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业文博会上秀绝活 让馆藏文物变得触手可及
2024-05-26 10:1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高科技企业文博会上秀绝活 让馆藏文物变得触手可及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裸眼3D大屏展现文物细节、全息显示实现立体成像、三维技术构建数字博物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科技范儿”。在本届文博会上,科技企业带来最新黑科技大秀绝活,让原本深藏于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变得“触手可及”。

● 裸眼3D生动呈现生肖兽首

在粤港澳大湾区展馆中,臻像科技的展台前放置着一块光场显示屏,站在这块特殊的屏幕前,3D立体感十足的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立刻呈现在记者眼前。在臻像科技光场显示技术的加持下,文物器件呈现出了自然逼真的3D效果,就好像身处博物馆看到了实物。

3D显示如何实现?臻像科技市场经理朱明勋介绍说,“通过我们自研的复合光栅,光场屏可以将不同视差图的光线‘折射’到不同方向,形成多个连续、密集的视点,因为重构了完整的光场分布,所以画面含空间深度信息,具有立体景深感。”

朱明勋表示,臻像光场全息技术弥补了市面裸眼3D显示设备存在观看视角小、显示深度不足等问题,突破行业技术瓶颈,最高可以实现100度立体视角和100厘米立体深度,极大突破现有产品的显示效果。

“与传统的2D显示相比,裸眼3D显示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文物信息。通过本次文博会的展示,我们希望在技术与文化上做融合,用逼真的视觉体验推动文旅行业蓬勃发展。” 朱明勋说。

● 全息显示技术引发围观

利用高速旋转的风扇,呈现出清晰的立体影像,在前海展厅内,全息科技展出了黑科技满满的显示效果,引发观众围观打卡。

记者看到,该公司展出的全息显示设备在外观上就像一个有着四片扇叶的风扇,在扇叶的正面灯珠一字排开形成灯带,背面则安装了用于控制的芯片。全息科技市场负责人肖海表示,我们把这一显示技术称为“全息彩虹圈实现的显示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眼视觉暂留效应,通过高密度排布的LED发光灯条高速旋转成像,在看不到任何屏幕的情况下,形成立体感强、效果震撼的成像效果。

“一个全息彩虹圈的能耗相当于70瓦的灯泡,我们也可构建多个设备的组合,以此呈现规模更大成像效果。”肖海表示。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文博会,每天都要接待不少客商的咨询、进行合作洽谈。文博会为我们企业搭建了利用高科技赋能传统企业的平台,也帮助我们很快积累起用户口碑。

周末期间,市民带着孩子在文博会13号馆与虚拟人交流。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 足不出户即可逛遍博物馆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与文博的热情愈发高涨,“博物馆热”悄然兴起。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推出数字观展功能,可你知道线上博物馆是如何构建的吗?

在本届文博会上,来自珠海的四维时代展示了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景三维相机系列产品。正是基于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微米级别三维数字化技术,高度还原的数字化文物才得以呈现于虚拟世界中,再通过虚拟漫游系统,用户就可以足不出户线上游览博物馆了。

四维时代项目经理陈超杰表示,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传播的探索实践,已经为国内外116家博物馆的5000余个云展览、10万余件三维文物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同时为全国300多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纪念馆完成三维数字化保护工作,其中包括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古田会议纪念馆等红色基因库的高精度数据采集和结构化存储。

陈超杰说,他们已经参加了五届文博会,深圳有着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每次来都是收获满满。今年参展,公司已经与不少来自全国各地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达成了合作意向,他们会在三维数字化技术、数字孪生、实景三维新型测绘技术继续发力,让中华优秀文化“活”起来。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