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促销需“多些真诚,少些套路”
2021-11-05 07:1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双11”促销需“多些真诚,少些套路”

人工智能朗读:

“低价”不可迷信,得实惠要多对比;促销规则套路复杂,下单前需看清楚;限期商品谨慎囤货,“剁手”前要巧规划;面对促销短信骚扰,留证据且可举报;直播带货良莠不齐,围观时保持冷静;关注商家售后服务,有纠纷及时维权……在“双11”大幕开启后,中消协日前发布了6大消费提示。这份“双11”避坑指南一经发布,就引发广泛关注。

不得不说,作为消费者“娘家人”的中消协这波提示来得很及时、全面、有针对性:每年“双11”,都会被“巨惠特卖”“百万补贴”“限时抢购”之类的宣传迷雾笼罩。今年也不例外,定金立减、可凑满减、可抽红包等路数齐出,让不少消费者顿感数学知识不够用。

“优惠渐欲迷人眼”的促销宣传,给很多消费者营造了“买到就是赚到,不买就是亏”的心理预期。如果真的口惠实至、物超所值,那对消费者自然是好事。怕就怕,有的商家先用“优惠假象”诱导消费者盲目剁手,后拿复杂促销规则或不公平格式条款当“挡箭牌”,还有的玩起“明降暗长”、混淆定金与订金的把戏。

“嘴上说要优惠,身体却不诚实地玩套路”,这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挖坑举动,自然是透支商家信誉的短视之举。其中某些诱骗欺诈性宣传,如“先涨后降”,已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坑客一时爽,事后没准是泪两行。

鉴于此,相较于事后对坑人商家点名通报,事先对消费者进行提示来得更有必要。而中消协发布的“双11”避坑指南,不仅是面向消费者的,也未尝不是针对电商商家的,堪为电商促销镜鉴。这需要从业者都对表要求、加强自律,共同提升全行业的自我净化能力。

说到底,促销玩法千万种,不该有一种是以损害消费者权益为前提的。“多些真诚,少些套路”,是一句被说烂了的话,但重要的事说上三万遍都不为过。(作者 佘宗明系知名评论员)

[编辑:刘婷]