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三友”“四君子”中都有竹?
2018-03-01 14:44
来源: 广州日报

为何“三友”“四君子”中都有竹?

人工智能朗读:

魏晋到唐代:

文人多咏竹之高风亮节

竹子正式与文人墨客结缘则始于魏晋时期。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相与友善,常一起游于竹林之下,纵情雅集,肆意畅饮,遂被后人誉为“竹林七贤”。众所周知,“书圣”王羲之爱鹅成癖,而他的儿子王徽之也是大书法家,王徽之的至爱就是竹子,他爱竹子也到了痴迷的程度。据《太平御览》记载:“(王徽之)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矣?’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徽之真可谓是竹子的知音。

咏竹诗则始于南北朝,诗人多咏竹子的高风亮节。如南朝文人沈约的《咏竹》诗曰:“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至唐代,咏竹之风更盛。有人统计过,在《全唐诗》中,与竹有关的诗篇不下1000多首。诗人用竹林、竹风、竹影等来表达隐居竹林的悠然与无争;用竹节分明和中空来表现高洁、虚心等美好品质;用竹子抗寒凌霜来表达不折不挠、不畏权贵的精神。诗人白居易还写了一篇《养竹记》,对竹子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文中说:“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虚,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此外,在唐代诗歌中,竹子经常与梅、兰、松、菊等一起出现,“岁寒三友” “花中四君”的组合逐渐形成。如陈子昂有“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之句,王绩有“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之句等。至宋代,这两种组合已固定下来,成为中国文人集体精神的象征。

宋代:

画竹表达士大夫追求

同时,在宋代不仅出现了大量咏竹诗,还涌现出大量绘画作品,而且名家辈出,精彩纷呈。文人画竹始于唐代,王维、萧协律、僧梦休等均为画竹名家。五代黄筌、南唐李后主等也是高手。但王维的真迹在宋代已罕有留存,萧协律的作品多数保存状况不佳,完整的作品难得一见。黄筌虽为花鸟画大家,但画竹神而不似,为后人所诟病。故真正的画竹大家,非宋人莫属。

在宋代诸多画竹名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东坡的表哥文同。文同,字与可,后人常称他为“文湖州”。据说文同画竹有一手绝技,就是可握两枝毛笔,同时画出两枝墨色深浅不同的竹子,且惟妙惟肖。后人公认他是画竹的一代宗师,元代画家李衎说:“墨竹亦起于唐,而源流未审。旧说五代李氏描窗影,众始效之,黄太史疑出于吴道子。迨至宋朝,作者浸盛。文湖州最后出,不异杲日升空,爝火俱息。黄钟一振,瓦釜失声。豪雄俊伟如苏公,犹终身北面。”文中的“苏公”,就是苏东坡。据苏东坡自述,文同教他画竹,秘诀就是“胸有成竹”。

苏东坡说:“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跗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大文豪苏东坡尚且如此崇拜文同,可见文同的竹画在当时的影响之大。当然,宋代文人画竹,并非只是追求形似或神似,而是以竹子为载体,表达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精神。正如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竹轩》中所说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宋代以后的历代画竹者,也无不以此为宗旨进行创作,如元代大画家倪赞在《疏竹图》的题跋上写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这段话,可以说表达了所有文人画家的心声。

至于元明清时期的画竹大家,有李衎、柯九思、宋克、杨维翰、石涛、郑板桥等人,其中郑板桥的名气最大。郑板桥的竹画和竹诗,都有深刻的寓意。(文、图/钟葵)

[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