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承载华侨沉甸甸的家国记忆
2017-07-03 10:21
来源: 深圳商报

侨批——承载华侨沉甸甸的家国记忆

人工智能朗读:
 

张美生专注侨批收藏二十载,近日捐赠侨批档案600多件

▲侨批档案史上最短侨批。(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红条封,侨批封面红白相间,正中为红色。常见于清末、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之后。

“侨史敦煌”、“海邦剩馥”、“媲美徽学”……作为带有深刻的华侨文化符号的侨批,承载着过往华侨与家国之间沉甸甸的记忆。如今正在广东省档案馆展出的“见字如面——张美生收藏侨批书法荟萃展”,是该馆举办的以侨批书法为专题的第一个展览,展出持续至10月。

张美生长期与侨批打交道,20多年来坚持收集、研究与著述,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本次还携带新作《潮汕侨批书法荟萃》参展。作为广东省档案局(馆)民间档案文献协作组成员,张美生向省档案馆捐赠了600多件侨批档案。本次展览以历史发展和书法种类为经纬,从中精选563件侨批进行集中展示。“一封侨批有如一个导游,带领我们重踏华侨下南洋谋生之路,看看他们如何融入当地文化,如何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如何身处异乡仍不忘家乡和祖国,每每读完感动不已。”近日,侨批收藏家张美生接受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记者专访,讲述自己的侨批收藏经历和研究体会。

民间的原生态“草根”文献

“侨批”通俗的叫法是“番批”,也叫“汇款与家书同襟”。侨批档案是来自民间的原生态“草根”文献,具有记载真实、信息量巨大等鲜明特点。潮汕侨批详细地记录了潮人先辈沿着海上丝路下南洋谋生的过程,他们在侨居国打拼、生活,依然心系祖国和家乡,演绎一幅幅华侨与侨属血脉相连、鱼水相依的历史画卷。

此次“见字如面——张美生收藏侨批书法荟萃展”展出的侨批年代远至1906年,近至2007年,横跨一个世纪。据了解,清末至民国的侨批大部分按传统信札格式运用毛笔书写,无论是“自写批”,还是请“写批人”代劳,字里行间都可看出书写者曾经描红临帖下过工夫。与名家书法不同,侨批书法是“草根”艺术,以实用为主,其中不乏难得的民间书法珍品。

张美生介绍,本次展出的侨批有楷书、行书、草书、硬笔书法等,从中可看出百年来侨批书写的沿革。从晚清到上世纪20年代,批信几乎是以毛笔字写的;上世纪30年代起,批信中开始出现极少数以硬笔书写的家书。自此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硬笔字的批信越来越多。到了上世纪60至80年代,批信主要是以硬笔字书写。“毛笔书写越来越少,这种传统的毛笔书写由盛而衰,我们得到什么启发呢?办这个侨批书法展的意义就是宣传传统文化,弘扬侨批精神,展示侨批书法独特的风采与文化内涵。”张美生说。

在他眼中,每一件侨批书法,都有一个故事。不仅字写得好,而且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侨批中,有代写的、自写的,内容有长有短,但无一例外地反映了旅外华侨对祖国、对亲人的牵挂、关心和扶持。它不仅记录了华侨‘下南洋’的艰苦奋斗历程,而且以其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谱写了近代以来潮汕人移民海外而心系桑梓、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华侨精神。”

早期侨批多被当成废纸处理

张美生出生于1964年,广东澄海人,主要从事侨批、抗战、禁毒等历史专题资料及纸币的收集与研究。现担任广东省档案局(馆)民间档案文献协作组成员、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文献征集顾问、广东省领海档案馆顾问、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顾问等,出版有《潮汕侨批赏析》等著作。

“三十年前买侨批,说句心里话,当时我还不知侨批好在哪里。”事实上,张美生收藏侨批始于偶然的机缘。他从1988年开始收藏钱币,主要以停止流通的老人民币和地方钱庄发行的纸币为主。为了收集纸币,需要到各地市县的乡村跟各式各样的“落巷脚”打交道。所谓“落巷脚”,是潮汕人的一种说法,意指“专门收购废旧什物、沿街叫卖的人”。当时在收藏纸币之时,他发现“落巷脚”带有侨批被成捆成捆地绑在一起卖,每捆大概有成百上千个侨批。张美生发现有些侨批上面贴着邮票,样式有趣好看,加上价格又便宜,于是也开启了侨批收藏之路。“当我有空的时候,就看侨批里面写的内容,一看就着迷。”

