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碳排放是宏大叙事也是日常生活细节
2021-09-06 08:28
来源: 晶报

社论:碳排放是宏大叙事也是日常生活细节

人工智能朗读:

9月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我国首个生态环境保护全链条立法。同时,也是全国首个立法明确应对气候变化具体措施的法规。它的一大亮点,就是增设了“应对气候变化”专章。

深圳为什么如此重视“应对气候变化”?

这是因为,在环境问题中,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最紧迫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据了解,2011年至2020年是全球有器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10ppm,为近80万年以来最高。联合国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指出,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所有地区都将面临气候变化加剧的考验。

也因此,《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对深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迫切需要通过立法解决的问题,提前做出了制度安排,明确职责、创新举措和压实责任,这也是深圳接轨国际规则体系、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体现。

应对气候变化最迫切的任务就是降低碳排放。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所谓“碳达峰”,指的是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指的是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

此次《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就将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权交易纳入其中,成为核心内容之一。比如,建立本市碳排放管控机制、制定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标准、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等。

我们也要看到,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不只是一种宏大叙事,也和每一个具体的人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秉承低碳生活理念,以日常生活细节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这样的宏大愿景。

自发的“碳中和”行动,在深圳处处可见。今年3月27日“地球1小时”活动期间,深圳不少居民楼、写字楼纷纷熄灯。深圳供电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地球1小时”期间,深圳全市用电量比上1小时减少71.49万度,相当于节约标煤233.7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10.99吨。

数据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替代自驾出行,每公里可以减少0.25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每人每年可以减少约13千克二氧化碳排放。若按市民1年出行3万公里计算,那么,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这两项,市民1年即可减少7513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做到人走关灯、一水多用、按需点餐不浪费;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这样的低碳生活方式,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将产生巨大的绿色效益。

深圳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与此同时,这座城市还有着低碳生活的风尚。相信,《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实施,也会让这样的风尚激荡在更多人的心中。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