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俯瞰特区建发·东部新时代
黄金周期间,东部新时代营销中心现场。
原标题: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这个地标建筑制造连串“首发”
时代“方竹”领航新深汕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0月10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钱飞鸣)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深汕特别合作区9月初推出特别报道。名为“深汕飞地成长记”的长图里,出现的第一个建筑叫特区建发·东部新时代。在官方表述里,147米的东部新时代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首个地标项目”。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东部新时代进入外墙装修收尾。伴随着玻璃幕墙逼近顶峰,大厦的“方竹”造型展露全貌。“这代表着节节高的寓意。”项目投资方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坦言:“节节高”的底色坚韧挺拔,愿景是节节高升,不仅是对大厦的期许,也是对企业的期许,更是对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期许。
连串首发:“方竹”意义等于“国贸”
和“首个地标项目”同时出现的表述,还有“深汕第一楼”。一位熟悉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媒体人甚至称,东部新时代这根“方竹”,地标意义可以等同于深圳的国贸大厦。
“特区建发·东部新时代”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引进的产业服务配套标杆性项目,由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特建发东部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约9亿元兴建。项目位于鹅埠片区同心路与创业大道交会处,集总部办公、商业商务配套为一体,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第一座超高层综合体。
2017年10月26日,“特区建发·东部新时代”正式动工。当时,“东部新时代”的名称叫做“东部大厦”。之所以选择“新时代”为名,一是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二是深汕特别合作区进入深圳主导建设的新阶段。
2019年5月27日正式封顶时,147米的东部新时代是当时的深汕第一高度,被媒体称为“刷新深汕天际线”。被称为“深汕第一楼”,绝非只是因为高度,并且这还是深汕的一次功能“填白”。
在东部新时代的营销手册里,出现了一连串的“首发”:这里是深汕首个高端商业综合体,这里首发深汕5A准甲级写字楼,这里推出深汕首席精智公寓,这里还有万豪旗下的万枫酒店……
《深圳商报》三年前对该项目的动工报道称:项目的建设具有特别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价值,它要解决的不仅是“有”的问题,还有“好”的问题。“方竹”生长的鹅埠片区,是合作区聚焦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起步区。产城融合发展迸发“加速度”,产业服务配套“先天不足”亟待补上。这成为合作区的“燃眉之急”。报道列出了一系列曾经的“小困惑”:项目落地投产了,企业到哪找写字楼办公?合作伙伴过来谈生意,到哪找酒店落脚?企业员工越来越多,他们闲时到哪去逛街购物下馆子……
东部新时代不仅仅是建了一栋楼,而是填补空白。年底即将投入使用的“方竹”,办公有写字楼,长住有公寓,商旅有万豪品牌酒店,有满足年轻人需求的休闲娱乐,配套还有各式餐饮……三年前的“小困惑”,“方竹”都能提供解决方案。
炼就标杆:“扎根”热土诠释“速度”
三十年前的国贸,孕育了“深圳速度”;三十年后的“方竹”,写就了“深汕速度”,成为能够代表深汕精神的标杆。
关于“方竹”的“深汕速度”,留下三个难忘的片段。
第一个“速度”是动工。2017年6月20日,项目拿地成功;10月26日,项目正式开工。从拿地到动工只用了4个月,同行称之为“深圳速度”。梳理时间轴,深汕特别合作区在2017年9月开启深圳主导建设的全新篇章。填补功能空白的“方竹”,展现的是企业扎根深汕的决心,展现的是和深汕一体成长的信心。于是,特区建发集团举全集团之力,加班加点,保障项目以最快速度落地建设。
第二个“速度”是“破土”。从奠基到地下三层,再到露出地面,“方竹”破土的时间是8个月。这是同行眼中的又一个“深圳速度”。据统计,桩基础施工比原计划节点提前了93天,三层地下室结构工程提前了144天。2019年5月,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在项目封顶仪式上表示:项目的顺利封顶不仅仅是项目建设的阶段性胜利,更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在城市质量提升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是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成果,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第三个“速度”是“引领”。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正常进程,转入复工复产,东部新时代进入冲刺姿态。7月的南方+报道鹅埠片区,特别点出东部新时代正在加紧进行外墙玻璃安装,并称这座高楼很快将成为深圳第“10+1”区的靓丽名片。接受采访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企就是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操落地。
国企担当:“四张名片”携手共进
投资建造深汕合作区首个超高层城市综合体,东部新时代是深圳特区建发集团眼中的“代表作”。在去年5月的封顶仪式上,特区建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文雄表示:站在深汕合作区体制机制变革的“新起点”,踏上铸就深汕“新高度”的新征程,特区建发集团将充分发挥深圳新型城市发展综合运营商的优势,全力支持和深度参与深汕合作区建设,与深汕合作区共同跨越新的高度。
2014年8月,特区建发集团派出规划团队首次进驻合作区,承担小漠组团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合作区高度评价,以特区建发集团为首的深圳国企扛起了合作区开发建设中那些最基础、最民生、最繁重、最“烧钱”的工程和任务,将政治责任、社会效益摆在了首位。
2015年11月,特区建发集团注册成立广东特建发东部投资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深汕合作区的业务。谈起扎根深汕,东部公司执行董事李静将五个建设项目归结为“五子连发”。除了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最大的民生工程单体项目——深汕中心医院以外,其他四大项目均是“深汕名片”:东部新时代是深汕合作区首座超高层综合体;深汕湾科技城是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首发项目;鲘门站前商业广场及公交场站是高铁门户;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陆域形成及配套路网是深圳港小漠港区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项目。
迎来“双区驱动”的契机,深汕特别合作区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打造成为深圳东部硬体创新中心。李静表示,东部公司将扎根深汕,继续深耕深圳第“10+1”区。亮出“四张名片”,特建发东部公司还将继续打造新的“名片”。目前,为了向入园企业和商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特建发东部公司专门成立了商业运营管理公司,让企业和人才可以享受到跟深圳一样的商业环境和生活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