的一个立柜里,陈列着她儿子韦佳豪的紫砂作品。当望着儿子的作品时,唐朝霞娓娓道来自己与儿子在传承唐门紫砂壶工艺时的种种往事。回忆当年,匠人精神尚未被引入之时,手工人并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由于手工艺人工作环境简陋,尤其制作紫砂壶时与陶泥为伴,难免衣上、鞋上沾满陶泥,令少女时期的唐朝霞对坐在办公室内的“体面”职业心生向往。每每向长辈道出心中所难时,父母亲便激励她,她回忆到:“包括我的爷爷(唐祝和,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奠基人),我是跟他学壶的,我学壶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一句话,他说,我们这门手艺是家传的,到你已经五代了,只要有人喝茶就有人喜欢我们唐家的壶,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不能回头,不走回头路。”

时光飞逝,当唐朝霞在紫砂壶界获得一席之地,渐为人母时,培养儿子对紫砂壶的态度与前辈有所不同。她更多是以引导儿子,而非以强迫的方式传承紫砂壶工艺。由于唐朝霞和她的儿子都属猴,在2004年的猴年,她决定创作一组以猴为题材的《母子情深》组壶,送给儿子。为了做好这把壶,她和儿子专门到上海的动物园去了一趟,观察猴的神态,当看到猴群中母子猴嬉逐打闹、母慈子爱的动人情景时,她拥过身边的儿子,心里有底了。很快,“母子情深”组壶创作成功了。她以桃为壶、杯、托的主体,壶盖的“母子”是一对母子猴,母子情深,神气灵动,活泼可爱。这一套组壶在2004年10月杭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获得了特别金奖。更重要的是,此套组壶吸引韦佳豪对紫砂壶制作的兴趣,并在他心里埋下种子。在韦佳豪高考之际,主动和母亲提出希望考取艺术高校进修,希望将来能继承唐门紫砂壶的工艺。

更值得一提的是,唐门第六代传人,即唐朝霞之子韦佳豪的作品紫砂壶《慈莲》首次亮相文博会。记者仔细观察,该壶与同柜展示的另外一把壶极为相似,两把壶均以莲花作造型元素,壶身整体浑圆饱满,以为莲瓣纹收底,展现莲花代表宁静超脱的佛学思想。据了解,另一把壶出自唐朝霞之手,给予韦佳豪启发,继承母亲的灵感与手艺,进行再次的创作,赋予了《慈莲》更深的一层含义——紫砂艺术的传承。

《慈莲》

唐门紫砂的历史轨迹

蜀山唐门陶艺世家的故事,源起于宜兴川埠上袁村,最早的一位紫砂艺人叫唐顺洪,是一位以制陶谋生的业者。延至民国,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也就是创作了“国光壶”这一名列中国紫砂经典名壶的唐凤芝,以其兄弟子侄为代表的一批唐门紫砂艺术家将“唐风艺韵”的特色固定了下来,唐门“鱼化龙壶”、“蜂菊茶具”、“风卷葵壶”等代表作在紫砂圈内很有名气,很多作品被上海滩的一些名流雅士以重金收藏。又以“国光壶”奠定了唐门紫砂艺术在业界的地位,唐凤芝成为了当年与王寅春、顾景舟等齐名的紫砂艺术大家。

唐凤芝的胞弟唐祝和则是紫砂界的全才。宜兴紫砂工艺厂成立时,“懂技术、善管理”的唐祝和任第一任生产技术股股长。“文革”时全家下放到农村,但他始终以陶为乐。为了使一起下放的紫砂艺人有更好的创作环境,他集中技术骨干创办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紫砂人才。

唐祝和之子唐永良,深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从小就能掌握鱼化龙壶、竹节壶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七十年代去山西省传授紫砂技艺,其作品深得收藏界好评。

唐永良的女儿唐朝霞自幼耳濡目染,当然出手就不凡。十一二岁时,趁制壶的长辈们小憩时,她跑到工作台前坐下,接着大人们未完成的工作做下去,居然没有人觉察出她的改动。长辈们的赞许,坚定了她将来传扬唐门壶艺的信心。16岁那年,她从陶瓷职业学校毕业,就踏上了紫砂艺术之路。经过家传技艺的严格训练及自身刻苦勤奋的实践,形成了气韵丰茂,神形兼备的独特风格,特别擅长于纯手工制壶。唐朝霞现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锃风艺术研究院紫砂艺术总监、宜兴唐人茶文化有限公司紫砂艺术总监,宜兴唐艺紫砂研究所董事长,唐朝霞紫砂艺术馆馆长。

 

附:《唐朝霞紫砂作品获奖一览表》

1996年《返朴归真》壶获江苏省陶瓷新品展评一等奖;

1997年 入编《中国宜兴当代陶艺名家集》;

2000年《古韵》壶荣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铜奖;

2001年《秋韵》壶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蜂菊》壶荣获西博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3年《万代金福》壶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4年《母子情深》壶获得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特别金奖。

2005年《和和美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6年《唐韵》组壶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特别金奖。

2013年《大吉祥》紫砂壶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特别金奖

2015年《蜂菊壶》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别金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获此国际大奖的女性紫砂艺术家。

 

 

[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