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文博会:中医药文化大会道地药材县长高峰论坛暨中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举行
2024-05-26 12:00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4文博会:中医药文化大会道地药材县长高峰论坛暨中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举行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5日讯(记者 张俊达)5月24日,由全球商报联盟、香港商报共同主办的2024“医耀华夏—中医药文化大会道地药材县(市/区)长高峰论坛”暨“中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次大会作为深圳市文化产业博览会非遗馆的重要活动,在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服务贸易联合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指导支持下成功举行,为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树立了牢固的文化自信。

image.png

全球商报联盟主席、香港商报社社长丁时照,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保健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分会会长叶祖光,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其成,广东省养生文化协会会长、原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孙晓生,香港注册中医学会林蓓茵副会长,澳门中医药学会石崇荣会长及内地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研究机构、医药连锁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大湾区媒体营销联盟等40家国内外嘉宾及媒体200余人到场参加。

本次盛会旨在弘扬中医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活动涵盖老字号、文化故里、国医馆、针灸、药食同源、养生保健、道地药材、传统技艺创新。

中医药历史悠久,起源于远古时代,被誉为世界医学鼻祖。华夏五千年文明中,涌现出众多名医,留下众多经典医学著作,为中华民族健康与世界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影响广泛。2019年,世卫大会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中医药章节,标志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屠呦呦教授研发的青蒿素成为中医药对外交流的名片。

中国已与多国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支持建设中医药中心和服务出口基地,筹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展现文化自信。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重要产业聚集地,对接国际,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锚定世界湾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丁时照在致辞中表示,中医中药是中华瑰宝,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多次对中医药事业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香港商报多年来始终履行媒体社会责任,肩负时代使命,一直持续关注并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已连续三年举办中医药系列高峰论坛,在业界广受好评,在用户中拥有金口碑。此次举办“中医药文化大会道地药材县长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是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促进道地药材种植及产业发展,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赓续和发扬。

image.png

全球商报联盟主席、香港商报社社长丁时照致辞

丁时照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点打造的中国中医药产业新高地,产业集聚地,2023广东省还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借助大湾区优势使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开启了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为此,丁时照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一是深化区域合作,让产地和市场紧密结合,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紧密互动;二是引入港澳优势资源,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三是加强标准制定和质量控制,让品控走向精细;四是强化科技引领,用现代科技赋能中医中药;五是共建产业园区,加强企业资源集中度。丁时照强调,今后香港商报将继续发挥“国际朋友圈”优势,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走向海外,为中医药国际化贡献力量。

敢想 敢做 实践创造新机会

李大宁在致辞中表示,2024“医耀华夏——中医药文化大会道地药材县长高峰论坛”作为第二十届文博会的重要活动,是中医药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不仅加强了大湾区与内地的联系,更架起了对外沟通的桥梁,推动中医药对外展示,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image.png

李大宁强调,内地药材资源丰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广阔。他呼吁各地政府、企业及协会加强合作,发挥优势,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合作模式,提升中医药产业质量。他强调,在数字化、资源整合及政策支持下,中医药产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应勇于探索、敢想敢做,总结经验,实践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中医要生活化 时尚化 数智化 国际化

张其成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高峰,文化为体,医学为用。中医药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亮丽名片。道地药材是在一些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产生的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药材的代表,有的已经成为当地的地理标志。

image.png

张其成强调,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与中医药紧密结合,能成为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中医发展不仅要守正,更要结合新趋势、融入新时代,要生活化、时尚化、数智化、国际化。

重视中医临床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叶祖光提到,中药注册新分类包括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前三类均属于中药新药,中药注册分类不代表药物研制水平和药物疗效的高低。

image.png

叶祖光认为对中药实施附条件审批应优先针对严重危及生命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以及已有疗效数据的药物。同时,鼓励中药在重大疾病、传染病、罕见病防治等创新方面发挥作用。此外,中药新药研制应强调临床价值,注重临床获益与风险评估,发挥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建立中医药信息库 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孙晓生指出,中药材种植与养殖涉及第一产业。发展时应保护农民利益,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种苗、肥料等支持。发挥中医药知识培训的科技人员指导作用,采取科技组织或专家加农户的有偿服务方式。同时,应坚持生产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就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产业,促进第二产业发展。

image.png

孙晓生表示,中药材就地加工可涵盖原生药材和中药饮片,还可深化发展至中成药、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及卫生用品等生产基地。中药生产加工工业是科技密集型产业,需组织多学科科技人员协作,开发市场适销的名牌产品。同时,应建立中医药市场信息库,掌握市场动态,引导种植养殖,调整药材品种与规模,健全营销网络,适应市场需求。

中医药产业发展 离不开道地药材支撑

唐贤敏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论坛旨在交流中医药产业发展经验,共同探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image.png

唐贤敏强调,中医药产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道地药材,好药材是好产业的发展基础。要加强对道地药材的保护和支持,让道地药材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打造出更多中医药康养好产品,让大众享受到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成果。

八项大奖颁发 齐力共兴中药产业

在最重要的颁奖环节,总共向八个县市、企业颁发了荣誉牌匾。其中,江西省樟树市荣膺“2024年度杰出中国药都”;李时珍故里湖北省蕲春县荣膺“2024年度中医药杰出文化圣地”;甘肃省渭源县荣膺“2024年度中医药开拓创新杰出贡献奖”。

image.png

黑龙江省济仁药业有限公司荣膺“2024年度中医药文化传承杰出贡献奖”;广东新宝堂制药有限公司荣膺“2024年度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济世堂陈皮荣膺“2024年度中医药杰出老字号品牌”;黑龙江圣大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荣膺“2024年度中医药道地药材杰出贡献奖”;甘肃省渭源县会源药业有限公司荣膺“2024年度中医药道地药材杰出贡献奖”。

(本文图片由香港商报提供)

[编辑:熊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