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交易就是硬道理
2024-05-27 08:00
来源: 深圳商报

评论:交易就是硬道理

人工智能朗读:

本报首席评论员 胡蓉

买买买、签签签……今年的文博会场馆内外,到处是消费兴旺、签约繁忙的景象。

展会还没结束,很多货架就已经卖空了,参展商喜笑颜开表示明年还要再来;有代表团通过推介会签署了多项重要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约2000万元;外国客商也收获满满,爱丁堡市市长罗伯特·阿尔德里奇透露,在头两天的商业洽谈中记满了非常有用的联系人信息……文博会的成功还让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受到青睐,电视剧《繁花》出品方——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阅文集团、泡泡玛特等公司都表示有意在深圳布局。

交易,就是展会的影响力;促进交易,就是做强展会的影响力。

对于把“交易”二字写入展会名称的文博会来说,更是如此。本月15日举行的本届文博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就透露,今年的文博会将重点围绕“六个聚焦”、实现“六个提升”,其中之一就是聚焦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提升展会市场化水平。

为此,本届文博会多措并举,不仅将推出百余场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订货会、招商会、推介会、投融资项目对接会等,还广泛与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头部直播展开合作,为文化产品的推广销售和对接海外市场打开新渠道;不仅设立了“文博会礼物”展示区,方便扫码购买,还在展馆内设置采购洽谈活动场地,让采购商与参展商现场对接需求。从反响看,文博会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为什么交易被如此看重?

因为交易,就是吸引参展商的硬道理。“在商言商”,对参展商而言,展会是否值得一来再来的标准非常简单,无论一个展会的展场面积有多大、服务有多好,最终还看有没有真金白银的收益、有没有令人心动的商机。

交易,也是检验文博会平台功能的硬道理。任何一个展会,都会以撮合供需、配置资源为目标。截止到第十九届,文博会累计成交额已超过2万亿元。文博会之所以能取得“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地位,就在于它的撮合更精准、配置更高效。

交易,还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硬道理。中国有五千年古老文明、有无数文化瑰宝。要想在当代社会让它们得到继承和发扬,产业化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只有把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嫁接、相融合,创造性转化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人们才能在生活中时时感触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时被滋养,才能构筑起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