据学者陈荣煌介绍,当时的侨批多被当成废纸处理掉。潮汕人逢年过节大扫除,就把家里一摞摞的侨批扫到大街上,或者堆在后院一把火烧掉。“落巷脚”收到的侨批,卖不出去的,便淋水湿透,增加其重量,再送到废品收购站处理。而张美生早期买到的侨批,多是从“落巷脚”手中抢救出来的,使其免遭被毁的命运。

 

 

▲红封,全封皆为红色,常见于晚清至民国早期。

▲山水封,其使用时间最长,从上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皆见此类侨批封。

侨批档案史上最长最短家书

张美生将本次展览视为对自己“20多年来收集研究侨批的一次检阅”。“每当深夜静静地展读侨批,就仿佛华侨坐在对面与你吃茶,讲述当年打拼经过的种种不易,听到他们的悲惨之处,我会忍不住流泪;听到他们的爱心和义举,我又看到华侨的家国情怀。侨批体现出他们的奉献精神。”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既有侨批档案史上最长家书,篇幅长达10页,共2.2米长;又有档案史上最短家书,跨洋越海送到侨眷手中的仅有“外平安”三个字。“侨批家书写的是最真实的内容,反映华侨在南洋谋生的不易。”当时“下南洋”的人,踏入异乡,举目无亲,谋职艰难,一开始连自己三餐温饱都成问题。为了及时寄钱回家,华侨都自愿挨苦,不得不先向身边认识的人借钱寄回家。张美生说:“每一件侨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洋谋生者对故里亲人的关照、责任和担当。这在批信中得到充分的诠释。 ”比如,有的侨批是反映华侨在潮汕沦陷时期前后对家乡和亲人安危的担忧,以及如何为抗日战争尽己之力。“有一封批信是潮汕沦陷前从泰国寄到澄海的,当寄批人获悉家乡即将沦陷,而此时又身在异国,不能为国家分忧,觉得愧为男子汉,左思右想,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写信叫他的妻子到乡办学校学习一技:‘上则看护妇女救亡工作,学成之后,替国家尽匹妇之责,下则职业技术,自求生活,亦无不可。’读了令人感动不已。”

此外,还有各色各类的批封亮相展览:通体为红色的红封、红白相间正中为红色的红条封、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封、上世纪40年代渐兴流传至今的航空封等。侨批上可见的各类印章:护封印、吉祥印、商号印、书柬印、地名印等,人们也可于本次展览中一饱眼福。而送批的三件宝(市篮、水布和雨伞)、民国时期的地图、潮汕侨属老照片、以侨批为原型的陶瓷艺术品、旧时书信类工具书等品类多样的展品,亦为本次展览锦上添花。

“值钱”应是为了引起关注

谈及当下侨批的收藏现状,张美生不无感慨:“我经常对人说,现在我买不起侨批了,太贵了。”张美生介绍,全国侨批现有最多的地方是潮汕。福建、梅州、珠三角地区的侨批数量较少。“有人说全国侨批档案已收集到几十万件。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客观,可能把数量说大了,因为有些侨批是重复计算的。我希望研究机构与学界在涉及侨批现有的数量上多作调研,给出较为合理的数字。”

张美生告诉记者,二十多年前,他家里收藏的侨批堆得满屋子都是,当时收藏很容易,到了现在则越来越难,有的侨批经常被乱开高价。“2000年前,我收藏的侨批大约有6万件,后来一大部分出让给研究机构,现所存的不多,但也有上万件。”据了解,近年来,张美生相继向汕头侨批文物馆、汕头大学图书馆、广东省档案馆捐献了一批侨批文物。

随着社会对侨批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渐重视,侨批的市场价格也与之增高。张美生说:“当然,我很愿意看到侨批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值钱’是为了引起关注和保护。”张美生坦言,他希望侨批的市场价格平稳,如此有利于学术机构征集整理研究,能让华侨“下南洋”艰辛奋斗、爱国爱家的精神更好地得到传扬。(深圳商报记者魏沛娜)

[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