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项重点技术需求在广州“发榜”,呼唤天下英才“揭榜挂帅”
2021-09-26 08:15
来源: 大洋网

581项重点技术需求在广州“发榜”,呼唤天下英才“揭榜挂帅”

人工智能朗读:

大洋网2021年9月25日讯 企业有难题“发榜”,科学家凭本事“揭榜”。9月23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需求集中发布会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成功举办,现场发布581项技术创新需求,1万多名技术专家线上参会,13万人次人次在线观看,呼唤天下英才“揭榜挂帅”。

本次发布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佛山、东莞松山湖、惠州、韶关5个赛事承办城市同步举办。

穗企现场“发榜”解决空中测算难题

在繁华城市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能会导致交通阻塞甚至交通瘫痪。广州知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王晓萍在现场发布一项技术需求,试图通过“基于无人机实施航拍立体成像的地物探测及测量技术”解决这一困境。

“我们面对的难题是:如何把无人机实时传回来的少量照片中,快速执行空三算法,解算相片外方位参数,并在照片中侦测目标的特征点从而重建三维坐标,随后进行测量及应用分析。”王晓萍希望揭榜团队通过3个月的研发,实现在数十秒内估算出目标之间的真实距离与目标尺寸。

王晓萍说,创新是企业在市场中最重要的事情,“非常感谢信中国创新挑战赛这个平台,为企业提供急需的智力支持。”如揭榜顺利,未来,交通警察将利用小型无人机实时估算交通事故中车辆之间或车辆与其他目标之间的距离、车辆的尺寸等,有效提高执法效率和降低因交通事故调查而导致的交通阻塞。

从275家广东企业挖掘需求881项

今年5月,科技部印发了《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的通知》,全面启动了第六届中国挑战赛组织工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高度重视,将中国创新挑战赛列入全省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赛事自今年6月25日正式启动,省厅统筹组织各赛区组委会,通过常态化举办成果路演、企业走访等活动,着力提高挑战赛活动成效,期间,共走访275家企业,挖掘企业技术创新需求881项,其中,广州赛区305项,佛山赛区120项,东莞赛区265项,惠州赛区106项,韶关赛区85项。

本次集中发布581项,从需求分布的产业领域来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主的重点需求分布最为集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58条,智能装备制造产业175条,新材料产业99条,生物医药产业领域70条,节能环保产业66条,现代服务产业13条。此次征集的重点需求除在现场发布外,还将汇编成册定向推送。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重点关注企业需求对接工作,需求分析、解决方案征集、解决方案的评价与对接、现场路演比拼、赛后跟踪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深化服务,促进技术供需两端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广东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广州“发榜”新一代信息技术占419%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下简称“大湾区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代表广州赛区分享需求征集的做法经验。

秦海鸥表示,今年,广州赛区通过积极探索“中国创新挑战赛”与“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揭榜挂帅制技术攻关项目试点工作”需求联合发布机制,联合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走访以进行需求的深度挖掘,持续跟进和发动上届参赛企业,融媒体矩阵多渠道宣传以扩大赛事影响力等做法,征集需求数量和质量均突破新高,五大领域共征集305项技术需求,本次集中发布需求112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41.9%。

与此同时,大湾区中心以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政府+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搭建对接交流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链接国际成果与广州产业对接落地、发起成立广州南山科创基金、首创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板、与高水平研究院深度互动、打造“揭榜挂帅”+创新创业大赛+龙头企业赛等多赛联动模式,导入各方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各类创新要素,打造一个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平台。

接下来,大湾区中心将按需求领域组织专家论证会与对接会,全媒体多渠道扩大赛事影响力,持续推进供需精准对接,形成常态化对接机制。

“卡脖子”技术需求不到10个工作日即被“揭榜”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鹿山新材料”)作为本次发布会的企业代表进行了分享。鹿山新材料是广州赛区重点需求发布企业,8月31日在国赛需求集中发布会上面向全国发布了一项“卡脖子”技术需求——柔性发光显示用光学胶(OCA)产业化技术研究,该项需求也是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征集到的产业重大技术需求。

需求发布后不到10个工作日,就收到来自广州赛区组委会为其对接的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白永平教授的需求解决方案,同时,还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技术团队进行了初步商谈。

鹿山新材料分享到,通过中国创新挑战赛的平台进行“需求张榜”,向全国的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团队征集解决方案,对加速企业在这一关键核心技术上的产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项技术的突破对于实现OCA产品的“进口替代”,将极大地助力我国在光学材料核心技术上产业化进程。

专利产业化对接需经历“10步曲”

发布会上,大湾区中心与广东派富湾创知识产权有限公司(下简称“派富湾创”)联合发布了《粤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及模式分享报告(2021)》。该报告通过对大湾区部分典型科技成果转化成果案例从孵化到成熟的过程跟踪和模式梳理,分析了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点优势,包括地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研优势、营商环境优势等。

派富湾创董事长严圣分享报告研究成果:科技成果从高校、科研院所到企业,从专利设想、技术验证到产品商品,需要经过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和“微笑曲线”,以及穿过“死亡谷”,实现专利产业化或商业化的技术供方和技术需方对接前奏“10步曲”。

报告提出,科技成果源头是多样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大湾区具备产业资源、科技资源、资本资源和高端服务资源这四大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市场应用,才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周延周教授从高校的角度分享“从科技成果研发源头是走向企业是一条非常困难的道路”,但通过本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平台,在实地走访企业和挖掘需求中,能精准获取企业在技术创新需求中的“一手”信息,进一步拉近供给方与需求方距离。(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方晴 通讯员 姚诗诗)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