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故事”如何在童书中复活?
2017-05-31 09:5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中国老故事”如何在童书中复活?

人工智能朗读:

 

 

 

图为孩子们在深圳书城看绘本 齐洁爽 摄

丑小鸭、白雪公主、穿靴子的猫、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说起西方经典童话人物,不少孩子可谓如数家珍。经过影视动漫、儿童舞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这些流传了数百年的故事更是历久弥新、风靡全球。可是,说到中国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孩子们知道几个?家长们又知道多少?

又一个“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在提振文化自信、复兴传统文化等相关话题热潮涌动的当下,包含丰富历史知识和民族情感的“中国故事”如何才能被更多的孩子所看见,成为不少人深思的问题。

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儿童作家和出版业人士,试图剖析中国式童话遭遇“难产”的深层原因及发展现状。

●民间故事大都沉睡在学术图书馆

在深圳中心书城的少儿书店,课外读物书架上国外绘本占据了主流。当记者以“民间故事”作为关键词登录检索系统时发现,这类书目不超过15种,其中不到10种属于儿童读物。相比起成百上千种的绘本,这些“中国老故事”的确少得可怜。

记者对身边的家长朋友做了一个小调查,情况也大同小异,大多数孩子的书柜最多只有一两本中国民间故事集。即便提及率最高的台湾汉声出版社《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出版距今也超过35年了。

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田螺姑娘、阿凡提的故事……对于很多孩子甚至家长来说,中国的民间故事长期以来都是从长辈口中、从故事选集中零星接触,与西方童话的普及度不可同日而语。

“对专业的研究者来说,这些民间故事并不是‘零星散落’的,相反有不少学者做过系统的收集整理工作,比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但这些丰富的民间宝藏大多没有成为活的故事,没有来到孩子的枕头边、眼睛里。”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儿童文学研究生导师常立这样说。

几位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学者告诉记者,“童话”指民间故事中深受儿童喜爱的那类幻想故事。“五四”时期曾经有一股民间故事收集整理热,包括周作人、赵景深等人都参与其中。还有人以“林兰女士”为名收集了1000多个故事,这是第一次有意识地为儿童进行的收集和整理。

然而最近几十年来,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大多停留在学术研究领域,被储存在图书馆里,因此在童书市场方面影响较小,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没有好的文本、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把民间故事改编影视动漫各种艺术形式更是无从谈起。

●中国缺乏格林兄弟这样的“重述者”

风靡中国的法国儿童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

一些家长坦言,传统文化的滋养很重要,但他们更愿意为孩子选择四大名著等经典读本,而非良莠不齐的民间故事,最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故事的价值观都与当下相去甚远。

资深媒体人皓文妈妈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她说,能进入儿童视野的民间故事读物本来就十分有限,总体感觉说教意味太浓、脱离当代生活,有些故事甚至“三观怪异”,不放心给孩子读。

“我们缺的是像格林兄弟、卡尔维诺、安吉拉·卡特一样,以一个人、一支笔、一颗心来面对中国故事的创作者。”常立说,中国像董均伦这样的优秀整理者太少太少。

他认为,长久以来中国少有创作者以个体行为来做民间故事的重述改写工作,可能是因为长期以来的一个误解:误以为民间故事应该原汁原味忠实记录,才是其价值所在。

“何况对于整理者来说,一是耗时耗力、难度大见效慢,二是这项工作本身需要研读大量文献,有些环节类似于学术研究,多数作家更喜欢自由的创作而不是枯燥的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华也认为,中国缺乏像格林兄弟这样既是作家也是学者的人物。“早期的《格林童话》也有暴力、色情等元素,之后根据社会反馈、儿童需求多次修改,经历长期的动态过程才发展到我们看到的版本。而中国没有做到这一步,在西方风潮来袭后,又引进了大量西方的童话。现在学者们都为此深感遗憾。”

●重述中国故事,需要“孩童的心灵”还需要“时代的眼睛”

《中国故事》

让更多的中国故事重新被看见,已经成为不少儿童文学研究者和创作者的共识。怎样才能重述好中国故事、让它们在童书中复活?一些家长包括图书出版界的专家都不约而同地举了各种国外绘本的例子,希望中国的重述者真正写出童心、童真、童趣。

近段时间,由乡村女教师一苇重述的《中国故事》就在文化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苇花了10年时间,把收集来的上万个民间故事精选出243篇,重述改写,结集出版,目前刚出版了第一卷81篇。

她说,自己编写好的民间故事都要先讲给学生们听,在孩子那里“通过”了才能定稿。在她看来,孩子对故事有一种“天然的评判力量”。“孩子们不爱听‘小鸡崽哭着走回家’这样的概括叙述,他们要听:吱呜呜……吱呜呜……,小鸡崽一边走,一边哭,眼泪滴滴嗒落在路边一坨牛屎上。”她用书面语言编写,再用口头语言校正、润饰。

如果是为了学术研究,那么传统故事的价值观就不必调整,因为正可见出过去人的观念、欲望和心灵。但如果为了在当今的儿童读者中广泛传播,就要去芜存菁了。

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常立目前就在进行重述林兰童话的工作。“林兰女士”是民国时期的虚拟人物,几位知识分子以此为名征集民间故事,常立在自己的书中就把林兰设定为讲述整本书的“故事奶奶”。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常立要求自己在重述中呈现最特别、最典型、最具文学性的民间童话,并调整了部分传统故事的价值观。这也体现在他重述的其他民间故事中,“比如民间故事中经常有人吞吃秽物治病或成仙的情节,主要是为了表达人物的特立独行,放到今天就不妥了。所以我在重述《壶公》《何仙姑的故事》时分别把秽物改成了另有含义的蘑菇汤和咸豆浆,在另外几本‘八仙的传说’中也做了调整,希望儿童读者可以放心读我的故事,不必对自杀成仙、偷窃成仙、斩杀兄弟成仙等情节的价值观顾虑重重。”

“重述中国故事,既要体现出民间故事所包含的‘民族精神’、集体无意识,又想不失个人的文章风格,在他人和自我、传统和现代、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平衡上,非常难把握,但值得去做。”常立说。(记者 杨媚)

[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