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文化力量乘“数”而上 产业融合向新求质
2024-05-22 11:0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龙华:文化力量乘“数”而上 产业融合向新求质

人工智能朗读:

“1+6+5”阵容亮相文博会,展示高质量高颜值文旅发展新成果

观澜古墟分会场开展古墟演艺秀、文艺画作展销、“名家签售”古墟专场、古墟文创夜市等活动。

国际钢琴博物馆(筹)。

千余架无人机化为“巨龙”在龙华腾空飞舞。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吴禾昆)鹏城初夏,凤凰花开。万众瞩目的第二十届文博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前沿的创新科技在这里交融,迸发出绚烂的光彩。

作为深圳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沉淀的文化大区,近年来,龙华区以“数字化”为纲,全面推动文体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本届文博会期间,龙华“文产天团”将以“1+6+5”的阵容精彩亮相,通过文博盛会,促进文化、旅游、商业深度融合,全面展现龙华传统文化和数字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激发辖区文旅消费新潜力。

“数字龙华”文博舞台绽放光彩

赏观澜版画、穿大浪服装、坐红木家具、用永丰源瓷器……四大特色文化品牌闪亮登场,彰显龙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透明屏幕、3D打印机、智能手表、高速扫描仪……先进数字装备云集,数字赋能彰显龙华文化产业强劲发展实力。

本届文博会,龙华区主会场设在会展中心15号展馆(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约390平方米的展位面积,从多维度、多角度展示龙华区独特文旅魅力。

以“文旅融合 数创未来”为主题,龙华区主会场现场设置三大板块。其中,“数字赋能”板块,云集辖区先进数字装备,传达“数字赋能高品质生活”的新兴理念;在“文旅融合”板块,则以龙华独有的形式展示版画基地、观澜古墟、观澜湖度假区等丰富文旅资源及观澜湖海洋馆、ifly风洞等热门文旅企业,让观展市民深入了解龙华;打造“特色文化”板块,龙华还在现场展出辖区版画、服装、红木、瓷器四大特色文化品,展现龙华独特文化底蕴。

在主会场,龙华本土数字“黑科技”将组团亮相。

深圳市正隆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3D扫描仪技术,完整复制“三维数字版”文物,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复杂的历史概念,还能够用于实践,在不接触文物本体的情况下完成对文物技艺的研究,充分展现“文化+数字”的发展成果。

深圳光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则展出利用自主研发技术打造的“透明显示屏”产品,运用光子透明芯片显示技术制造的光子芯片透明屏,可以把汽车前挡、天窗、侧窗玻璃,变成高清、亮丽的透明大屏显示器,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通过车规实验的智能驾舱透明显示产品。

充分展现“首店经济”“超级商圈”带来的“商贸+旅游”内在活力,本届文博会,龙华区主会场还引进开市客参展。作为华南首店,开市客在龙华开业当天,会员开卡数量超14万人,居全球第一,其中超过10%为香港顾客开办。不少旅行社将开市客加入了旅行线路,带领香港顾客一边游玩,一边购物,开市客和周边商超俨然成了一个个新颖的“旅游景点”。

展现龙华文创的创新活力与无限潜力,龙华主会场还展出知音文创、纷沃文化、德馨童娱等丰富多样的原创IP产品。其中,深圳市德馨童娱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落地龙华区以来,依托独特的内容+产业的IP孵化打法,出品了《钢铁飞龙》《变形联盟》《吼吼龙守卫队》等优秀影视作品,成功打造多部中国纯国产动画的头部作品。

数字新兴业态崛起 原创活力展现龙华品质

逛国潮文化嘉年华、古墟文创夜市,看动漫COS表演、开心麻花经典喜剧展演……本届文博会上,龙华在大浪覔文化创意园、观澜湖艺工场、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观澜古墟、锦绣科学园和观澜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区设置6个分会场,让观众在传统文化与新潮文化的碰撞中,享受魅力无限的文化融合之旅。同时,龙华还将展出AI工业旅游路线路演、虚拟现实影像技术展、AIGC主题艺术展等5项配套活动,以新技术为纽带,借数实融合打开创意世界,为市民带来一场场数字化视听盛宴。

突出文旅融合。龙华立足辖区文化资源进行探索,分会场、配套文化活动地点包含观澜古墟、上围艺术村、鳌湖艺术村等文旅资源丰富的特色古村落,每个古村落借着“文博会”开展主题活动,焕发出新的魅力。其中,观澜古墟分会场开展古墟演艺秀、文艺画作展销、“名家签售”古墟专场、古墟文创夜市、龙华文创设计产品联展,焕发来自百年古墟的独特魅力;上围艺术村聚焦虚拟现实影像技术,开展虚拟现实影像技术展、上围艺术村影像及数字文创交易会等活动;鳌湖艺术村则以“视界交融”为主题,开展文创设计及签约项目展及奖项评选。

