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数字赋能“顶流”款源源不断
2024-05-25 09:2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数字赋能“顶流”款源源不断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数字技术不仅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正成为推动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文博会上,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文化产业,业态融合不断深化,以新质生产力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成为了很多展区展示的重点。同时,不少数字技术机构和企业主动奔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让人们看到“数字技术+文化”的美好前景。

新技术拉动文化产业新流量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下一句是什么?”在来画科技展台,观众正兴致勃勃地与AI相框里的“苏轼”对词;在云天励飞展位,数字诗人“李白”根据观众现场出题作诗一首,围观人们莫不啧啧称奇。

在本届文博会,人工智能、VR/AR、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应用随处可见,让观众流连忘返。

一款会说话的AI相框,成为本届文博会的“顶流”。只需上传一张人像照片和一段声音素材,就能生成爱因斯坦、蒙娜丽莎、莎士比亚、苏轼等数字人,还能讲50多种语言。

来画联合创始人全倖慧表示:“参加文博会等展会时,我们的AI相框常被‘疯抢一空’,因为文化属性不同,会出现不同的需求,形成出其不意的‘爆款产品’。”

传统画框变身展会“显眼包”,其背后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拓宽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和创新路径。

全倖慧告诉记者,今年推出的这款AI相框在海外已经售卖了上万台,不仅挂入了阿布扎比皇宫,还作为国礼被皇室馈赠给远道而来的贵客。

“文化+科技”绽放文化产业新魅力

“我想去南极,那里有拖拉机吗?”在9号展馆福田展区,一位小朋友正在和一只棕色毛茸茸的玩具小熊对话,经过一阵畅聊,他们很快变成了“好朋友”。这只可爱的毛绒小熊是深圳市亿家亿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AI毛绒玩伴“爱小伴”。

亿家亿伴创始人郭志告诉记者,亿家亿伴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的产业化项目。依托研究院开源的“封神榜”大型语言模型,致力于打造为3-7岁儿童提供集娱乐、情感陪伴与学习支持于一体的“数字生命”,让人工智能以毛绒玩伴为媒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孩子的好玩伴、家长的“神队友”。

在文博会上,人们不仅能看到文化项目在数字赋能后结出的硕果,还能看到科技企业、研究机构推出的新奇有趣的文化产品。科技与文化“双向奔赴”,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AI+文化,创意无限。”云天励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一款AI相框搭载了“云天飞书”多模态大模型,可广泛运用于政务、金融、医疗等场景的服务助手,以及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党群等讲解助手,或是陪伴空巢老人,制作明星周边等。

数字迭代创造文化产业新价值

“接听电话懒得动手?那就点点头,AI体感操控轻松又简单。”在文博会9号馆,全球首款开放式Cleer AI耳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体验,频频获赞。

Cleer品牌相关负责人说,这款新耳机刚推出不久就带来文博会展示,因为公司非常看好文博会这个国际化平台,希望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打响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逐渐强化的数字技术的加持,“数字技术+文化”模式有了更多新的可能。目前,AI毛绒玩伴“爱小伴”不断迭代其产品,并和上下游IP合作,由科技公司跨界文化产业,与深圳IP奶龙洽谈合作,让“爱小伴”吸引更多粉丝的关注和喜爱。文化IP+数字技术迭代背后,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拓展新业态,文博会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风向标。从文博会上推广开来的“文化+”新模式,让中国文化产业不断突破固有边界,引领着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为中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

[编辑: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