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
    观察
    年轻人整容之前,不妨想一想欧阳询

    实际上,大多数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对审美也很难有清晰的认知,面对众多医疗机构所营造的这股医美潮流,容易形成“整形变美,让人生路走得更顺”“整形零风险”“整形最潮流”等认知,甚至出现冲动整形的情况。医美整形作为一种医学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风险与收益并存。[详细]

  • 第79期 疫情防控不能在废弃口罩处理上掉了链子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也是大量废弃口罩被丢弃的时期,如何安全处置防止其二次污染,事关整个抗疫大局。

    2020-02-06

  • 第78期 疫情当前 全社会助力“停课不停学”

    2月4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提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在各地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也提醒广大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2020-02-05

  • 第77期 共克时艰 为企业雪中送炭的政策值得提倡

    就在2月4日(今天)召开的深圳市国资系统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通报情况会上,深圳拟免除市属国企全国自有园区民企租户两个月租金的消息受到一致好评,加快减免自有物业的管理费、停车费的举措也被点赞。

    2020-02-04

  • 第76期 为减租的房东们点个赞

    疫情当前,各方都在积极行动,于所有人而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无数医务人员在前线冲锋陷阵,无数志愿者与普通人积极参与防疫工作,深圳房东也献上了他们的爱心与善举,这些举动不仅为租户实打实地减少了经济损失,也为打赢防疫阻击战注入动力,增添信心。

    2020-02-03

  • 第75期 返深的朋友,请一定如实申报情况

    面对疫情,任何人都必须将自身情况如实以告,容不得半点隐瞒和撒谎。特别是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未来1-2周还将迎来“返深”人口高峰,你的诚实,将会让整座城市更加安全,更加温暖。

    2020-02-02

  • 第74期 做好信息公开是打赢防“疫”战的必备技能

    大年初七晚上,一条“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的新闻一出,各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的双黄连口服液纷纷售罄,各类段子层出不穷。调侃归调侃,最终的落点还是需要公众理性对待,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囤货心理。

    2020-02-01

  • 第73期 防“疫”也是心理战 别让恐慌占据高地

    从古至今,流行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和细菌、病毒的战争从未停止。突如其来的疫病爆发,不仅给不幸的少数人带来了病痛、死亡,还给多数的公众带来了恐慌和焦虑。

    2020-01-31

  • 第71期 民企高质量发展 需要更多优质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辉煌背后,是对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大胆探索、实践,并形成了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的成果。深圳全方位打造高质量服务体系,是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020-01-21

  • 第70期 教育厅长的灵魂拷问你读懂了吗?

    在这个网络社交发达、充分张扬个性的时代,教育者不仅应做到因材施教,而且需要因势利导,积极拥抱社会和生活的新鲜感、创造力,去贴近学生,去理解学生,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地引导学生。

    2020-01-20

  • 第69期 企业年会成“照妖镜”:有福利更要有尊严

    大多数企业年会的形式越来越“高大上”、年会福利越来越丰富。可总有些企业费尽心思搞自认为的“创意”,到头来不仅员工不买账,更是成为网络上被人嘲讽的对象。

    2020-01-19

  • 第68期 靓号过户每月强制低消上万元?运营商吃相不要太难看

    从法律上看,《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拍卖用户号码资源,不得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说得很明确了,就算号码再靓,回归本身,它就是一个电话号码,不是运营商用来增加收益的“香饽饽”。

    2020-01-17

  • 第67期 不要让安检门成为割裂医患关系的“屏蔽门”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一项举措引起网友热议。该医院率先开展“先安检,后看病”的医院安检工作,还公开做出承诺,门急诊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安保处置人员三分钟内到达事发现场,三分钟内制服嫌疑人,三分钟内带离现场;病房,六分钟内。

    2020-01-16

  • 第66期 网络直播企业应坚守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

    众媒时代,当我们讨论网络直播低俗色情内容时,其实是在讨论它充当的角色。当用户沉浸在此类现象营造的“拟态环境”中,主播的行为范式则会被缺乏辨别能力的用户接受,甚至进行模仿,导致更多的乱象。

    2020-01-15

  • 第65期 春节期间的“延时服务”体现城市温度

    纵观整个深圳地铁“春运模式”运营时间的调整,可以分为“除夕前”和“除夕后”两个节点,在这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内,深圳地铁不仅考虑了市民“怎么离开”的问题,“怎么迎接”也在他们考虑的范畴之一,更多了人文关怀。

    2020-01-14

  • 第64期 给写着“拆”字的墙刷新,惠民工程别“惠”错了地方

    外墙粉刷、道路铺设、路灯架设……1月13日,深圳市纪委监委暗访曝光两起典型“四风”问题,其中包括龙华区观澜街道广培社区坳顶村作为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在明知道已经有90%的房屋被征收并搬空的情况下,仍然立项。

    2020-01-13

  • 第63期 “深圳服务”品牌是吸引人才的魅力加分项

    近年来,“城市服务”是引起市民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许多城市打造人才资源“吸铁石”的魅力加分项。从国内外城市发展进程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经济决定地位,文化决定品位,服务决定魅力。

    2020-01-10

  • 第62期 让不实举报澄清工作守护干部奋斗初心

    深圳纪委监委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正风反腐成绩单显示,在基层反腐方面,全市摸排违纪违法线索1577条,立案845件,各类花样的腐败问题都得到深挖细查,举报制度功不可没。然而,出于误解甚或竞争私心,不实举报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不少干部无辜“躺枪”。

    2020-01-09

  • 第61期 “反向春运” 一次创新又温暖的“逆行”

    所谓“反向春运”,即是在其他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春节期间选择不回老家,而是将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过后再将父母孩子送回老家。

    2020-01-08

  • 第60期 打学生的“好老师”回归 别让“教育惩戒权”成为体罚的“避风港”

    不可否认的是,爱与规矩同在才构成教育,一个完全不敢惩罚学生的老师,在为孩子立规明矩上多少会被捆绑,这样的娇纵也会使孩子失去边界感,家长和老师失去权威。在教育孩子上,老师理所当然地拥有惩戒学生的权力。

    2020-01-07

  • 第59期 不吝寸土寸金 深圳高中学位建设分秒必争

    教育需要时间的沉淀,民生短板并不会自动紧跟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又确实是等不得、等不起,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持续的财政投入才能弥补,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

    2020-01-06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下一页

湾区网评 更多>>

· 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赋能提速区域协调发展
· 保护和传承好粤语 助力大湾区文化建设
· 在“双区建设”中践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做好“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大文章
· 抓住大机遇 建好大湾区
·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湾区建设
·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东必须补短板强内力
· 全面落实大湾区建设重大任务
· 强化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
· 有力有序推进大湾区建设

煖声音 更多>>

煖声音丨消停吧,放过那名成都女孩

评论员

  • 济愚
  • 明月
  • 王俞
  • 晓之
  • 梁煖
  • 梦马
  • 可木
  • 婧歆
  • 缅栀
  • 舒文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