彰显数字力量。龙华区积极探索数字创意赋能文化产业,展示数字创意产业最新技术和应用场景,营造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环境。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分会场紧密结合AI热潮,将展示以AIGC为代表的智能应用程序对文化创意领域的冲击与变化。锦绣科学园以“未来价值”与“未来产业”为触点,将举办1+N展示与交易、项目路演、战略签约+产业对接+成果交易等活动,并成立“新质生产力促进联盟”。美联红木艺术博物馆将举行“深AI文旅 数字赋能”配套活动,通过AI技术与实物的相互配合,展示文旅产业的创新成果,邀请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的文化旅游行业代表和AI人工智能实验室专家,共同体验龙华特色的文旅产品和工业旅游线路。

展现龙华品质。龙华区还将组织策划多种具有中国特色、展现龙华品质的活动,全方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澜湖艺工场分会场以国潮为主线,举办国潮嘉年华、国潮文旅行、国潮艺创节、国潮文博荟等系列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深圳开心麻花红山剧场将开展经典喜剧开FUN周;观澜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区将开展“数字红木·智领未来”——中国深圳国际红木订货会、深圳市第十一届红木艺术品慈善拍卖会、历届全国雕刻大赛获奖作品暨红木雕刻艺术品巡回展等分会场活动及“千年佳木 匠心独具”配套文化活动。

凸显原创活力。近年来,龙华区的原创IP产业不断壮大,逐步显露出内容创作的核心价值。大浪覔文化创意园分会场将以“动漫创未来——龙华区首届动漫文化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多个知名IP版权商、重点出版社等,开展为期十天的交易展示盛会。

文旅融合火“出圈” 激发消费新活力

百年古墟一朝新生,重新“开业”迎客,带动了一拨拨打卡热潮;“红胖子”为龙华加“游”,10条高品质城市漫游观光龙华特色文旅,打通龙华特色旅游“最后一公里”;千余架无人机化为“巨龙”腾空飞舞,全网阅读量破2亿,让龙华“火”上热搜……自2023年以来,龙华区文体旅深度融合、“爆款”频出,文旅市场消费动能强劲。

工业旅游以“数”先行。近年来,龙华旅游市场热力迸发,在原有两条省级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基础上,龙华适时推出第三条数“智”龙华旅游线路,以科技感、互动感和独特的观赏性吸引游客畅游。此前龙华通过市区联动,成功举办了广深珠旅游联盟旅游推介会,打造工业旅游全市标杆,同时建成全市首个多功能工业博物馆群——“大国工匠”博物馆群。不仅工业旅游旺,龙华还致力构建多元融合运营生态,2024深圳时装周春夏系列开幕首秀、“红木精品展+观光体验”等活动,让游客“一站式”收获观展、购物、美食等多重体验。

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深港“双向奔赴”也为龙华带来文旅新机遇。去年,龙华区多措并举,加大与香港在文化、旅游方面的交流、互促,接连举办了“深港潮玩节”等10余场文旅活动,开通了福田口岸到龙华商圈的免费接驳巴士,并赴香港开展文旅推介会,持续推进深港融合发展。

以文旅“火”、人流“旺”带动消费“热”。据统计,2023年,龙华区全年旅游收入约44亿元,同比增长55%,旅游人次约640万,同比增长78%。

赛事引流,全面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龙华还利用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带火场馆周边商贸、酒店市场。今年清明假期,龙华区共接待游客35.0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2024年全国室内跳伞冠军赛等热气腾腾的体育大型赛事为龙华汇聚“满满人气”。

发力“低空赛道”,打响品牌名片,今年龙华区还计划推出低空飞行观光体验项目,打造“天空之城”IP,同时打造观澜河—古墟水上游览线路,形成水域观光“休闲游”、水上娱乐“体验游”多元业态,打造“水文化”新名片。构建文旅消费“新夜态”,龙华还进一步丰富夜间演出市场,在各大商圈、各大场馆推出晚间音乐表演、艺术展览、星空露营等多元文旅活动,引进杭州X秀、上海“Sleep No More”项目,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打造龙华工业旅游示范点,做强“工业旅游+艺术”,2024年,龙华还积极推动玛丝菲尔等品牌企业建设时尚美学与奥特莱斯双中心,打造集文化、购物、消费、体验为一体的工业旅游综合体。同时,促进“工业旅游+研学”,连接辖区优质企业和教育资源,推动工业旅游与研学实践深度结合,重点围绕服装设计、数字制造等特色场景,研发打造一批精品研学项目。

数字赋能产业升级 文旅融合持续升温

近年来,龙华以“政策”“空间”“引流”为抓手,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在2023年的文博会上,龙华大放异彩,50家企业、超100件文创精品亮相,主、分会场及配套文化活动整体交易额超32亿元,全面展示“传统文化+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魅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力龙华文体产业发展节节攀上。去年,龙华新引进艺博堂、古德菲力、方与圆展览等4家优质企业,为龙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心针,四家企业每年新增营收预计超6亿元。同时,位于龙华区的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大生体育、奥之星、威尔古德、盛世星光4家企业年度纳统。

通过“赛事搭台,产业唱戏”,龙华还相继举办了2023中国网球巡回赛系列赛—企业家联赛、2023中国(深圳龙华)露营大会等活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构建相关产业链条。

