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抵近服务保市民安心
2022-03-15 07:4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以抵近服务保市民安心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03月15日讯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张强一夜之间,深圳静了下来。

以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深圳,迅速变成一座“静悄悄的城”。而平素忙忙碌碌、风风火火的深圳市民,则带着复杂的心绪,开启了一段居家抗疫的“慢生活”。

居家,表面看是“意外的假期”,实则“大不易”。一大家子人,特别是有老人、孩子、病人的家庭,突然要从早到晚生活在一起,吃喝拉撒、磕磕绊绊,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一种心理考验。

最直接的考验就是对于柴米油盐等基本生活物资的迫切需求。这些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用品,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动声色”,特殊时期往往凸显强烈的稀缺属性。于是,市民的“迫切需求”容易转化为对基本生活的“不适感”和“不安全感”。

以确定性的行动,对冲不确定性的心理,把影影绰绰的恐慌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正是基于对特殊时期社会心理的深刻认识,对城市运行规律的精准洞察,深圳按下一周“慢行键”之后,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全力以赴保障物资供应,竭尽所能让市民生活一切如常。

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第一时间发布情真意切的《致广大市民告知书》,明确通告:全市米面油、肉蛋禽等食用农产品货源充足、供应通畅、量足价稳。同时,紧急启动《极端情况下农产品保供稳价应急预案》,确保农产品供应万无一失。

“放心,管够!”的铿锵宣告,带着深圳式豪迈响彻朋友圈、社交媒体、大众媒体,久久回荡在市民心中。而这背后的强大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则是这座城市从容按下“慢行键”、启动“慢生活”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舌尖上的安心”无疑是最大的安心,体现着对城市、对政府最深沉、最稳固的信心与信赖。看惯了潮起潮落、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深圳市民,有着足够淡定从容的心态,有着“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良好心理素质,有着对城市近乎天然的信任。

“将我之身托付给我之城”——这种人与城之间同声共气的血肉关系,是这座城市无惧疫情无常的最大底气!

当然,不必讳言,在一个超2000万人口的城市突然按下“慢行键”,对于城市应急保障供应体系的确是一大艰巨考验。当大规模人口急速回归社区和家庭,所考验的就不仅仅是“总量供给”,而是物资供应的可负担性、可及性以及精准化、网格化、抵近化投放能力。

这种抵近服务能力,不应止于“最后一公里”,更应是“最后一百米”“最后五十米”,甚至更近。当此时刻,我们的物资输送半径与市民靠得多近,市民对城市的情感和信任就有多深,我们战胜疫情的合力就有多强。

从城市慢生活“第一天”的情况看,广大市民对物资保障供应系统给予了极大的期许,但高期待值之下,总不免留下“小遗憾”“小失落”。这也提醒着我们,正视市民吁求,理解市民“急难愁盼”,不断优化物资保障供应体系的抵近化服务能力,创造性展开工作。比如,目前已经有小区开设临时摊位,解决“足不出户”与“出门买菜”之间的矛盾。

“慢下来”的生活,让我们格外关心粮食和蔬菜,也让我们更有时间和心情,去打量窗外春天盛放的繁花。请继续相信那些红着眼睛熬着夜的保障人员,相信服务体系以日为单位的迭代能力。经过慢生活“第一天”的磨合和反馈,城市保障供应体系必将更加科学高效精准,让我们在暂时“静”下来的城市中充满勇气和力量。

[编辑:刘诗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