据统计,2023年,龙华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总额达6.78亿元,同比增长超2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紧握文旅产业升级“一个主线”,今年以来,龙华文旅融合持续“升温”。通过打响大浪时尚文旅名片,成功打造龙华工业旅游示范点;以“工业旅游+艺术”模式,龙华推动玛丝菲尔等品牌企业建设时尚美学与奥特莱斯双中心,将打造集文化、购物、消费、体验为一体的工业旅游综合体;以“工业旅游+研学”模式,龙华还重点围绕服装设计、数字制造等特色场景,研发打造一批精品研学项目。

为做优数字文化产业,今年龙华将构建“1+10+30”文化产业矩阵,力争推动1至2家企业上市,增加10家四上企业,引进和培育30家具有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实现全区数字文化产业营收超百亿。同时,深化紫荆文化战略合作,推动大漠大、知音卡片等区内重点文化企业“扬帆出海”。

深化大型体育赛事引流模式,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龙华还强化与壹方天地、星河ICO等商圈联动,坚持利用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开通接驳巴士,设立取票点,推出“观赛住宿地图”,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带火场馆周边商贸、酒店市场。

提升产业政策效能,龙华修订数字文化产业政策,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纳入扶持范围,用好产业资金,实现精准扶持。

擦亮文体惠民品牌 点亮城市地标名片

赛事“磁场”,龙华“聚光”。近年来,龙华区高水平构建龙华文体品牌体系,一批文体品牌活动“月月皆精彩”,诸多重磅级活动、赛事为龙华引流,掀起一浪浪热潮。

去年,龙华文体以一场高规格的国乒联赛总决赛“谢幕”,15位世界冠军齐聚龙华,三天六场赛事吸引了近30000人线下奔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通过线上“吸粉”,观看量超1亿;世界读书日,龙华邀请樊登做客举办年度演讲,网络点击率超5亿;亚音盛典、CBA常规赛(深圳赛区)、中国乒超联赛总决赛等热门赛事更是“一票难求”。

除了各类活动、赛事,龙华文旅融合也为经济发展推波助澜,把观众对文体活动的热切关注,转化为“留量”。一年近万场次文体惠民活动,惠及群众超500余万人次。数字的背后,是龙华持续以文体惠民点亮群众幸福生活的写照。

一年来,龙华区推出全民美育大课堂、“故事魔法师”“二十四节气”名家讲座、青工文体节、“龙华杯”体育系列公开赛等文体惠民活动,打造龙华舞剧季、龙华戏曲节、龙华国乐周等精品演出品牌,引进10余项国家级精品剧目并对公众免费演出。开展舞蹈、乐器、声乐、篮球、马术、冲浪等各类文体公益培训,约7000课时,惠及群众约12万人次。

名家荟萃,龙华添彩。龙华新“动作”不断,引进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策划人及音乐制作人何沐阳,文化名家何沐阳工作室正式落户。文化名人王蒙、王晓鹰、余世存等先后走进龙华,广撒文化种子;依托体育名家柯洁工作室、罗洗河工作室开展首届“柯洁杯”青少年邀请赛、“龙华百局杯”围棋大师邀请赛,引进第33届中国围棋名人战“落子”龙华……文体名家以自身的文体资源和所处的文化咖位优势,正不断助力龙华打造专属的城市文化新IP。

城市新地标,亮出新名片。去年,继深圳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后,相邻而立的深圳图书馆北馆也敞开大门,迎接八方宾朋。市两馆的落成并投用,为龙华人带来了高颜值且科技感满满的城市文化新地标。2023年,全区新增文体设施面积超14万平方米,总面积达583万平方米。同时,龙华整合352家体育场地上线“i深圳”一键预约平台系统,成为全市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文体预约平台。九龙山体育公园、简上体育综合体、龙华文体中心、龙华图书馆预约不断,客流爆满,全年接待群众人数近300万人次。

今年,龙华区将持续深化文体名家体系建设,擦亮“一名家一品牌”,对标高端、连接世界,打造国际级文体品牌高地,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支持三大顶级体育俱乐部发展壮大,持续做强龙华女排、龙华围棋和龙华三人篮球队伍,举办全国联赛主场赛事,引办国际邀请赛,重点培育本土国家级体育品牌。力争中国足协青训中心龙华分中心落地,以赛促练,构建足球文化根基。

坚持“名家引领、职业支撑、群众参与”理念,龙华将持续做强罗洗河、柯洁名家工作室以及龙华职业围棋训练基地,打造“1+2+N”围棋运动发展体系,营造全民“尚弈”之风。深化文体名家体系建设,办好“柯洁杯”全国围棋大赛,姜昆相声精品演出、孟广禄京剧演出等文体活动,推动高端资源下基层。

此外,龙华还将加速推动观湖文化艺术体育场馆、大浪文化艺术中心、大浪体育中心、观澜公共文化中心4个项目落成投用,届时预计新增文体设施面积将超25万平方米。针对场馆不同定位探索“体育+商业模式”,引入主题餐饮、运动品牌旗舰店、互动体验类项目等多元业态。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回望龙华走上文博会大舞台的发展历程,不断创新的文化表达方式,丰富多元的数字文化产品,借力文博会,龙华正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全面提升都市核心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